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27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73737.5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F15/02 , F03D80/80 , G06F30/17 , F16F13/00 , F16F7/10 , F16F7/116 , G06F111/10 , G06F113/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摩擦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风电机组设计方法,在风电机组塔筒内上人平台加装摩擦型调谐质量阻尼器,基于结构动力学原理建立了风电机组加装摩擦型调谐质量阻尼器后的运动方程,推导体系动力系数的数学解析表达式,通过系统优化理论获取摩擦型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参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在机舱或者塔筒内部狭小的空间利用调谐质量减振器实现减振、减振控制效果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70678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06813.7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3/06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电场噪声评估的机位自动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风电场范围内建立坐标系,确定各噪声源的位置和预测点的位置;根据噪声源性质以及预测点与噪声源的距离,把噪声源简化成点声源、线声源或面声源;根据噪声源声级数据和各噪声源到预测点的声波传播条件,计算各声源单独作用时在预测点的A声级;计算各噪声源在预测点处累加的结果以及噪声影响值;叠加背景噪声修正;多点计算,绘制等声级线图,以确定噪声影响范围;对风电场范围内的每个风机的机位进行优化。本发明在满足风能资源利用效果与噪声影响范围优化的原则的要求下,减少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自动根据风能资源及噪声影响范围选择风电场内布机点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0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76139.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F17/1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络线法的脉动风速谱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更精确地捕捉和表征不同季节及不同方向条件下的湍流风速谱特征,提高风力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傅里叶变换分析实测数据,结合上下包络线技术,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单一经验谱无法全面反映真实风场复杂湍流结构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对上包络线、均值曲线及下包络线的高精度预测,为风力机设计与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470650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04570.3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风机基础自动设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对于浅埋式基础,采用多次迭代计算的方式,计算出风机基础设计结果,最终计算出风机基础设计结果及工程量。对于深基础,采用自动匹配预设基础工程量,后根据载荷范围符合设计结果,根据地质条件匹配桩基设计结果,最终计算出风机基础设计结果及工程量。本发明方法可操作性强,提高了风电场风机基础的自动化设计的程度,在满足风机基础承载力的可靠性的要求下,大大减少了风机基础设计的流程,具有很强的工程适用性,同时适用于国内和国外风电行业风机基础自动设计,填补了风电场风机基础自动设计及工程量计算领域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54226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34957.6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06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混凝土基础水化热冷水管温控方法及系统,该温控方法,结合风电机组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水化热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基于数值热传导理论方法,构建冷水管温控的温度场计算模型,确定冷水管间距参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建模工作量大、计算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05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1583.8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东方电气长三角(杭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W1/00 , G01W1/02 , G01W1/10 , G06F30/27 , G06N20/00 , G06N3/0499 , G06N20/10 , G06N5/01 , G06F18/27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大气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评估方法、系统及装置,属于风资源评估技术领域。本申请旨在解决WRF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偏差较大,以及WRF输出变量无法直接用于估算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的问题。通过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对WRF模拟的风速和湍动能进行多气象要素订正,随后建立了根据风速和湍动能等参数估计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的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湍流强度和阵风因子的准确估算。本发明为风资源评估提供了更加准确有效的方式,对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628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62846.3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叶片加热防除冰系统绝缘失效的监测系统及其方法,属于风电叶片加热防/除冰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设置于风电机组上的叶片,在所述叶片上设置有加热层以及防雷层,在所述加热层以及防雷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防雷层连接有用于接地的接地线缆,所述加热层连接有用于供电的供电线缆,并通过供电线缆连接至叶片加热防除冰控制系统;在所述接地线缆或/和供电线缆还设置有信号采集机构;本发明结合信号采集机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采集防雷层和加热层在绝缘层损坏后短接后的电信号,通过电信号的变化能够有效的才有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持续加热导致叶片被灼烧损伤,进而导致加热防除冰系统失效,甚至叶片及机组发生严重烧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8963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910572638.5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频/低频电网运行的直驱式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直驱式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风轮与其主轴和发电机是直驱式直接连接,发电机第一定子绕组回路电压采用中压或高压,由分频/低频电网直接提供,第一转子绕组回路电压通过滑环系统或无滑环电磁感应系统由机侧变流器提供,直驱式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是双馈式供电;第一转子绕组回路、变流器额定电压采用中压或低压,转子回路母线额定电压采用中压或低压间接或直接接入分频/低频电网上网点,第一定子绕组回路输出有功功率和第一转子绕组回路输出输入有功功率汇合后直配接入分频/低频电网。本发明可以提高海上和陆上风电机组的性价比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64813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550129.1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雷型风力发电机叶片,包括叶片壳体,所述叶片壳体的外表面镶嵌有至少一组传导组件;所述传导组件具有至少一根沿着所述叶片壳体的叶尖至叶根方向排布的纵向导电体,所述纵向导电体为单芯导体结构,所述传导组件的纵向导电体的外表面不被所述叶片壳体的成型结构包覆。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型及后期维护,雷电传导效果好,有利于长效、稳定、可靠地在风力发电机上服役。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05159.8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机组吊装平台自动设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采用多次迭代计算的方式,计算出平台最终位置及平台最终高程。本发明吊装平台位置的选择是在平台尺寸选定的基础上进行吊装平台最佳位置的选择,按照吊装平台较佳位置选择标准,自动选择出工程量较小的吊装平台位置,并给出该位置吊装平台的工程量清单。本发明方法可操作性强,提高了风电场吊装平台的设计的合理性,在满足风机吊装要求的可靠性的要求下,大大减少了吊装平台设计的流程。该方法适用于国内和国外风电行业吊装平台位置自动设计,具有很强的工程适用性,填补了吊装平台自动设计及工程量计算领域的空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