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46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80070271.1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IPC: B29B11/08 , B29B7/48 , B29B7/84 , B29B13/02 , B29C31/02 , B29C45/00 , B29C48/275 , B29C48/40 , B29C48/69 , B29C48/76 , C08J11/06
Abstract: 虽然使用将所回收的聚酯系树脂成形品粉碎成薄片状而得到的树脂薄片,但会更高效地制造期望特性的预制件。对将所回收的聚酯系树脂成形品粉碎成薄片状而得到的树脂薄片在减压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将实施了加热处理的树脂薄片与由聚酯系树脂的原始材料、生物质材料、化学回收利用材料或机械回收利用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构成的树脂粒料以规定的比率混合而制备原材料树脂,从将该原材料树脂增塑而得到的熔融树脂中去除异物,并且将熔融树脂供给至注塑成形装置而注塑成形预制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8946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80070236.X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Abstract: 由将所回收的聚酯系树脂成形品粉碎成薄片状而得到的树脂薄片更高效且更低成本地制造预制件。准备将所回收的聚酯系树脂成形品粉碎成薄片状而得到的树脂薄片,在减压条件下对该树脂薄片进行加热处理后进行增塑,从将树脂薄片增塑而得到的熔融树脂中去除异物,并且将熔融树脂供给至注塑成形装置而注塑成形预制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27135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80015065.7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23/0807 , B05D1/62 , B05D7/04 , B05D7/50 , B05D2490/50 , B65D1/0215 , B65D23/02 , B65D65/466 , C08J7/123 , C08J2367/04 , C23C16/26 , C23C16/27 , C23C16/511 , Y02W90/12 , Y10T428/1379 , Y10T428/24975 , Y10T428/31786
Abstract: 该聚乳酸成形体包括聚乳酸基材(1)和通过等离子体CVD在基材表面上形成的烃系沉积膜(3),其中,聚乳酸基材(1)显示在10°-25°广角X射线测定中出现的峰的半值宽度不大于1.22°的尖锐的X射线衍射峰,和烃系沉积膜(3)包括两层,即,在聚乳酸基材(1)的表面上形成的并且设计为使得相对于CH、CH2和CH3的总和的CH2比率为40%以上的高CH2层(3a),和在高CH2层(3a)上形成的并且设计为使得相对于CH、CH2和CH3的总和的CH2比率为35%以下的低CH2层(3b)。用该聚乳酸成形体,通过其中没有反应气体的变换的连续的一系列等离子CVD步骤形成对聚乳酸基材表现出高的粘合性的烃系沉积膜,而不发生聚乳酸基材的热变形或热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27135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80015065.7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23/0807 , B05D1/62 , B05D7/04 , B05D7/50 , B05D2490/50 , B65D1/0215 , B65D23/02 , B65D65/466 , C08J7/123 , C08J2367/04 , C23C16/26 , C23C16/27 , C23C16/511 , Y02W90/12 , Y10T428/1379 , Y10T428/24975 , Y10T428/31786 , B32B15/04 , B32B33/00 , B32B2307/102 , B32B2307/304 , B32B2307/3065 , B32B2307/558 , B32B2309/105 , B32B2439/62 , B32B2509/10 , B32B2607/00
Abstract: 该聚乳酸成形体包括聚乳酸基材(1)和通过等离子体CVD在基材表面上形成的烃系沉积膜(3),其中,聚乳酸基材(1)显示在10°-25°广角X射线测定中出现的峰的半值宽度不大于1.22°的尖锐的X射线衍射峰,和烃系沉积膜(3)包括两层,即,在聚乳酸基材(1)的表面上形成的并且设计为使得相对于CH、CH2和CH3的总和的CH2比率为40%以上的高CH2层(3a),和在高CH2层(3a)上形成的并且设计为使得相对于CH、CH2和CH3的总和的CH2比率为35%以下的低CH2层(3b)。用该聚乳酸成形体,通过其中没有反应气体的变换的连续的一系列等离子CVD步骤形成对聚乳酸基材表现出高的粘合性的烃系沉积膜,而不发生聚乳酸基材的热变形或热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57410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580043436.1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聚乳酸组合物包括聚乳酸和乙烯系树脂,其特征在于,选择所述乙烯系树脂以致满足由下式(1)定义的熔体流速比(RMF)在0.5至10的范围内:RMF=APLA/BPE (1)式中:APLA表示在210℃和2.16kg下测量的聚乳酸的熔体流速,和BPE表示在190℃和2.16kg下测量的乙烯系树脂的熔体流速。所述聚乳酸组合物优选用于特别是改进耐碱性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的容器的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1778719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880025572.8
申请日:2008-07-23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23/02 , B05D1/62 , B05D7/227 , B05D7/52 , B65D65/466 , C23C16/50 , Y02W90/13
Abstract: [问题]提供生物降解性树脂瓶,其具有形成于该瓶壁内表面上的蒸镀膜,有效地防止在成膜期间热变形,并且当其中填充油性内容物或水性内容物时均具有优良的对氧和水二者的阻隔性。[解决问题的手段]公开一种生物降解性树脂瓶,其具有包含生物降解性树脂的壁(1),并还具有通过等离子体CVD方法在该壁(1)的内表面上形成的蒸镀膜(3)。该蒸镀膜(3)由设置在瓶壁内表面上的第一烃真空蒸镀层(3a)和形成于该蒸镀层(3a)上的第二烃真空蒸镀层(3b)组成。该第一烃真空蒸镀层(3a)具有引入其中的极性基团。该第二烃真空蒸镀层(3b)不具有引入其中的极性基团,并且通过FT-IR法测量,具有在3200至2600cm-1的波长区域中出现的分别由CH、CH2和CH3引起的碳氢衍生峰,其中CH2峰比率和CH3峰比率相对于全部的CH、CH2和CH3的峰的总和分别为35%以下和40%以上,基于碳氢衍生峰来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1039849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580034702.0
申请日:2005-08-10
IPC: B65D5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65/466 , B65D41/045 , B65D41/3428 , B65D51/20 , B65D2251/0015 , B65D2251/0093 , Y02W90/12 , Y02W9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其具有:包括顶板部和侧缘部的盖壳、和设置在该盖壳顶板部内面的衬里材料,所述盖壳包含硬质类脂肪族聚酯树脂(A)和软质类脂肪族聚酯树脂(B)以A∶B=20∶80~80∶20的重量比配合而成的树脂组合物,所述衬里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由此,即使用于由诸如聚乳酸等刚直的生物降解性树脂形成的容器,也可以提供开闭操作时能够有效地防止树脂粉末的产生,同时密封性和成型性显著优异,而且包装容器整体具有生物降解性的环境性优异的具有盖的容器。
-
公开(公告)号:CN10836829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680072115.9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IPC: C08J11/16 , B29B17/00 , C07D319/12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丙交酯的回收方法使用排气室(3),排气室(3)中延伸有第一螺杆输送路径(11);利用第一螺杆输送路径(11)将包含聚乳酸、解聚合催化剂和载体树脂的熔融树脂组成物导入保持在减压状态下的排气室(3)中;使包含在熔融树脂组成物中的丙交酯气化;并从排气室回收气态的丙交酯。丙交酯的回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排气室(3)内部的第一螺杆输送路径(11)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载体树脂的第二螺杆输送路径(60)。
-
公开(公告)号:CN10836829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2115.9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IPC: C08J11/16 , B29B17/00 , C07D31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B17/00 , C07D319/12 , C08J11/16 , Y02W30/62 , Y02W30/704 , Y02W30/705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丙交酯的回收方法使用排气室(3),排气室(3)中延伸有第一螺杆输送路径(11);利用第一螺杆输送路径(11)将包含聚乳酸、解聚合催化剂和载体树脂的熔融树脂组成物导入保持在减压状态下的排气室(3)中;使包含在熔融树脂组成物中的丙交酯气化;并从排气室回收气态的丙交酯。丙交酯的回收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排气室(3)内部的第一螺杆输送路径(11)下方设置有用于回收载体树脂的第二螺杆输送路径(6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