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9701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49811.4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建筑地基加固方法,包括建筑外部加固步骤和建筑下部加固步骤,其中,所述下部加固步骤为:在建筑的下方设置一系列基坑,每设置一个基坑均在该基坑中进行电渗加固后架设千斤顶,直到整个建筑被千斤顶撑起后,在相邻两个所述千斤顶间施做桩基础,所述桩基础施做完成后,从中间向四边对称回收千斤顶,当千斤顶回收作业结束后回填土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土地区地基含水率高、承载力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3075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13294.4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破除管头处障碍物的顶管切削装置,包括管头、管段、钢丝锯组件、皮带传送机、激光水平仪、液压千斤顶,其中,管头为空心长方体,且管头的顶部和底部均向前伸出,所述钢丝锯组件设于管头的顶部与底部的前端,所述管头与管段连接,所述管头和管段连接处设置有所述液压千斤顶,所述皮带传送机设于所述管段底部,所述激光水平仪设于所述管段内部顶端,用于监测管头高度。本发明装置的管头上下端的钢丝锯会切削或破除前方障碍物,避免了障碍物未清除而引起的地面沉降或隆起;并实现了更大范围破除障碍物,管头和管段连接处设置液压千斤顶,实现纠偏;防止管头顶进过程中出现跑偏问题,为非开挖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9488366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14880.4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坍塌后安全可靠的快速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快速救援装置包括内置带式输送机的顶管机、雷达生命探测仪、内置照明装置的钢顶管和千斤顶,隧道坍塌后,快速开挖工作井,在工作井中安装内置带式输送机的顶管机和雷达生命探测仪、内置照明装置的钢顶管、千斤顶,然后内置带式输送机的顶管机进行通过开挖救援,雷达生命探测仪探测坍塌废墟内的生命迹象,使快速准确的达到救援位置,然后将被困人员通过带式输送机从内置带式输送机的顶管机和内置照明装置的钢顶管形成的救援通道运出。本发明能够在隧道施工中发生坍塌后,安全可靠且能够快速救援。
-
公开(公告)号:CN1087557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13944.1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拔试验加载装置,其包括垫块、传感器、拉拔器、位移计、支架和小钢管,所述小钢管的前端插入钢管混凝土中,所述垫块穿过小钢管与钢管混凝土接触,所述垫块固定在所述钢管混凝土的外边缘,所述传感器通过小钢管固定在所述垫块的后侧,所述拉拔器固定在所述传感器的后侧,所述位移计固定设于所述拉拔器上,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小钢管的末端。本发明的拉拔试验加载装置,可顺利完成测试钢管抗拔力、锚固力、合理锚固长度以及相邻小钢管的最佳间距等参数,提高了可行性、通用性和准确性,并节约了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69214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76368.9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B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简易位移计,其包括百分表盘、量杆、测头,水平仪、连接杆和磁性表座,所述百分表盘设于量杆的一端,所述水平仪设于量杆上,靠近百分表设置,所述测头设于所述量杆的另一端的顶头,所述量杆在带有所述测头的一端为可伸缩设置,所述磁性表座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量杆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高精度简易位移计,结构简单,设有水平仪,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地,加设有固定块,能保证测头在测量凸出的接触面时不会产生滑移,也保证了测量竖直方向位移时,量杆与接触点所在的面垂直,同时使百分表与磁性支座连为一体,使操作更为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提供了较为精确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453222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01300.4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铜基弹性合金薄带的减量化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计成分冶炼铜合金获得铜合金熔体,其成分按质量百分数含Ni 7.5~15%,Sn 5~10%,杂质≤0.05%,其余为Cu;(2)浇入中间包,控制过热度为15~40℃,然后浇入双辊薄带铸轧机进行连铸,铸带出铸辊后水冷,控制冷却速度≥35℃/s,250~400℃卷取;(3)进行单阶段冷轧获得冷轧带;(4)将冷轧带在350~450℃进行时效处理。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抑制Sn元素的偏析,省去传统工艺中均匀化退火、热轧、固溶处理等工艺,简化工艺,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80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126633.6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控制热轧高碳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尺寸均匀性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高碳奥氏体不锈钢热轧中厚板;(2)置于加热炉中900~920℃预热,预热时间t1=(0.4~0.6)h;(3)预热板随炉升温至1000~1010℃进行再结晶处理;或取出后缓慢冷却,将加热炉升温至1000~1010℃,再将预热板置于加热炉中再结晶处理;(4)再结晶板随炉升温50~100℃固溶处理;或取出缓慢冷却,将加热炉升温50~90℃,再将再结晶板置于加热炉中固溶处理;(5)固溶板水淬至常温。本发明的方法以再结晶动力学和热力学为着力点,采取多阶段阶梯式退火的工艺将形变储能逐步释放,获得了晶粒均匀且可调控晶粒尺寸的中厚钢板,可操作性强,可实现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04368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354680.X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具有FCC晶体结构合金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设定成分熔炼制成钢水,电磁搅拌连铸,然后水冷至200℃以下制成连铸坯,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含C 0.02~0.1%,Cr 16~19%,Ni 8~13%,Mo≤3%,Si 0.2~0.8%,Mn 0.5~2%,余量为Fe;(2)开坯粗轧,道次变形量4~10%,总变形量20~40%;(3)连续精轧,道次变形量5~8%,总变形量≥60%,水冷;(4)加热至1050~1100℃进行固溶处理,水淬。本发明在FCC结构的耐蚀合金中引入≥40%的低∑重位点阵晶界(CSL),增强CSL晶界的贯通性,优化晶界特征,减少亚晶比例,以降低晶界能,提高合金的耐晶间腐蚀性能;工艺简单容易实现,晶界优化效果明显,显著降低了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8650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0200211.8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碳马氏体不锈钢薄带的连铸近终成形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准备原料,熔炼制成钢水,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4~0.8%,Cr 14~18%,Mn 0.5~1.5%,Mo 0.5~1.0%,Ni 0.2~1.0%,V 0.1~0.3%,Si 0.5~1.5%,余量为铁;(2)浇注到中间包,随结晶辊转动导出形成铸带,水冷至室温;(3)在1000~1100℃加热3~5min,然后进行1~2道次热轧,热轧后水冷至200℃以下;(4)在1000~1100℃保温10~20min,水冷至室温,再经500~600℃保温1~2h回火处理,空冷至室温。本发明的方法所获得的薄带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相比于常规工艺,其成材率提高,能源消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84653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43890.3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亚快速凝固的Cu-Ni-Si合金薄带的制备方法,步骤为:按设计成分冶炼Cu-Ni-Si合金熔体后,浇入中间包,控制过热度,通过中间包浇入双辊薄带铸轧机进行连铸,铸带出辊后冷却制成0.5~5.0mm厚铸带,经短时固溶后进行多道次冷轧,获得冷轧薄带,经时效处理获得合金薄带。由于熔融金属直接就可形成近终形薄带,该方法可省去传统工艺中均匀化退火热轧等工艺,缩短流程,亚快速凝固细化铸带初始凝固组织,促使晶界趋向于特殊Σ3大角度晶界发展,同时提高Si在Cu基体中过饱和固溶度,有效抑制Ni和Si偏析,同时时效后抗拉强度≥700MPa,导电率≥25%IACS,在节能减排、简化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基础上,最终获得综合性能优良薄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