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510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55131.6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核壳型修复剂的载体的设计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根据应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修复裂缝宽度、裂缝面积及修复组分参数,基于负载能力和力学响应原则设计一种与基体混凝土匹配核壳载体内外半径、弹性模量和颗粒强度;具体设计步骤:基于负载能力的设计,确定核壳结构载体内半径;根据区域应力场分布特征,明确载体适宜的外半径;根据基体混凝土的材料参数,设计确定适宜的载体弹性模量;根据以上参数,明确核壳载体颗粒强度设计值。该方法设计的载体具有合理的负载能力、与混凝土基体参数匹配、对基体强度无负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49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03618.X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物具有粘性的微生物自修复剂及其应用,该方法应用在混凝土时,能显著提升修复产物的粘性,进而提升修复效果。所述方法利用了微生物菌体本身和分泌产物的吸附架桥作用和絮凝团聚能力,在修复过程中不断吸附钙离子,减少钙离子溶出,增加修复产物。与普通微生物自修复剂相比,本方法诱导的修复产物能紧密堆积形成粘结性更好、尺寸更大的修复产物;提升了修复产物的稳定性,减少修复产物流失,进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23920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85401.0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芽孢杆菌菌粉用润湿剂及其配制方法。该芽孢杆菌菌粉用润湿剂按重量份数计,包含:润湿功能组分一5~75份,润湿功能组分二2~25份,水0~93份,各组分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其中,润湿功能组分一为能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润湿功能组分二为亲油性的有机溶剂。其配制方法为:先将润湿功能组分二溶于润湿功能组分一中;然后将所得混合溶液溶于水中,即得。本发明的润湿剂对于芽孢杆菌具有较好的润湿性和分散性,能够快速润湿菌粉表面;同时,较低功能组分含量配制的润湿剂即可对菌粉进行高效润湿,使菌粉入水快速崩解,不影响菌粉复活效果,且该润湿剂复合微生物营养液、钙离子溶液等成分时对于润湿剂润湿效果无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68552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55567.2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10/07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轮询自匹配的网络监测方法及装置,由可调光源为待监测的链路内调制并出射一个与待监测链路相对应的监测脉冲序列,利用接收处理及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逐个完成对待监测的链路状态识别。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无源光网络中各分支光纤链路实现监测,在接收端,通过监测脉冲序列与终端编码器匹配时形成的独有信号特征来判别各分支光纤链路的状态。同时,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系统及用户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81184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67268.7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混凝土基体强度同增长的微生物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生物修复剂为包括芯材和壁材的核壳结构,芯材为微生物粉体,壁材为掺有强度协同增长组分的低碱性无机胶凝材料;其中,强度协同增长组分为粉煤灰、偏高岭土、粒化高炉矿渣、粒化磷渣中的一种或几种。其制备方法为:将强度协同增长组分与低碱性无机胶凝材料混合均匀,得壁材粉料;采用造粒机先制备微生物粉体内核,然后包覆壁材;取出养护,即得微生物修复剂。本发明的微生物修复剂以掺有强度协同增长组分的低碱性无机胶凝材料为壁材,能够使微生物在与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保持完整并及时响应,同时,其掺入混凝土后可与混凝土基体强度同增长,不会劣化混凝土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18711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04395.3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10/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仪的无源光网络链路等距故障识别方法,采用对实测聚合迹线与含对应故障链路的合成迹线进行相似度分析,通过计算二者皮尔逊相关系数来判定等距离链路中的对应故障分支。该方法可在不改变原有网络拓扑结构的情况下,有效解决参考反射峰分析法在无源光网络链路监测中无法区分等距离故障的问题。该方法可与参考峰射峰分析法形成互补,实现光时域反射仪在点到多点网络中快速、准确的对故障进行无盲区查找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15361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005042.X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生物矿化强化再生骨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该装置包括内部盛装有微生物/钙离子混合培养液的可密闭箱体,箱体内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放置有承载再生骨料的托盘,该托盘底部开孔、孔径小于再生骨料的粒径,托盘底面高于混合培养液的液面;托盘上方设置有喷淋管道和喷头,喷淋管道的进水口通过抽水泵与混合培养液连接;该装置还包括与箱体内部连通的装有养护气体的气瓶。开启抽水泵,混合培养液可进入喷淋管道、从喷头喷出,喷淋再生骨料,喷淋后多余的混合培养液可自托盘底部的孔流入箱体底部、循环使用;同时,喷淋与养护可同时进行,有效避免了喷淋养护分步进行时喷淋过程碳源供给不足及养护过程微生物供给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518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01587.1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诱导沉积方解石晶粒尺寸的调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胶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或巴氏芽孢杆菌的芽孢接种至相应的培养基中培养,分别得到胶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或巴氏芽孢杆菌的浓缩菌液;2)将钙源和尿素加入步骤(1)所述的胶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或巴氏芽孢杆菌的浓缩菌液中静置;3)产生沉淀后,对沉淀物进行洗涤、过滤、烘干,烘干至恒重后进行晶粒尺寸分析,制得晶粒尺寸大小为20-60nm的方解石。本发明采用的微生物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等特点,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方解石晶粒尺寸,形成的方解石矿物性质稳定,过程中可有效捕获利用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015636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58614.X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硫酸根激发的水泥基材料自修复剂及其应用。该水泥基材料自修复剂主要依靠其中的具有硫酸根响应开裂的微胶囊实现自修复,自修复微胶囊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4%,胶囊中包裹微生物自修复剂,自修复剂质量占微胶囊质量10%~40%。在水泥基材料成型过程中加入该微胶囊水泥基材料自修复剂,在混凝土开裂时,受到环境中的硫酸根离子激发而使得微胶囊开裂,从而释放微胶囊中的微生物自修复剂;微生物通过矿化作用产生碳酸根,与裂缝中的钙离子反应形成具有胶凝作用的碳酸盐矿物,填补水泥基材料在服役过程中产生的裂缝,降低了有害离子进入水泥基材料,有效提高了水泥基材料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6084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164583.6
申请日:2015-04-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10/032 , H04J1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光纤链路分布式保护装置,光线路终端通过工作馈入光纤和保护馈入光纤与远端节点连接,远端节点的N个解复用端口与N条工作分布式光纤相连、N个解复用端口与N条保护分布式光纤相连;每个光网络单元包括监测和控制单元、第一光耦合器及下行接收机和反射式半导体光放大器,监测和控制单元包括光功率检测器和光开关,N条工作分布式光纤及N条保护分布式光纤与各自的监测和控制单元经第一光耦合器和接反射式半导体光放大器和下行接收机。本发明能实现光分配网的无色化,同时避免了独立光源的使用,能降低设备的复杂性和成本,且在保护切换操作的时候不会影响其它用户的上下行业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