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22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63886.1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力学地层学划分的地下裂缝发育强度预测方法,它包括:露头区的选择与测线布置;露头区力学地层学划分及力学地层学参数测量;回弹值与岩石纵波波速关系的建立;露头区裂缝分布精细表征;力学地层学厚度与裂缝发育程度关系的建立;地下力学地层学划分及地下力学地层学参数统计,计算地下不同能干性力学地层学厚度;利用得到的地下力学地层学厚度及步骤五建立的裂缝发育程度与力学地层学厚度的关系,对地下不同组系、不同能干性力学地层学中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定量预测。本发明通过露头区精准建立回弹值测量及岩石声波测试函数关系,结合地下声波测试,可以对地下难以描述的裂缝发育程度进行定量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427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65570.5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常规测井曲线裂缝密度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成像测井数据、常规测井曲线数据以及井分层数据制作单井柱状图;基于所述单井柱状图中的成像测井数据以及给定的深度点,计算裂缝密度;将所述单井柱状图中所述常规测井曲线数据上的深度点与所述给定的深度点进行对映,得到测井曲线值;以所述测井曲线值为输入,以所述裂缝密度为输出,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预测裂缝密度。本发明采用地质手段与计算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裂缝密度预测准确度以及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58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0185930.1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定量表征变形带对流体注采效率影响的方法,它包括建立高孔隙性断层带结构概念模型及高孔隙性均质地层概念模型;设定高孔隙性断层带结构概念模型中所发育变形带的宽度、条数和渗透率;计算不同条数、不同渗透率条件下,高孔隙性断层带结构概念模型的平均渗透率;利用注采效率和相对应的母岩与变形带渗透率的比值,建立定量表征变形带对注采效率影响的标准图版,定量分析研究区断层破碎带中变形带在不同条数、不同渗透率时对注采效率产生的影响,或根据实测变形带渗透率数据在标准图版上投点进行验证及预测,评价变形带对注采效率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建立定量评价变形带对注采效率影响的标准图版,提高了评价变形带对注采效率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7035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85928.4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多刚性块体多期多方位伸-缩变形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它包括获取研究区的地层信息、构造状况,明确基底先存构造分布特征,利用地震资料对断层进行系统解释;依据断层精细解释结果,对断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解析,判断当期应力场方向;编制构造发育史平衡剖面,明确断裂活动期次及强度;通过确定实际地区与实验模型的比例,等比例设计实验模型,按照基底断裂的形态与特征确定好刚性模型的形状及摆放特征;选取合适的实验材料,确定材料铺设厚度;加载实验动力装置,分阶段变形并铺设实验材料;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及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本发明用于对多期变形叠加盆地构造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形特征十分吻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54680.2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序级断裂地震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石油地震数据和层位解释数据计算相干属性平面展布特征,对相干属性平面展布特征进行高频截断处理,得到频率约束滤波数据,对频率约束滤波数据进行自适应网格剖分,得到断裂行迹组合数据,基于序级断裂门限值集,对断裂行迹组合数据进行序级分离处理,获得断裂序级分离系列行迹数据;对目标断裂的门限值对应断裂的行迹数据进行低值映射处理,得到目标断裂门限值对应的目标断裂序级重现结果,本申请考虑地震中高频成分对低序级断裂特征的湮没效应、断裂的不同序级特征,实现系列低序级断裂的特征形态与背景数据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393875.6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1N3/06 , G01N3/08 , G01N3/24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裂型变形带类型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涉及碎裂型变形带成因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碎裂型变形带厚度、夹角和碎裂型变形带发生的实际位移;根据碎裂型变形带未变形母岩的孔隙度、碎裂型变形带厚度和碎裂型变形带的孔隙度,确定压实作用造成的垂直于碎裂型变形带走向的位移为第一位移;基于第一位移和夹角,确定压实作用造成的平行于碎裂型变形带走向方向的剪切位移为第二位移;根据碎裂型变形带发生的实际位移、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确定纯剪切位移;确定纯剪切位移与第一位移的比值;基于比值确定碎裂型变形带类型。本发明将纯剪切位移与第一位移的比值作为判定量,能够提高碎裂型变形带类型确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1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06285.3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断层带的结构‑渗透性耦合模拟装置、系统及分析方法,属于油气藏地质模拟领域。该模拟装置包括变形模拟系统、流体注入系统和终端控制系统,终端控制系统控制变形模拟系统进行变形,使得在地层中形成断层带,模拟断层带形成过程,并设置了流体注入系统,可在断层带形成过程中或完全变形后注入流体,从而实现模拟流体在地层和断层带中的运聚全过程,从而根据流体运聚过程确定泥岩涂抹的连续性和断层带的相对渗透性。还可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断层带结构特征数据,运用泥岩涂抹连续性表征算法确定泥岩涂抹保持连续的临界值,同时分析获得泥岩涂抹连续性和断层带渗透性的控制因素,为断层封闭性评价和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70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05043.8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FC数值模拟技术的构造应力场作用方向确定方法,包括:根据研究区块的几何学参数及细观岩石力学参数构建PFC3D数值模型;根据运动学参数将研究区块所受的构造应力场作用方向划分为不同角度加载至PFC3D数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将各组数值模拟试验所加载的应力场作用角度作为自变量,将每一模拟结果状态图中形成的构造特征的偏转角度作为因变量,得到拟合曲线;测定现今实际构造特征的实际偏转角度,并代入拟合曲线函数求取实际应力场作用角度,将其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际偏转角度相比对,若一致,则确定实际应力场作用角度为现今研究区块所受的构造应力场作用方向。采用本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判断出构造应力场作用的精确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85930.1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定量表征变形带对流体注采效率影响的方法,它包括建立高孔隙性断层带结构概念模型及高孔隙性均质地层概念模型;设定高孔隙性断层带结构概念模型中所发育变形带的宽度、条数和渗透率;计算不同条数、不同渗透率条件下,高孔隙性断层带结构概念模型的平均渗透率;利用注采效率和相对应的母岩与变形带渗透率的比值,建立定量表征变形带对注采效率影响的标准图版,定量分析研究区断层破碎带中变形带在不同条数、不同渗透率时对注采效率产生的影响,或根据实测变形带渗透率数据在标准图版上投点进行验证及预测,评价变形带对注采效率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建立定量评价变形带对注采效率影响的标准图版,提高了评价变形带对注采效率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56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54680.2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序级断裂地震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石油地震数据和层位解释数据计算相干属性平面展布特征,对相干属性平面展布特征进行高频截断处理,得到频率约束滤波数据,对频率约束滤波数据进行自适应网格剖分,得到断裂行迹组合数据,基于序级断裂门限值集,对断裂行迹组合数据进行序级分离处理,获得断裂序级分离系列行迹数据;对目标断裂的门限值对应断裂的行迹数据进行低值映射处理,得到目标断裂门限值对应的目标断裂序级重现结果,本申请考虑地震中高频成分对低序级断裂特征的湮没效应、断裂的不同序级特征,实现系列低序级断裂的特征形态与背景数据的分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