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9118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952519.9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智能温控系统,包括温室大棚、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气加热系统、温控通风百叶系统、光控百叶保温系统、雨水采集系统、棚面清洁系统和中控系统;所述温室大棚后壁设置有太阳能自动追踪系统。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可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对大棚表面降水进行收集和表面清洁;同时,太阳能自动追踪系统可自动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受光面角度,自动打开与折叠回收,清楚表面灰尘,从而实现发电效率和续航能力提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386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69122.5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水利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黑土区农田‑灌区‑流域保排水系统动态调控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基础数据收集,基础数据包括气象水文数据、灌溉数据、环境数据和监测土壤数据;S2:运用朴素贝叶斯方法分析四种土壤的保水阈值和土壤拟合参数;S3:计算需水量与产量的函数关系;土壤保水阈值作为输入,输入到DSSAT模型的管理文件中,在农田尺度运用DSSAT模型模拟四种土壤在种植多种作物情况下的生长情况;S4:构建土壤‑农田‑灌区‑流域的保水、排水系统的动态调控框架。本发明通过量化黑土区不同土壤类型的最小保水阈值和有效水阈值,估算基于作物生长过程的作物需耗水量,获得土壤水‑作物需水‑灌溉水之间的响应关系函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598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46747.X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配施生物质肥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翻土前对温室内的土壤进行充分灌水并晾干数日,旋耕机对大棚内黑土进行深翻,翻土深度25‑30cm,采用人工手动插秧,每穴1苗,同时根据前期温室土壤肥力施加适量的化肥;在每个垄沟的秸秆上均匀覆盖生物质肥料,在逐一布设一个滴灌带,在两个垄台间铺设地膜并压实边缘。本发明将秸秆还田与无机肥和生物质肥相结合,可实现温室番茄可持续高质量,高产量生产;采用上一年番茄秸秆还田,减少了劳动量;采用在大棚垄沟沤肥,避免了秸秆直接覆盖导致番茄成活率低;采用地膜覆盖垄沟沤肥,在地膜和垄沟沤肥之间布设滴灌带,创造了一个湿润的小环境,有利于秸秆的发酵。
-
公开(公告)号:CN117441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01460.2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设施番茄生长及土壤改良的方法,在番茄定植前,提前20天对土壤进行翻耕,同时按照生物炭2.25t/ha+秸秆颗粒3.94t/ha的标准将其埋入土壤20cm深度下。沼液伴随着生物炭和秸秆颗粒布置作为基肥提前20天施用,以总氮量为原则,施用量为2.53×104L/ha;再将培育完成、生长状况良好、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定植于温室大棚内,定期追肥和灌水,最后统计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土壤的理化性质等指标。本发明采用秸秆颗粒和生物炭结合施入的方式,节约种植成本,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有机碳含量,一方面促进作物光合作用的进行,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温室大气温度、保持和提高土壤温度,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可以有效的提高番茄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3185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66916.7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 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旱作农业沼液包封生物炭的施肥方法,采用热解法将玉米秸秆制备成生物炭。沼液由猪粪和秸秆的发酵而成,经过滤得到沼液,将沼液淋入生物炭颗粒中搅拌至糊状,然后进行风干处理,待其质量恒定,再压成颗粒。所制得沼液包封生物炭颗粒作为基肥施入农田,在作物生长期间施加复合肥作为追肥。该方法不仅减少化肥使用量,而且解决常规沼液还田使用量难以确定,沼液中有机物易流失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同时,应用生物炭作为沼液缓释载体,避免沼液一次性施加易导致土壤酸化、微量重金属积累、作物出苗率低、根系损伤等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397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46543.6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室番茄增产提质的方法,将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分离,沼渣作为底肥施用,沼液作为后续追肥。在番茄定植前,整地时每亩先施入沼渣8‑10m3,深翻入土;本发明采用沼渣作为底肥覆盖秸秆的方式,将沼渣分离后作为有效养分加以利用,而且提升了秸秆的利用效率,利用沼渣秸秆产生的有机养分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并为以后的作物出产提供了土壤肥力基础。同时解决了沼渣沼液作为优秀的有机肥料的浪费问题。本发明通过加酸处理,还改善了沼液滴灌堵塞滴管的状况,提高了整个滴灌系统的灌溉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1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69181.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2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秸秆循环利用下的农业节水‑节能‑减排协同调控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基础数据收集;S2:将干湿交替灌溉与修筑衬砌耦合到SEWE模式中;S3:将S2阶段的制备的秸秆进行堆肥处理,将得到的有机肥与氮肥结合施入农田,将这一过程耦合到SEWE模式中;S4:设定模型边界:模型边界约束条件包括灌溉水量约束、衬砌‑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的水循环约束、粮食安全约束、土地政策约束和决策变量不应为负约束。本发明干湿交替灌溉和土地衬砌的应用可以共同实现节约灌溉用水、减少面源污染以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