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变压器内部线圈固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538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1233640.6

    申请日:2019-12-05

    IPC分类号: H01F19/08 H01F27/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变压器内部线圈固定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面开设有凹孔,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线圈盘,所述线圈盘的左端延伸至凹孔的内部,所述线圈盘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和连接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凹孔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线圈盘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板。本发明具有便于对线圈盘进行安装固定的作用,避免脉冲变压器内部线圈在固定时不便,能够使内部线圈更方便进行固定的有益效果,其主要用于脉冲变压器技术领域。

    一种同期隔离变压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705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1710253052.3

    申请日:2017-04-18

    发明人: 陈恒云

    IPC分类号: H01F27/30 H01F27/36 H01F19/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领域,为解决电力系统的解列冲击造成的孤网运行的振荡或非周期性失步,提供了一种同期隔离变压器,包括三个结构相同的单相三绕组变压器,分别为第一单向绕组变压器、第二单向绕组变压器和第三单向绕组变压器;每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均包括铁芯和三个独立绕组,铁芯电磁参数与电网系统的运行条件匹配,三个的独立绕组分别为网侧绕组、自备电源侧绕组和第三绕组;第一单向绕组变压器、第二单向绕组变压器和第三单向绕组变压器的第三绕组串联构成开口三角形。

    一种高频变压器及其漏感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91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701545.6

    申请日:2022-12-29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H01F19/08 H01F27/24 H01F27/3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变压器及其漏感提升方法,包括一种高频变压器,其中,包括原边绕组、副边绕组、附加铁芯,所述附加铁芯设于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之间,其中,所述附加铁芯,用于提升变压器的漏感值,其中,所述附加铁芯与原边绕组耦合,与副边绕组不耦合;本发明提高DAB系统的传输效率。

    一种脉冲变压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114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006793.4

    申请日:2021-08-30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脉冲变压器,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脉冲变压器包括包括壳体和环形磁芯;壳体包括外壳、安装螺杆和设置在外壳上的PCB板,安装螺杆的第一端与外壳面向PCB板的一侧连接,安装螺杆与外壳为一体式结构;环形磁芯设置在壳体内,且安装螺杆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环形磁芯的通孔和PCB板的插孔穿出壳体;环形磁芯上设有n个绕组,n为大于2的正整数,每个绕组是由漆包线穿过通孔并在环形磁芯上均匀缠绕形成的,相邻两个绕组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电子线连接,电子线通过PCB板上的固定孔穿出壳体。本申请提供的脉冲变压器解决传统的脉冲变压器无法小型化的问题。

    一种脉冲变压器内部线圈固定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5387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33640.6

    申请日:2019-12-05

    IPC分类号: H01F19/08 H01F27/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变压器内部线圈固定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侧面开设有凹孔,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线圈盘,所述线圈盘的左端延伸至凹孔的内部,所述线圈盘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和连接板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与凹孔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线圈盘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板。本发明具有便于对线圈盘进行安装固定的作用,避免脉冲变压器内部线圈在固定时不便,能够使内部线圈更方便进行固定的有益效果,其主要用于脉冲变压器技术领域。

    一种脉冲变压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51575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313100.4

    申请日:2015-06-09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H01F27/30 H01F27/28 H01F19/0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冲变压器,包括:由芯体与中柱构成的E型磁芯、初级绕组N1与次级绕组N2,初级绕组N1与次级绕组N2分别缠绕在芯体的两个磁轭上,以及分别缠绕在两个磁轭上的与初级绕组N1反向缠绕的第一辅助绕组N3及与次级绕组N2反向缠绕的第二辅助绕组N4。通过在两个磁轭上分别缠绕的与初级绕组N1反向缠绕的第一辅助绕组N3及与次级绕组N2反向缠绕的第二辅助绕组N4,明显减小了输出电压脉冲波形的上升沿,提高了应用该脉冲变压器的脉冲电场食品杀菌装置的杀菌效率;同时辅助绕组的绕线方式简单,显著的减小了脉冲变压器的体积,降低了制造成本。

    脉冲变压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3140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79358.9

    申请日:2015-09-11

    摘要: 本发明主要是关于电压转换的电子装置,是利用一个第二控制器实时感测用作功率切换的变压器的次级侧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而产生瞬态响应的控制信号,并利用耦合元件将第二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信号传输到初级侧的第一控制器,藉由第一控制器产生用于功率切换的第一脉冲信号,来控制初级侧绕组的关断或导通。

    一种数十兆安级脉冲电流产生方法及Z箍缩直接驱动源

    公开(公告)号:CN106098298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60534.1

    申请日:2016-06-22

    IPC分类号: H01F19/08 H01F30/06 H05H1/04

    CPC分类号: H01F19/08 H01F30/06 H05H1/04

    摘要: 本发明所提供的兆安级脉冲电流产生方法及Z箍缩直接驱动源,驱动源包括初级脉冲功率源(数千个快放电支路并联)、高压传输电缆、水介质电磁感应腔、多级感应腔串联次级MITL、位于轴心的Z箍缩负载组成,数千个初级放电支路位于感应腔外围,分成数十组,初级放电支路快速放电直接获得前沿100-200ns、电压100~200kV、电流30~50kA的电脉冲。通过电缆将数千个支路电流传输汇聚到感应腔周边均布的数十个工字型三板传输线的电缆接口,经三板传输线汇聚电流到感应腔初级激磁,通过电磁感应实现电流汇聚。多级感应腔串联IVA次级采用MITL实现电压叠加和功率传输,在轴心Z箍缩负载上产生电压数MV、电流数十MA、前沿100‑200ns的超高功率电脉冲,达到Z箍缩ICF驱动电流要求。

    一种大功率中高频分段式高压脉冲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83360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461736.9

    申请日:2014-09-12

    发明人: 赵文波 陈峰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中高频分段式高压脉冲变压器,包括全部安装在变压器油箱内的IGBT模块、储能电容、初级绕组、铁心、次级绕组和隔直电容,所述初级绕组与储能电容、IGBT模块顺序连接;所述次级绕组与隔直电容连接;所述初级绕组采用6段铜箔以串联的方式绕在初级骨架上,并套装在铁心心柱上;所述次级绕组采用40段铜线或铝线以串联的方式绕在次级骨架上,并套装在铁心心柱上。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工作频率范围可达100~20000Hz,其输出额定电压范围可达60~120kV,输出额定功率不小于100kW,满负荷连续运行的温升≤80k,是大型静电除尘高压脉冲电源的理想设备。

    一种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790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063145.6

    申请日:2014-02-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缠绕有至少两个绕组线圈的磁芯本体,磁芯本体为分体结构,包括第一磁芯本体和第二磁芯本体,脉冲变压器的制造工艺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各绕线缠绕至第一磁芯本体或第二磁芯本体上形成相应绕组线圈,并将各绕线的始末端焊接至相应外电极;其次安装第一磁芯本体于第二磁芯本体上,使两者围成闭合磁路;该脉冲变压器中的缠绕线圈的磁芯本体为分体式结构,在第一磁芯本体和第二磁芯本体组成完整的闭合磁路之前,先将组成绕组线圈的绕线缠绕于两磁芯本体至少一者上,这样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因磁芯本体为一体式环形结构而导致绕线困难的技术问题,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绕线,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