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46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510204314.1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20/30 , G16C20/70 , G16C20/10 , G16C60/00 ,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F18/2131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1N31/12 , G06F111/1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PFD数值模拟的钙基颗粒最优循环储热性能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小型流化床内进行加压流化态钙基颗粒储热性能实验;(2)构建小型流化床实验台三维数理模型并利用三维数理模型进行多工况数值模拟;(3)基于数值模拟数据构建小型流化床内钙基颗粒加压流化态最优循环储热性能预测时空模型;本发明为推进钙基材料进一步适用于实际工艺环境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1814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70630.8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16C20/10 , G16C20/70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N3/042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C01B3/4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D数值模拟和时空建模的固定床粗煤气高效制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固定床粗煤气制氢实验平台并进行固定床粗煤气制氢实验;(2)构建CFD固定床制氢三维数理模型并进行多工况数值模拟;(3)基于实验及数值模拟数据构建固定床粗煤气高效制氢时空预测模型,实现粗煤气组分变化时的固定床最优制氢反应条件预测;本发明实现了固定床粗煤气高效制氢工艺条件的提前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8003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5321.2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MSOL数值模拟的协同热解焦油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煤与废塑料协同热解实验不同工况下焦油产率相关数据;(2)利用COMSOL进行煤与废塑料协同热解的多工况数值模拟形成数据库;(3)基于数据库与推荐算法构建煤与废塑料协同热解焦油最优产率组合的预测模型;本发明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将数据源的准确性提高、覆盖性进一步提升,获取多种煤‑废塑料热解组合数据,并以此形成数据库;按照实验条件构建预测模型,基于协同过滤算法获得不同煤种所对应最佳热解焦油产率的废塑料品种及掺混等反应条件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7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62228.6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CFD数值模拟和时空建模的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管网压力波动预测方法,基于CFD软件模拟,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并利用历史数据校准副产煤气管网三维数理模型;(2)针对用户流量变化引发的管网压力波动进行多工况CFD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数据保存;(3)基于数值模拟数据构建并训练时空预测模型;本发明提高了计算精度、节省了计算时间、节约了经济成本,为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管网压力波动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6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25401.4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6/36 , G06F18/2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图神经网络的便携式煤与废塑料协同热解焦油产率预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煤与废塑料协同热解实验,划分知识图谱KG的实体关系;(2)根据已有的煤与废塑料协同热解的实验数据,构建图神经网络的基础节点,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处理试验数据;(3)将图神经网络应用于知识图谱,利用边缘节点更新中心节点的信息,对多层网络进行逐层聚合;对边关系进行建模,选用R‑GCN算法,获得带方向和节点联系的建模信息;选用Logic Rules方法对整体结构进行训练后预测各节点对焦油产率的影响关系;本发明可实现对不完整的便携式热解实验进行完整结果预测,同时模块化的自由组合可以应对更多突发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61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02012.5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20/20 , G06N3/0499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TLAB的钢铁企业副产煤气优化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MATLAB对副产煤气管网进行仿真建模;(2)对副产煤气管网内煤气流动特性进行节点区域划分;(3)构建基于MATLAB仿真数据进行神经网络分布式算法副产煤气优化分配模型;本发明简化了模型的复杂程度、降低了计算时间并提高计算准确率,基于此MATLAB模型开发的分布式算法贴合了实际工程运行状况,实现钢铁企业副产煤气优化分配,实现钢铁行业节能降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