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0772B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0780003023.6
申请日:2007-01-12
Applicant: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IPC: C07C251/66 , C07C251/68 , C07D209/86 , C07D277/64 , C07D311/56 , C07D333/22 , C07D335/16 , C07D403/06 , C07D405/06 , C07D409/06 , C07D417/06 , C08F2/50 , G03F7/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50 , C07C251/66 , C07C323/47 , C07C2601/14 , C07C2603/18 , C07C2603/26 , C07D209/86 , C07D277/64 , C07D311/56 , C07D333/22 , C07D335/16 , C07D403/06 , C07D405/06 , C07D409/06 , C07D417/06 , C08F4/00 , G03F7/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下述通式(1)的化合物:式中,A和B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缩合多环烃基,但是不包括A和B相同时A和B均由甲氧基取代的缩合多环烃基,X表示一价的有机残基。
-
公开(公告)号:CN101370772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780003023.6
申请日:2007-01-12
Applicant: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IPC: C07C251/66 , C07C251/68 , C07D209/86 , C07D277/64 , C07D311/56 , C07D333/22 , C07D335/16 , C07D403/06 , C07D405/06 , C07D409/06 , C07D417/06 , C08F2/50 , G03F7/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50 , C07C251/66 , C07C323/47 , C07C2601/14 , C07C2603/18 , C07C2603/26 , C07D209/86 , C07D277/64 , C07D311/56 , C07D333/22 , C07D335/16 , C07D403/06 , C07D405/06 , C07D409/06 , C07D417/06 , C08F4/00 , G03F7/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下述通式(1)的化合物:式中,A和B分别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缩合多环烃基,但是不包括A和B相同时A和B均由甲氧基取代的缩合多环烃基,X表示一价的有机残基。
-
公开(公告)号:CN10210602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0980129505.5
申请日:2009-07-30
Applicant: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合剂糊剂,目的是在不损害正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的情况下谋求分散稳定化,并且提高电池材料粉体和粘合剂成分的粘接力,而且提高使用这种糊剂作为电极材料而制作的电池的电池性能。本发明调制和使用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合剂糊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选自具有碱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及具有酸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化合物的分散剂、和必要时使用的溶剂及粘合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106023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80129505.5
申请日:2009-07-30
Applicant: 东洋油墨制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合剂糊剂,目的是在不损害正极活性物质的导电性的情况下谋求分散稳定化,并且提高电池材料粉体和粘合剂成分的粘接力,而且提高使用这种糊剂作为电极材料而制作的电池的电池性能。本发明调制和使用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合剂糊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选自具有碱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及具有酸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化合物的分散剂、和必要时使用的溶剂及粘合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