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56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400465.4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降解土壤中氟氯代硝基苯污染的方法,属于土壤修复领域。该方法是将污染土壤与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混匀,然后加入过硫酸盐溶液,再分批次加入过氧化氢,搅拌均匀后于暗处静置,反应结束后即可去除土壤中的氟氯代硝基苯污染。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硝基氯苯、3,5-二氯-4-氟硝基苯等,反应体系产生自由基氧化能力强,反应体系稳定,适用pH范围广,氧化剂利用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流程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适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942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517325.1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S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ED和PD(Photodiode,光电二极管)阵列的无人机联合定位和旋转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无人机上搭载多个不同法向量的光电二极管,采集来自不同LED的入射光信号,利用基于光方向向量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解算法来获得无人机的坐标和旋转信息。传统的消费级无人机一般是使用GPS和气压计来进行定位,但在室内场景下,卫星信号会受到建筑物墙壁的严重衰减和失真,因而本发明提出在室内场景下,可以利用LED和PD阵列对无人机进行快速定位。与已有的基于视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测距仪、UWB定位等无人机室内定位方法相比,其优势在于:算法复杂度低,硬件成本低、尺寸小、功耗低、响应速率高、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35607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400465.4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降解土壤中氟氯代硝基苯污染的方法,属于土壤修复领域。该方法是将污染土壤与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混匀,然后加入过硫酸盐溶液,再分批次加入过氧化氢,搅拌均匀后于暗处静置,反应结束后即可去除土壤中的氟氯代硝基苯污染。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硝基氯苯、3,5‑二氯‑4‑氟硝基苯等,反应体系产生自由基氧化能力强,反应体系稳定,适用pH范围广,氧化剂利用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流程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适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9118.1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21B7/00 , E21B17/00 , E21B47/047 , E21B49/08 , E21B33/13 , E02D3/12 , G01N15/08 , G01N27/04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随钻随测随注的快速阻隔防渗设备及方法及方法,包括多功能平台和集成液压钻机模块;多功能平台还包括注射单元、控制单元和检测单元;液压钻机模块包括钻机和钻杆,钻机驱动钻杆深入地层;中空钻杆集成有水力剖面探测段、阻控注射段、地下水取样段和EC探测段;水力剖面探测段和EC探测段原位监测土壤的水力穿透性和电导率;地下水取样段同步采集地下水样品;检测单元现场快速检测地下水样品;控制单元采集、分析监测和检测数据,模拟污染状况,识别阻控范围;注射单元通过阻控注射段向土层中注射阻控材料。本发明原位识别污染状况,制定风险阻控范围,快速实现最佳阻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424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517325.1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S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ED和PD(Photodiode,光电二极管)阵列的无人机联合定位和旋转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无人机上搭载多个不同法向量的光电二极管,采集来自不同LED的入射光信号,利用基于光方向向量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解算法来获得无人机的坐标和旋转信息。传统的消费级无人机一般是使用GPS和气压计来进行定位,但在室内场景下,卫星信号会受到建筑物墙壁的严重衰减和失真,因而本发明提出在室内场景下,可以利用LED和PD阵列对无人机进行快速定位。与已有的基于视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测距仪、UWB定位等无人机室内定位方法相比,其优势在于:算法复杂度低,硬件成本低、尺寸小、功耗低、响应速率高、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01450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58133.X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6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生物/超声强化吸附去除系统及其应用,所述系统包括以下结构:场地土壤、原位观测井、可渗透反应墙、超声观测井、修复后观测井、超声电极、超声板、抽水泵、填土;所述的可渗透反应墙置于场地土壤内;所述的原位观测井设置在可渗透反应墙上游;所述的修复后观测井设置在可渗透反应墙下游;所述的填土覆盖于修复场地上方;所述的抽水泵连接原位观测井、超声观测井、修复后观测井;所述超声观测井均匀分布在可渗透反应墙中,连接于超声板、超声电极,超声发生器连接超声电极,将超声波通过超声电极、超声板、超声观测井的侧壁传至可渗透反应墙中。附载在树脂表面的反硝化细菌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通过超声强化树脂表面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脱除,疏通可渗透反应墙通道,构建吸附‑生物再生体系,延长树脂的使用寿命,避免填料频繁更换,实现可渗透反应墙体长期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87209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551305.7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石油烃污染土壤经过破碎、研磨过后过筛,调节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含水率,得到调理后土壤;(2)将调理后土壤进行碱基改性处理,得到碱基改性土壤;(3)将碱基改性土壤抽真空负压,进行热脱附处理,经过抽气处理冷却降温,得到合格的洁净土壤;(4)将步骤(3)抽出的气体冷凝,再进行升温催化降解处理,通过活性炭吸附后排出。本发明通过热脱附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处理效率高、修复时间短,进一步降低热脱附的温度和能耗,缩短修复时间,对各种程度的污染浓度土壤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石油烃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5%以上,适用于高污染浓度的土壤,修复范围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