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钵苗运秧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5182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669371.7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一种钵苗运秧架属于农业机械;在主框架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秧盘支撑定位滑道,在主框架外侧部上通过升降滑道安装锁定框架,在锁定框架上、位于秧盘支撑定位滑道外端部位处固装秧盘锁定挡板,在主框架与锁定框架底端之间部位处配置复位拉簧,在主框架上端内侧部上配装锁定机构架,桃形凸轮和与其相配合的由套筒、锁定销、锁定压簧构成的锁定机构安装在锁定机构架上,桃形凸轮与锁定框架上端部接触配合,转动把手安装在桃形凸轮上,本架结构新颖、独特、合理,运输多层秧盘安全性好,上秧速度快,上秧效率高,上秧劳动强度低,通用化程度高。

    齿条反向驱动式钵秧取秧末端执行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21956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93364.1

    申请日:2018-0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1/02

    Abstract: 齿条反向驱动式钵秧取秧末端执行机构于农业机械;在钵秧栽植臂上配装双面驱动齿条、左、右齿轮、左、右齿条,所述左齿轮分别与左齿条和双面驱动齿条啮合,右齿轮分别与右齿条和双面驱动齿条啮合,在左、右齿条上分别固装左、右秧针,所述左齿条与右齿条整体呈上宽下窄的锥形配置,其锥角度与钵秧盘钵穴锥角相同,左秧针与右秧针的下端初始位置的距离与钵秧盘秧穴上端面处的宽度尺寸相同;本机构结构新颖、简单、合理,不伤秧苗,不破坏土钵体,使用可靠,故障少,实用性强,尤其适合我国大田作物移栽作业使用。

    脉动变量精准穴注水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442982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510002405.3

    申请日:2015-0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5/09 A01G25/16

    Abstract: 脉动变量精准穴注水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在第一传动轴上固装第二主动链轮,在第二传动轴上固装凸轮和第二从动链轮,第二传动链条套配在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上,第二主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的传动比为1:N,所述N为穴注水轮总成上注水管的根数,在输水管上配装水泵和压力控制阀或节流阀,弹性伸缩控制杆两端分别与凸轮和压力控制阀或节流阀接触配合,在穴注水轮总成的内管下侧壁部上开设变截面槽口,其变截面槽口的扇形角度≥360/N;本发明采用脉动注水控制结构,具有结构新颖合理、注水精准、注水质量好、使用可靠的特点。

    旱田钵苗顶出落苗机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96320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144159.1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旱田钵苗顶出落苗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十字滚子滑道通过固定螺栓固装在钵盘侧壁支板上,固定架与十字滚子滑道焊合成一体,驱动臂一端固连在顶出小轴上,其另一端铰连安装在转动臂上,在转动臂上、位于驱动臂与转动臂的铰连点两侧部位处分别安装滚子,其两侧部位处的滚子分别位于十字滚子滑道内,连杆两端分别与转动臂和顶杆铰连,在连杆与转动臂铰连点处安装间歇滚子,导套安装在固定架上,在顶杆前侧外端下部安装落苗机构;本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作业质量好、效率高、作业故障少。

    玉米钵苗移栽用扎穴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6317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91477.4

    申请日:2013-12-17

    Abstract: 玉米钵苗移栽用扎穴轮属于农业机械;在轮辐板周边上通过紧固件组均布安装连接块,在连接块外侧部上固装圆锥形体板组合式扎穴体,所述圆锥形体板组合式扎穴体由高度尺寸依次分别为22—25、28—32、16—19毫米的第一、二、三圆锥体板固接构成,所述第一、二、三圆锥体板的宽度尺寸均为35—45毫米,第一圆锥体板两端直径分别为3—5毫米和14—16毫米,第二圆锥体板两端直径分别为14—16毫米和68—72毫米,第三圆锥体板两端直径分别为68—72毫米和78—82毫米;本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作业可靠,其扎穴体作业形成的玉米钵苗穴坑满足了玉米钵苗生长发育需要,钵苗移栽直立性好。

    穴注水水流量调节机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4013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310017.2

    申请日:2013-07-23

    Abstract: 穴注水水流量调节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在动力输入轴和第一传动轴上分别配装地轮、第一主动链轮、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主动锥齿轮,在旋转轴上配装支架、滑块及从动锥齿轮,第一传动链条套装在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上,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带有配重的离心甩杆铰装在支架上,连杆将滑块与离心甩杆连接,拉力弹簧两端与相对配置的离心甩杆连接,配装在输水管上的阀门与推拉杆铰接,摆杆两端分别与推拉杆和滑块铰连,第二传动轴一端固装第二从动链轮,另一端与外腔旋转式穴注水器连接,第二传动链条将第二主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连接,输水管与外腔旋转式穴注水器连通;本机构实现了穴注水量的自动调节,作业可靠。

    垄向区田筑垱机控制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061715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522638.3

    申请日:201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垄向区田筑垱机的控制机构。它包括特定配置和特定形状的长臂(9)、短臂(10)、短臂耐磨挡片(11)、拨叉(5)、拉伸弹簧(6)、电磁开关壳体(3)和电磁铁芯(4);所有零、部件安装在一个密闭、可拆卸的箱体里。短臂通过密封装置伸出箱体之外,完成对筑垱机的控制。电磁铁是控制机构的动力元件,通过电控制器完成对机构的控制。作业时控制机构不需调整和保养,并可自动保持其相关位置,驱动阻力小,因而只用拖拉机的电源即可完成多达12个以上筑垱单体上的控制机构的控制和驱动,使整个控制系统简单、可靠,同时又能达到每小时1万余次的工作频率。

    旱田钵苗移栽机杠杆顶出式丢秧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067762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33203.9

    申请日:2010-11-05

    Abstract: 旱田钵苗移栽机杠杆顶出式丢秧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在旱田育秧盘上侧面外部、位于旱田育秧盘与杠杆顶出总成接触配合部位处配装分禾导向杆,其中每两根分禾导向杆成一组,每根分禾导向杆配置在旱田育秧盘上每行钵苗一侧,每组的两根分禾导向杆上端呈上大下小的V形状,每根分禾导向杆上侧部呈与旱田育秧盘弧形尺寸相匹配的弧形状,其下侧部呈向外翘起的折角状,在旱田育秧盘的压轮道和传动边外侧面处配装与旱田育秧盘接触配合的压轮,该压轮整体截面成工字状;本机构结构简单,丢秧作业质量好,作业效率高,使用可靠。

    变性卵形齿轮行星系钵苗移栽机分秧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40571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64575.0

    申请日:2011-09-08

    Abstract: 变性卵形齿轮行星系钵苗移栽机分秧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在齿轮壳体中心部位上安装太阳齿轮,中心驱动轴插入在太阳齿轮中心孔内,且与齿轮壳体固接,带有上、下中间齿轮的上、下中间轴和带有上、下行星齿轮的上、下行星轴分别对称配装在中心驱动轴两侧,上、下中间齿轮、上、下行星齿轮和太阳齿轮均为全等的变性卵形齿轮,在上、下行星轴外端上呈垂直地分别固装分秧臂壳体,在分秧臂壳体上安装取秧杆、推秧杆、拨叉、压力弹簧、凸轮和弹簧钢片秧针;本机构实现了秧针尖点呈带有针形凸起的取秧桃形静轨迹曲线运动,具有结构简单新颖、体积小、重量轻、振动小、工作效率高、作业质量好的特点。

    一种槽轮式水稻钵苗移栽机纵向送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110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34195.2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槽轮式水稻钵苗移栽机纵向送秧装置,该装置属于农业机械,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槽轮机构。在主动轴上设置凸轮,凸轮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与带圆柱销的主动拨盘固装在同一轴上,主动拨盘带动槽轮转过一个角度;槽轮固装在从动轴上,从动轴带动钵盘转过一个固定的角度,完成纵向送秧过程。由于本发明的纵向送秧装置使用了槽轮机构,可有效的减少纵向送秧时带来的冲击和噪音,且槽轮机构具有间歇锁死功能,无需额外设置锁死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容易制造,成本较低,能够解决目前在水稻钵苗移栽领域纵向送秧震动大,不适于高速作业的问题。本发明也可用于旱田钵苗移栽机械中类似的纵向送秧机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