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18862A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02138640.4
申请日:2002-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7C229/36 , C07C227/30
Abstract: 不对称转换法制备右旋苯丙氨酸的方法是一种手性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由DL-苯丙氨酸制备右旋苯丙氨酸(D-苯丙氨酸)的方法,首先将DL-苯丙氨酸与D-酒石酸按1∶1.5-1.5∶1的摩尔比的比例混合并溶于有机酸中,加入1.0-5.0%的芳醛类催化剂,在70℃-90℃的温度下反应6-8小时,用冰水浴冷却,再经过滤,固体用无水乙醚洗涤,干燥,得到D-酒石酸·D-苯丙氨酸盐;再将D-酒石酸·D-苯丙氨酸盐溶于4-10倍量的溶剂中,边搅拌边加入2倍于D-酒石酸·D-苯丙氨酸盐的氨化剂进行氨化,1小时后冷却至5℃-10℃,经过滤和溶剂的洗涤得到D-苯丙氨酸。由DL-苯丙氨酸制备D-苯丙氨酸不对称转化工艺可用于大批量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826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58449.3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2F1/46 , C02F1/78 , B01J23/656 , B01J37/02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一种复合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及催化阳极的制备方法。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控制系统、蓄电池组、臭氧发生器和电场臭氧催化复合反应器,电场臭氧催化复合反应器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下端设有废水入口,在壳体的上端设有废水出口,在壳体内设有下隔孔板和上隔孔板,在下隔孔板和上隔孔板之间设有催化阳极和阴极,在催化阳极和阴极之间填充有催化粒子,在下隔孔板与废水入口之间设有气水混合器。制备方法:取一钛金属板并以钛金属板为基体,将内层前驱体混合溶液均匀地涂在钛板上并在钛板上形成薄膜,烘干热氧化退火,形成内层;将外层前驱体混合溶液涂在内层上,烘干热氧化退火至室温。
-
公开(公告)号:CN103611533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64007.9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J23/656
Abstract: 一种复合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用催化粒子的制备方法,以陶瓷粒子为载体,将陶瓷粒子先后置于0.1mol/l盐酸和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30min,然后反复冲洗、浸泡,洗净的载体沥干,在105℃下烘干10小时;按Mn(NO3)2、Ce(NO3)3和RuCl3的摩尔比例为100:10:1配制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无水乙醇配成混合液,混合液中的金属盐质量含量为5~10%,向混合液中加入体积占混合液5%的0.1mol/l盐酸溶液,得到浸渍液,将预处理后的陶瓷粒子置于浸渍液中,在搖床上动态浸泡3h,过滤出粒子,使浸渍活性组分浸渍在陶瓷粒子上;干燥与焙烧活化:将浸渍活性组分后的陶瓷粒子在105℃下烘干4小时,在马弗炉中550℃焙烧活化3h;重复5次步骤B3和B4。
-
公开(公告)号:CN1226275C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02138640.4
申请日:2002-1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7C229/36 , C07C227/34
Abstract: 不对称转换法制备右旋苯丙氨酸的方法是一种手性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由DL-苯丙氨酸制备右旋苯丙氨酸(D-苯丙氨酸)的方法,首先将DL-苯丙氨酸与D-酒石酸按1∶1.5-1.5∶1的摩尔比的比例混合并溶于有机酸中,加入1.0-5.0%的芳醛类催化剂,在70℃-90℃的温度下反应6-8小时,用冰水浴冷却,再经过滤,固体用无水乙醚洗涤,干燥,得到D-酒石酸·D-苯丙氨酸盐;再将D-酒石酸·D-苯丙氨酸盐溶于4-10倍量的溶剂中,边搅拌边加入2倍于D-酒石酸·D-苯丙氨酸盐的氨化剂进行氨化,1小时后冷却至5℃-10℃,经过滤和溶剂的洗涤得到D-苯丙氨酸。由DL-苯丙氨酸制备D-苯丙氨酸不对称转化工艺可用于大批量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6313C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3132137.2
申请日:2003-07-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7C229/08 , C07C227/34
Abstract: 化学拆分法制备左旋缬氨酸和右旋缬氨酸的方法是一种手性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技术,该方法以外消旋缬氨酸(DL-Val)为原料,以无机酸为溶剂,以右旋二苯甲酰酒石酸(D-DBTA)和左旋二苯甲酰酒石酸(L-DBTA)为拆分剂,将外消旋-缬氨酸与拆分剂按1∶0.5-1.2的比例溶于稀的无机酸溶液中,在60-100℃下搅拌0.5-2.0小时,再逐渐冷却至室温,滤出结晶盐,结晶盐和母液分别在水、酒精等溶剂中用碱中和,即分别得到左旋缬氨酸(D-Val)和右旋缬氨酸(L-Val),工艺路线为:见右式。
-
公开(公告)号:CN1477096A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03132137.2
申请日:2003-07-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7C229/08 , C07C227/34
Abstract: 化学拆分法制备左旋缬氨酸和右旋缬氨酸的方法是一种手性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技术,该方法以外消旋缬氨酸(DL-Val)为原料,以无机酸为溶剂,以右旋二苯甲酰酒石酸(D-DBTA)和左旋二苯甲酰酒石酸(L-DBTA)为拆分剂,将外消旋-缬氨酸与拆分剂按1∶0.5-1.2的比例溶于稀的无机酸溶液中,在60-100℃下搅拌0.5-2.0小时,再逐渐冷却至室温,滤出结晶盐,结晶盐和母液分别在水、酒精等溶剂中用碱中和,即分别得到左旋缬氨酸(D-Val)和右旋缬氨酸(L-Val),工艺路线为见上图。
-
公开(公告)号:CN202912755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598677.6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12 , Y02W10/3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场臭氧复合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控制系统、蓄电池组、臭氧发生器和电场臭氧催化复合反应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并通过控制系统储存于蓄电池组中,所述蓄电池组为臭氧发生器和电场臭氧催化复合反应器供电,所述电场臭氧催化复合反应器包括壳体,在壳体的下端设有废水入口,在壳体的上端设有废水出口,在壳体内设有下隔孔板和上隔孔板,在下隔孔板和上隔孔板之间设有催化阳极和阴极,在催化阳极和阴极之间填充有催化粒子,在下隔孔板与废水入口之间设有气水混合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