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3776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262203.8
申请日:2014-06-12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确定注入功率的电力系统预想事故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析建模;(2)生成预想事故集数据信息;(3)模拟预想事故并确定事故后含不确定量电力系统状态信息;(4)确定预想事故后系统状态区间指标;(5)比较事故集对应区间指标;(6)排序故障指标并选择预想事故。该方法可使系统运行人员了解系统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系统静态安全水平,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系统静态安全分析预想事故选择方法。(1)含不确定母线注入功率的电力系统静态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09221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371616.X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优化方法的不确定潮流支路功率分析方法,其步骤包括:遍历整个网络,统计网络中节点数量与类型,并为节点编号;将每个节点的负荷波动表示为包含上限与下限信息的区间形式;分别建立基于潮流方程、节点参数及电力系统运行限制的约束条件;分别以每条支路上流过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作为目标函数,结合已构建的约束条件,建立支路有功功率优化模型和支路无功功率优化模型;使用优化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各条支路上流过功率的波动范围。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完全规避保守性问题对支路功率波动范围的影响。此外,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不同的优化模型具有相同的约束条件,可以使用并行计算技术,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04081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70695.2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优化方法的非迭代不确定潮流分析方法,其步骤包括:遍历整个网络,统计网络中节点数量与类型,并为节点编号;将每个节点的负荷波动表示为包含上限与下限信息的区间形式;分别建立基于潮流方程、节点参数及电力系统运行限制的约束条件;分别以每个节点的电压实部与虚部的平方和及电压虚部作为目标函数,结合已构建的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使用优化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得到不确定潮流的解。根据本发明的不确定潮流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前人方法的保守性,能够得到更加小的电压波动范围并使其包含所有的电压可能解。此外,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不同的优化模型具有相同的约束条件,可以使用并行计算技术,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71479.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H02J3/06 , H02J3/46 , H02J3/00 , H02J3/16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源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安全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包含源荷双侧的配电网的极端运行风险情况对应置信区间的负荷概率预测数据;基于负荷概率预测数据,通过求解区间潮流优化模型得到置信区间对应的区间潮流分布;基于区间潮流分布,计算配电网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值;基于各指标的值,采用主客观线性加权的综合赋权方法计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基于各指标的值和综合权重通过模糊评价方法进行配电网安全评估;本发明基于极端运行风险情况对应置信区间的负荷概率预测数据,通过求解区间潮流优化模型得到的置信区间对应的区间潮流分布,充分考虑了源荷双重不确定性,能够根据置信区间有效囊括所有配电网运行风险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10774.2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泰豪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俊杰 , 郑雅铭 , 曾伟 , 饶臻 , 顾伟 , 吴在军 , 吴志 , 周苏洋 , 罗李子 , 路小俊 , 唐成虹 , 郑舒 , 张国秦 , 黄绍真 , 过亮 , 陈博 , 张远来 , 温志明 , 晏斐 , 晏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分布式光伏的变流装置,其特征是,每两个相邻LLC模块共用一个四柱式磁芯,围绕四柱式磁芯,两个LLC模块以中轴隔离对称,两个LLC模块各自形成类“8”字式绕线的绕组结构,结合相邻LLC模块移相180的控制模式实现相邻磁柱相反的磁感应方向。本发明将两个LLC模块集成于四柱式磁芯中,通过类“8”字式绕线实现磁力线相消,降低磁密从而提高效率,并结合邻LLC模块移相180的控制模式,实现了较好的EMI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74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567929.3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昌科晨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能源协同控制方法,提出基于边沿的事件触发控制器策略,实现直流微电网拒绝服务攻击下的直流电压恢复和均流,所提出的触发机制采用全分布式方式构建,该机制仅利用基于邻域信息的分布式发电机单元之间的相对电压差。最后,通过采用所提出的事件触发控制策略,相比传统基于邻居的事件触发控制大大减少了通信负担;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直流微电网系统的稳定性,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边沿的事件检测器能够保证直流微电网在拒绝服务攻击下的渐近稳定性。通过实验研究,将提出的基于边沿的事件触发控制方法应用于直流微电网,验证实现拒绝服务攻击下的电压恢复和均流是切实可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58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15338.8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POI信息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负荷特性聚类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遍历POI数据,统计出POI数据的所有类型,再对POI数据进行二次分类;计及POI信息点所对应实体建筑的占地面积及单个实体建筑内存在的多类别POI信息点混合重叠问题,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考虑不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充电桩功率差异以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POI信息点分布差异,对多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聚类;针对工作日、节假日在内的不同典型日类型,结合电动汽车到站时间、充电功率、停留时长及充电电量等历史数据,拟合出聚类完成后各类型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日负荷曲线、到站时间分布曲线、电量差额分布曲线及V2G参与潜力分布曲线等负荷特性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76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62203.8
申请日:2014-06-12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确定注入功率的电力系统预想事故选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不确定母线注入功率的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建模;(2)生成预想事故集数据信息;(3)模拟预想事故并确定事故后含不确定量电力系统状态信息;(4)确定预想事故后系统状态区间指标;(5)比较事故集对应区间指标;(6)排序故障指标并选择预想事故。该方法可使系统运行人员了解系统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力系统静态安全水平,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系统静态安全分析预想事故选择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60961.8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 H02J3/48 , H02J3/28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系统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伏储能混合系统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将有功扰动后对交流电网的频率支撑过程分为暂态频率支撑、准稳态频率支撑两个阶段;暂态频率支撑阶段采用频率紧急控制策略;准稳态频率支撑阶段采用频率稳定控制策略,频率稳定控制策略由稳定频率判断控制器和频率修正控制器来实现;本发明针对有功扰动后交流电网频率响应的不同阶段,提出暂态频率支撑和准稳态频率支撑的两种控制策略,实现光伏储能混合系统对交流电网频率的全过程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91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037647.8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阶段恢复过程的综合能源系统韧性提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构建灾前准备阶段模型;其次,构建灾害袭击阶段模型,识别灾害发生后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故障与非故障区域;随后,构建故障隔离阶段模型,缩小故障区域面积;然后,构建基于网架快速重构的供能恢复阶段模型,实现非故障区域用户的供能恢复;最后,采用逐步对冲算法将原模型分解为一系列可并行求解的故障场景子模型,实现模型的高效快速求解。本发明从灾前主动防御、灾后故障快速隔离与供能恢复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考虑多阶段恢复过程和多能流协调的综合能源系统韧性提升方法,为韧性综合能源系统的极端灾害应对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