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4695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767313.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50/47 , G06Q10/02 , G06Q10/047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网约车共享出行人车匹配方法,本发明应用整数线性规划算法首先对于乘客进行匹配,形成乘客出行总时间最优的乘客组合方案;其次,本发明通过补充虚拟乘客组合或虚拟车辆的方式使得乘客组合数量与车辆数量相同,并再次应用整数线性规划算法匹配乘客组合与车辆,获得出行总时间最优的人车匹配方案。本发明可以优化网约车共享出行方式中的人车匹配过程,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和更高的出行效率。借助本发明,网约车共享出行这一绿色的新兴交通方式能够得到更普遍的推广,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交通污染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730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097514.3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
IPC: G06Q10/0631 , G06Q30/060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联程旅客枢纽衔接需求考虑服务联动效应的定制公交站点选址方法及系统,面向具有连接出行起、终点与火车站、机场等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之间的市内段出行需求的联程出行旅客,根据既有的常规公交站点集合、枢纽调查站点集合确定面向联程旅客枢纽衔接需求的定制公交候选站点集合,构建面向联程旅客枢纽衔接需求考虑服务联动效应的定制公交站点选址优化模型,将模型等价转换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利用优化求解器求解生成面向联程旅客枢纽衔接需求的定制公交最优站点集和每个站点需配置的定制公交服务水平等级。定制公交服务站点最优资源配置能够与其他市内段出行方式形成服务竞争力,实现联程旅客的多种出行方式枢纽衔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23579.X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Q10/0832 , G06Q10/0835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温区车厢的冷链物流车辆配送路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配送中心及冷冻、冷藏货物配送点的坐标及货物需求量。S2、根据整车系数、零担需求、减距系数和荷载系数确定由固定线路和可变线路构成的初始配送线路方案。S3、判断可变线路是否能进行变动操作;是则执行S4;否则初始方案为最优方案。S4、根据可变线路车辆车厢剩余容量、余量系数确定配送线路待更新方案。S5、判断待更新方案所需车辆数量是否小于初始方案配车数量;是则计算增距系数确定最优方案;否则初始方案为最优方案。S6、最优方案生成冷链物流配送路径及车辆数量。本发明能减少冷链物流车辆数量且提高车厢容量使用率,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3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5756.6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出行背景下的城市电动汽车需求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城市交通网络的规模效应,为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分别建立了符合车辆运行特性的运行成本函数。再依据出行者对于出行时间主观感知的随机性,构建基于随机用户均衡原则的交通分配问题;获得城市交通网络中的路径流量和出行时间,以及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的运行成本。最后,本发明结合Logit行为选择模型进行交通出行方式划分,实现对城市电动汽车出行需求的有效预测。本发明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城市交通网络中电动汽车的出行需求,估算与城市交通相关的环境成本,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为建设节能低碳的现代城市交通提供坚实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72449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906993.9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共享出行的流量预测方法,其步骤为,获得城市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获取城市交通网络中的出行模式和相关数据,并获取城市交通网络中的OD交通需求;构建城市多模式随机P2P共乘用户均衡交通网络,建立该网络的交通需求约束和共乘匹配约束;从出行者感知的出行时间、车内舒适感损失和顺风车线上运营机制多角度综合考量,计算出行者的广义出行成本;基于logit出行选择行为和随机P2P共乘用户均衡原则,对网络进行流量分配,获得城市多模式复杂网络的路径交通流量。本发明可以有效预测现代城市交通网络的交通流量,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措施、行业标准提供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8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67251.X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密度人口的乡村地区快递配送站选址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内相关数据,通过t个月的历史快递量数据,完成第(t+h)个月区域总体快递量预测;再逐级分析影响快递量的因素,并逐级进行打分,根据上级分数确定下级快递量分配的权重;以最大化被覆盖的行政村数量Z为目标,使用最大覆盖模型进行配送站选址;根据预测的乡镇快递量,计算各个乡镇快递,结合确定的配送站选址方案,分析预设站点的快递量,评估预设站点的盈亏状况。本发明以乡村的历史快递需求信息为基础,以供需和路网动态作为基础数据,提供最佳的物流中心选址、盈亏规划方案,避免了不必要的投资和支出。
-
公开(公告)号:CN11309643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57728.2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欧氏距离收费的弹性公交即时需求动态响应方法,该方法根据时刻表信息更新车辆位置,若乘客迟到导致误车则该乘客下车站点将从原线路中删去,车辆线路及时刻表信息对应进行更新;车辆当前所在位置之后的运行线路与新需求的上下车站点间距在车辆服务范围之内时,该线路能够为新需求提供服务;利用乘客上下车站点间的欧几里得距离计算乘车票价,线路上所有乘客的票价与运营成本之差构成了线路运营收益;当新需求存在多个备选服务方案时,预期运营收益的将被选为最终方案;本发明使得弹性公交具备了即时需求的动态响应能力,同时能够处理乘客迟到、误车的突发情况,并在满足乘客时间窗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公交运营商的运营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632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02864.5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6/9535 , G06F16/9537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定制公交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分析方法,属于交通经济学,交通管理与控制领域,包括:(1)出行方式选择集确定;(2)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即居民个人属性,出行行为属性和出行方案属性;(3)数据收集及预处理:收集居民个人属性数据、出行行为属性数据、出行方案属性数据,并对收集得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处理;(4)建立考虑定制公交的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不同出行方式的效用模型。本发明可以有效模拟交通方式划分过程,得到不同出行方式分担率,并为定制公交的投入使用及后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48790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26732.1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视频的前方车辆压线行为检测和动态追踪方法,包括:利用yolo系列的深度神经网络识别算法对前方车辆进行目标检测,将车辆跟踪框与当前帧中的检测框进行关联,并与目标外观信息融合;将车辆跟踪框利用检测框代替;识别出车道线像素点并去除噪点,再将车道线分为实线与虚线;将识别出的车道线像素点拟合成车道线直线方程;在检测框下边框上选取两个位置点,并判定与车道线直线方程的关系,判定车辆是否处于压线状态;为碾压车道线的起始和结束时刻设置判定条件,且记录车辆id和检测框的位置bbox、开始时刻信息;将同一辆车的开始和结束时刻信息对比,合并输出。本发明能够对压线事件进行动态检测,提高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81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367251.X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30/0203 , G06Q10/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密度人口的乡村地区快递配送站选址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内相关数据,通过t个月的历史快递量数据,完成第(t+h)个月区域总体快递量预测;再逐级分析影响快递量的因素,并逐级进行打分,根据上级分数确定下级快递量分配的权重;以最大化被覆盖的行政村数量Z为目标,使用最大覆盖模型进行配送站选址;根据预测的乡镇快递量,计算各个乡镇快递,结合确定的配送站选址方案,分析预设站点的快递量,评估预设站点的盈亏状况。本发明以乡村的历史快递需求信息为基础,以供需和路网动态作为基础数据,提供最佳的物流中心选址、盈亏规划方案,避免了不必要的投资和支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