一种增程器润滑冷却系统、混动汽车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714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52220.5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程器润滑冷却系统,属于增程式混动车技术领域。该增程器润滑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发动机润滑装置、发电机冷却装置和驱动电机冷却系统,其中,发动机油底壳与发电机油底壳通过连接管道连通,使得发电机油底壳内的机油和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能够相互流动混合。增程器启动前,车辆的电池和驱动电机放出的热量使得驱动电机冷却系统中冷却液升温,并通过热交换器给发电机机油加热,从而对发电机和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进行预热。在增程器启动后,发电机冷却装置对发电机进行冷却同时使得发电机油底壳内机油继续升温,从而使得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继续升温,加速了发动机内的机油升温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油耗。

    一种可调节式进气挡杂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93436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68400.6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进气挡杂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它包括设于空气滤清器前端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沿着进气方向设有进气道,所述进气道内设有挡杂质网,所述挡杂质网固定于挡杂质固定机构内,所述挡杂质网通过连接挡杂质网驱动机构开启和关闭;还包括颗粒感应探头和控制模块,所述颗粒感应探头设于进气道入口处,用于获取进气灰尘的浓度;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进气灰尘的浓度控制挡杂质网驱动机构启动,进而驱动挡杂质网关闭阻挡颗粒杂质或收回至挡杂质固定机构内。本发明兼顾了减小进气阻力和减短滤芯保养更换周期的功效。

    机油标尺、发动机和机油液位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596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091188.X

    申请日:20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油标尺、发动机和机油液位测量方法,用于伸入机油标尺管中测量发动机的油底壳中的机油液位,解决了在拔出机油标尺时,标尺上的机油液位指示不清晰,测量数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该机油标尺包括支架和取油管,支架用于设置在机油标尺管的开口;取油管用于伸入机油标尺管,取油管连接于支架,且取油管的出气端与支架表面齐平或凸出于支架;取油管的截面尺寸小于机油标尺管,取油管设有可视区,可视区靠近取油管的进油端。本发明提供的机油标尺机油液位数据读取准确,驾驶员体验好;仅需一次即可成功测量出油底壳内的机油液位,测量效率高;该机油标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增程器润滑冷却系统、混动汽车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7140B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1052220.5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程器润滑冷却系统,属于增程式混动车技术领域。该增程器润滑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发动机润滑装置、发电机冷却装置和驱动电机冷却系统,其中,发动机油底壳与发电机油底壳通过连接管道连通,使得发电机油底壳内的机油和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能够相互流动混合。增程器启动前,车辆的电池和驱动电机放出的热量使得驱动电机冷却系统中冷却液升温,并通过热交换器给发电机机油加热,从而对发电机和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进行预热。在增程器启动后,发电机冷却装置对发电机进行冷却同时使得发电机油底壳内机油继续升温,从而使得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继续升温,加速了发动机内的机油升温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油耗。

    一种发动机国六GPF清灰的进排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56970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739098.2

    申请日:2021-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国六GPF清灰的进排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发动机;颗粒捕集器,其进气口通过主管道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通,且颗粒捕集器的出气口连接中间管;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的进气口与主管道连接,且位于发动机与颗粒捕集器之间,第一出气管的出气口与颗粒捕集器的出气口连接;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的进气口与主管道连接,且位于第一出气管的进气口与颗粒捕集器之间,第二出气管的出气口连接中间管;当颗粒捕集器需要清灰时,发动机的尾气依次通过第一出气管、颗粒捕集器、第二出气管排出,避免了灰分堵塞GPF,且可以提升GPF的使用寿命;同时,清灰的气源来自发动机排出的尾气,不需要额外的气源。

    一种装饰尾管及汽车排气尾管

    公开(公告)号:CN11370053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55421.2

    申请日:2021-07-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尾管及汽车排气尾管。该装置包括管路以及套装在管路上的外壳,管路与外壳之间形成密闭腔体,管路上设有多个消声孔,多个消声孔与密闭腔体连通。本申请公开的一种装饰尾管及汽车排气尾管,比起现有技术中需更改消声器的内部结构,使得消声器可对高频噪声进行降噪,但却损失了对低频噪声的消声功能,本申请由于在装饰尾管上通过设置消声孔以及外壳形成了可消除中高频噪声的扩张腔,而无需更改消声器的内部结构,使整车的降噪功能更加完善,且节约了模具变更成本。

    排气管及控制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028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26874.1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排气管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排气管及控制方法。包括消声筒、两组第一尾管、第二尾管、声音采集单元和声音播放单元,消声筒是与进气管连通的中空腔体,消声筒内设置有多个隔板将消声筒内部空间划分为多个相互连通的消声腔室;两组尾管分置于消声筒的轴向两侧,第一尾管的进口端伸入到消声筒内的消声腔室内,出口端位于消声筒的轴向一侧;第一尾管的进口端伸入到消声筒内的消声腔室内,出口端位于消声筒的轴向一侧,第二尾管上设置有控制第二尾管通断的控制阀门;声音采集单元设置于消声筒一侧;声音播放单元设置于设置于消声筒另一侧。本申请的排气管结构简单,能够主动控制排气声浪效果,满足个性化需求。

    降低发动机HC逃逸量的脱吸附机构、进气总成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55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57277.7

    申请日:2024-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经济性好、HC吸附率高的脱吸附机构、进气总成及控制方法,包括具有内部空腔的脱吸附机构壳体,脱吸附机构壳体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用于脱吸附HC的脱吸附剂,脱吸附机构壳体包括与其内部空腔中的脱吸附剂连通、用于将脱吸附机构壳体安装固定于发动机进气管路上的脱吸附机构壳体接头。通过脱吸附机构壳体内的脱吸附剂来吸收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回流气体中的HC,避免了回流气体对滤芯的污染,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回流气体排放的HC含量。将脱吸附机构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进行装配,并通过阀体控制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通道,结构简单,操作控制方便,在不影响发动机正常进气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发动机进气系统的HC拦截率。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和控制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6620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105030.X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和控制方法,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增压器、中冷管、进气管、曲轴箱通风管和取气管道,其中,增压器用于对发动机进气增压,中冷管位于增压器的下游,中冷管与增压器的一端连接,进气管位于增压器的上游,进气管与增压器的另一端连接,曲轴箱通风管的一端与曲轴箱连接,曲轴箱通风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连接,取气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中冷管与曲轴箱通风管,取气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控制阀用于控制取气管道连通与隔断。当环境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值时,控制阀打开,以使中冷管通过取气管道连通至曲轴箱通风管,从而无需采用加热装置,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