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86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05886.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理和数据的高炉智能建模方法,涉及高炉冶炼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炉壁内表面温度场分布模型,从而得到了炉壁内表面温度场分布。然后建立高炉炉身二维温度场分布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根据需要进行实验的高炉的物理参数与理化参数,确定高炉炉壁内部热电偶情况,得到对应高炉的炉壁内表面温度分布和炉身二维温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714597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252310.6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矿产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入选矿石优化配矿方法,从配矿工作中收集历史数据;根据历史数据通过神经网络的方法拟合出入选矿石性质与综合精矿品位及精矿回收率之间的关系;通过专家经验和理论公式推导确定目标函数为综合矿产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确定约束条件;通过带精英策略的非劣排序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出最合理的采出量。本发明将优化算法与专家经验相结合,在满足磨矿、选矿对矿石性质要求的基础上,保证了矿产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改变了配矿工作由人工计算的现状,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06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27363.5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7/13 , G06F17/11 , G06F17/12 , G06T7/90 , G06T7/11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生产运行状态的数字孪生方法,涉及高炉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从高炉炉顶图像、十字测温热电偶、炉壁热电偶、风口以及高炉顶部可测数据出发,以边界子模型(步骤1,2)作为高炉二维数学模型的边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分析高炉机理模型,求解的参数(速度、压力、温度和成分)反映了高炉生产的运行状态,并可以根据所测数据的更新来更新高炉生产的运行状态,基于机理与数据实现物理模型与动态变化,并使用降阶方法加快求解速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炉运行参数的动态更新,提出了一种建立高炉生产运行状态的数字孪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58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37704.6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隔膜泵系统安全运行保障方法,属于隔膜泵控制技术领域。实时获取隔膜泵管道出口流量值并将其与流量设定值比较,将比较得到的实时流量偏差和流量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入,通过模糊化、模糊推理和去模糊化过程,得到PID参数修正值;将PID参数修正值作为PID控制器输入,通过调节PID控制器控制隔膜泵的流量变化;当隔膜泵管道出口压力达到第一、第二或者第三压力阈值时,以及当喂料槽的液位达到第一或者第二液位阈值时,系统均发出报警信号,且在隔膜泵管道出口压力达到第二压力阈值或者第三压力阈值时,直接停机。隔膜泵系统的闭环控制结合系统自动报警与停机的设计,可保障隔膜泵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772593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071569.X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T7/2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浮选泡沫动态特征的矿浆液位预测方法,涉及浮选过程生产检测领域。包括:建立浮选参数历史数据库、历史图像数据库、矿浆液位预测历史数据库;对图像序列相邻的两帧进行处理并从中提取运动区域;绘制帧图像的宏块轮廓,搜索出计算泡沫流动速度的最佳位置;通过对相关的两帧连续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计算泡沫的运动速度;建立历史数据样本库并进行拟合,得到速度与矿浆液位函数并保存;对浮选机相应时刻的矿浆液位进行预测并输出。本方法以图像运动特征以及泡沫动态特征参数为输入,基于SVR支持向量回归算法进行建模,实现浮选槽矿浆液位过程的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依赖人工专家经验而不能对预测矿浆液位进行实时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1596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78595.5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K9/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滑窗技术的浮选尾矿泡沫图像目标区域自动获取方法,涉及浮选尾矿泡沫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步骤如下:步骤1:获取浮选尾矿泡沫图像;步骤2:设定目标区域的滑窗大小和滑动步长;步骤3:从浮选尾矿泡沫图像左上开始向右滑动,记录每个窗体中亮点及暗点个数;步骤4:滑动结束,共获得i个窗体,窗体滑动至图像右下时,统计所有窗体亮点及暗点个数的中位数,中位数所对应的窗体位置作为目标区域,输出满足输出条件的目标区域。本发明通过滑窗技术,计算每个窗体的亮点个数,最终通过亮点个数自动选取目标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6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34496.7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泡沫颜色判断铁矿浮选尾矿pH值的方法,流程包括:收集铁矿浮选尾矿泡沫颜色图像数据并对泡沫图像进行多颜色空间的泡沫颜色特征提取;建立样本库;将样本库中的样本通过RBF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出泡沫颜色与铁矿浮选尾矿pH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以函数的形式保存;获取铁矿浮选尾矿实时新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多颜色空间泡沫颜色特征提取;计算出浮选尾矿实时新图像对应的pH值并输出。本发明根据结合历史数据、生产现场调研及浮选生产理论分析,浮选泡沫的颜色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出浮选尾矿pH值的变化。同时针对浮选泡沫图像颜色特征,提出了多颜色空间融合的思路;实现了判断浮选尾矿pH值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7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27042.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V10/77 , G06F17/11 , G06N20/20 , G06N5/01 , G06N3/047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高炉碳排放浓度预测方法,涉及数字孪生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多源数据融合,使用简单的机理模型构建高炉温度场,通过将运行参数与高炉顶部热成像图的图像关键特征相结合,并补充温度场特征,建立共享矩阵;进而利用ResNet50和自编码器提取图像特征,并建立随机森林(RF)模型。基于共享矩阵,构建随机权神经网络算法(RVFLNs)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组合随机森林(RF)模型和随机权神经网络算法(RVFLNs)模型的预测结果,从而提高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6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27050.7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16C20/10 , G16C10/00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7/10 , G06F17/13 , G06F113/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高炉一氧化碳成分场计算方法,涉及高炉碳排放技术领域,研究了高炉内部化学成分的分布,采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模拟气体流动,并利用基于网格的有限差分算法求解二维高炉流体模型,得到气体速度场、温度场和固体温度场。同时,建立了化学动力学模型,考虑了焦炭燃烧、碳溶解损失和氧化铁还原反应。高炉被划分为五个子空间,并计算了相应的反应速率场。最后,通过炉顶气体数据的迭代得到了一氧化碳浓度场。这种方法能够实时开发出符合工业要求的一氧化碳浓度场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596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02539.7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东鞍山烧结厂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器人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由实体机器人发送的真实工作环境图像,并从所述真实工作环境图像中识别待抓取物品的当前位置坐标、障碍物坐标以及待抓取物品的目标位置坐标;根据待抓取物品的当前位置坐标、障碍物坐标以及待抓取物品的目标位置坐标,构建与实体机器人对应的孪生机器人的虚拟工作环境;根据虚拟工作环境,利用强化学习算法对孪生机器人进行训练,以得到最大奖励值的避障路径,并基于最大奖励值的避障路径确定实体机器人的目标避障路径;将目标避障路径发送至实体机器人的控制装置中,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实体机器人基于目标避障路径将待抓取物品从当前位置移动至目标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