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0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07060.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抽提及尾气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与抽提井相连的至少一套小型多相抽提单元、存储有增溶药剂和氧化药剂的药剂箱、树脂吸附塔、油水分离器、光催化反应器、储油箱、用于加热药剂箱和油水分离器以及为树脂吸附塔提供高温蒸汽的加热系统以及控制器,其中药剂箱分别与抽提井与光催化反应器相连,所述多相抽提单元包括气液分离器、水环真空泵和射流泵,其中抽提出的气液混合物经过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废气经过水环真空泵输送至树脂吸附塔,废液和抽提出的油水混合物分别经由射流泵输送至油水分离器,废水输送至光催化反应器,废油输送至储油箱。本发明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有效保障去除效率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889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9723.3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耦合铁锰氧化物‑生物炭修复含氯有机物污染土壤的方法,通过引入生物炭,在改善土壤孔隙结构的同时有效富集污染物,从而缩短活性物质的传质距离,克服了致密土壤环境中传质难的问题;利用铁锰氧化物表面的循环离子对夺取电子促进氢解脱氯过程,通过精准控制铁锰复合组分比例,结合金属粘结剂调控氧空位缺陷,实现活性氧物种在土壤中的储存和再释放,提升长效氧物种的转化利用率,从而有效促进污染物的原位降解。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在无二次污染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还显著提升了能量效率和修复的长效性,实现了含氯有机物污染土壤的高效低耗绿色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88083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38693.3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有机污染物修复装置及方法,包括顶部开口密封连接有法兰盖的石英反应容器、安装在法兰盖上且下端伸入石英反应容器内的圆柱形电极以及位于圆柱形电极底部的曝气头,圆柱形电极包括自内向外依次同轴套设的高压电极、陶瓷介质管和低压电极,陶瓷介质管贴设在高压电极的外周,陶瓷介质管与低压电极之间形成能够通入气体的放电腔室,陶瓷介质管与低压电极形成介质阻挡放电激发放电腔室内的气体产生等离子。本发明通过圆柱形电极和曝气头产生等离子体气泡,且无需额外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有利于提高活性物种在水体中的传质距离,增大水中的污染物和活性物种接触几率,促进水中污染物的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179238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95701.1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18/02 , C04B14/36 , C04B18/14 , C04B18/08 , C04B18/12 , C04B22/14 , C01B32/324 , C01B32/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固碳量高强度的轻质建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物炭的制备与活化;生物炭与固废原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混合物料在造粒机中制备生物炭改性轻骨料;将所得轻骨料按照预养护‑碳化养护‑后续湿养护的流程进行养护;干燥,得到轻质建材。本发明以活化后的生物炭作为改性材料,以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多元固废代替水泥作为原料,以高炉矿渣代替传统的硅酮、醋酸乙烯酯(VAM)乳液型、聚氨酯等作为粘合剂,以炼钢炉、水泥窑和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的CO2进行碳化养护,实现了轻质骨料内部孔隙结构的优化调控并加速CO2与骨料介质内外部的碳化反应速率,有效提高了轻质骨料的整体碳化程度和CO2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7793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152197.X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燃烧烟气二氧化碳矿化制备高性能绿色建材的方法,包括:计算原料配比;按比例取各工业固废配料,得到固废粉末;将固废粉末与二水石膏、胶结材料倒入造粒机中,混合均匀,取出一部分混料,将剩余混料边搅拌边喷入适量去离子水直至形成核,再均匀加入取出的混料,制成骨料;将骨料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水化反应;将水化反应后的骨料进行干燥,制得成球形陶粒;将陶粒置于反应釜中,在一定温湿度和压力条件下,通入含有CO2的燃烧烟气进行矿化反应,将反应后的陶粒取出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制成免烧轻骨料;对所述轻骨料补充水分,进行水化反应,获得成品。本发明实现了骨料的内部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对CO2的吸收矿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9118.1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21B7/00 , E21B17/00 , E21B47/047 , E21B49/08 , E21B33/13 , E02D3/12 , G01N15/08 , G01N27/04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随钻随测随注的快速阻隔防渗设备及方法及方法,包括多功能平台和集成液压钻机模块;多功能平台还包括注射单元、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液压钻机模块包括钻机和钻杆,钻机驱动钻杆深入地层;中空钻杆集成有水力剖面探测段、阻控注射段、地下水取样段和EC探测段;水力剖面探测段和EC探测段原位监测土壤的水力穿透性和电导率;地下水取样段同步采集地下水样品;检测单元现场快速检测地下水样品;控制单元采集、分析监测和检测数据,模拟污染状况,识别阻控范围;注射单元通过阻控注射段向土层中注射阻控材料。本发明原位识别污染状况,制定风险阻控范围,快速实现最佳阻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77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52197.X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燃烧烟气二氧化碳矿化制备高性能绿色建材的方法,包括:计算原料配比;按比例取各工业固废配料,得到固废粉末;将固废粉末与二水石膏、胶结材料倒入造粒机中,混合均匀,取出一部分混料,将剩余混料边搅拌边喷入适量去离子水直至形成核,再均匀加入取出的混料,制成骨料;将骨料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水化反应;将水化反应后的骨料进行干燥,制得成球形陶粒;将陶粒置于反应釜中,在一定温湿度和压力条件下,通入含有CO2的燃烧烟气进行矿化反应,将反应后的陶粒取出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制成免烧轻骨料;对所述轻骨料补充水分,进行水化反应,获得成品。本发明实现了骨料的内部结构的优化提高了对CO2的吸收矿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7769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71154.0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分级热脱附及有机物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若干级串联连接的热脱附装置,每级热脱附机构均包括物料传送机构、冷凝装置和液体收集装置,物料传送机构的气体出口与冷凝装置热介质气体入口连接,冷凝装置的液体出口与液体收集装置入口连接,冷凝装置的冷介质气体出口与物料传送机构的气体入口连接;每级物料传送机构的进料端连接上级物料传送机构的出料口,每级物料传送机构的出料口连接下级物料传送机构的进料口,末级物料传送机构的出料口与修复后土壤收集槽连接。本发明可针对不同有机污染物采用分级热脱附,有效降低能耗;分级热脱附和尾气逐级冷凝可实现有机污染物分类回收,对尾气余热回收利用有利于节能降耗。
-
公开(公告)号:CN11069908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953902.X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K17/06 , B09C1/08 , B09C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固化修复复合药剂及固化修复方法。按质量含量计,该复合药剂包括以下组分:生石灰20%‑40%,铁基生物炭改性磷酸盐矿物60%‑80%;其中,铁基生物炭改性磷酸盐矿物为铁盐与生物质混合均匀并干燥后,与磷酸盐矿物混合均匀、共热解得到。利用该复合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固化修复的方法为:先将铁基生物炭改性磷酸基矿物与生石灰混合均匀,得到土壤重金属污染固化修复复合药剂;然后将复合药剂加入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加入水,搅拌均匀;最好标准养护,完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固化修复。本发明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固化修复复合药剂能够有效地避免重金属的二次溶出,极大增强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的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9102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610920829.2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纤维‑双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涉及将碱土金属盐混入纺丝液中进行纺丝,再将原丝混合硝酸,过渡金属盐进行浸渍。所得双金属复合原纤维经预氧化、碳化后即得纳米碳纤维/双金属复合催化剂。本发明利用纺丝过程中嵌在纤维上的碱土金属与过渡金属高温时的相互作用固定活性组分,保证了载体表面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及高温抗烧结性,同时利用碱土金属在CH4/CO2重整过程中吸附活化CO2的特性保证了800℃95%左右的转化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