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围护形式LHW工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32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98219.7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围护形式LHW工法,涉及基坑围护技术领域,包括围护结构和LHW工法,所述围护结构包括两组H型钢、第一拉森钢板桩、第二拉森钢板桩、两组L形钢卡槽、两组锁口钢板、焊缝、H型钢连梁和H型钢围檩,所述第一拉森钢板桩和第二拉森钢板桩的两侧分别与两组锁口钢板采用锁口咬合连接,两组所述L形钢卡槽均与两组H型钢的一侧嵌固连接。本发明结构新颖,在使用时,施工简便,构件单独回收方便,H型钢和拉森钢板桩的周转率高;采用压桩机静压施工,现场无噪音,无排泥浆污染;且可适用于开挖深度8米及以上的基坑,同时施工机械占地小,机械单一,适用于受限制的场地施。

    一种模块组合式替换顶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487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44555.7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组合式替换顶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顶管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方钢管,所述方钢管进行横向和纵向方向的拼接,所述方钢管顶进完成后,所述方钢管的端部设置井字梁板,所述井字梁板背离所述方钢管的一侧设置预制砼方管节,完成所述预制砼方管节的顶进。本发明适用于大断面、异型断面管道顶管施工困难的问题及施工场地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情况,设备安装运输方便,对施工场地空间要求低,安全可靠,构件可重复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施工成本。

    一种基坑围护形式PHW工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3225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98213.X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围护形式PHW工法,涉及基坑围护技术领域,包括围护结构和PHW工法,所述围护结构包括H型钢、第一钢板、第二钢板、U型钢卡槽、焊缝、所述H型钢连梁和H型钢围檩,所述H型钢围檩的一侧连接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两端均焊接连接有U型钢卡槽,两组所述H型钢分别通过两组U型卡槽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嵌固连接,所述第一钢板与第二钢板之间的两组H型钢均通过H型钢连梁连接。本发明整体结构新颖,在使用时,施工简便,回收方便,H型钢的周转率更高,且在安装时,均采用压桩机静压施工,现场无噪音,无排泥浆污染,同时施工机械占地小,机械单一,适用于受限制的场地施工。

    一种提升预制空心桩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的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897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61954.6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预制空心桩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的装置及工艺,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下端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支撑底座的支撑结构;设置在底座上端的旋喷机和压桩机;底座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插设有预制空心桩,旋喷机的工作部穿过预制空心桩位于地底工作部,旋喷机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工作部移动的升降机构;预制空心桩的侧壁在旋喷机切削土体时形成侧边旋喷体。本发明提高桩侧摩阻力可以减小桩的设计长度和桩径,节约桩材;同时,桩端增加旋喷装置可以减小在较硬土层中的压桩阻力,降低设备吨位;再者,桩端形成加固体,可以增加桩端的承载力,增加桩基的安全系数。

    一种囊袋式扩大头预制空心桩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86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5144.3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囊袋式扩大头预制空心桩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桩身,所述预制桩身的内部设置有两个预留钢管注浆孔道,所述预留钢管注浆孔道的下端设置有两个出浆口,所述出浆口处设置有止回胶片,所述止回胶片通过固定螺栓与预制桩身的侧壁固定,所述预制桩身的外壁设置有多道环桩齿状凸起,所述预制桩身的下端设置有可扩张的囊袋,所述囊袋通过囊袋抱箍在桩身凹槽处与预制桩身固定,两个所述出浆口均位于囊袋的内部;本发明主要通过囊袋、预制桩身和预留钢管注浆孔道的配合,可根据设计需求从预留钢管注浆孔道向囊袋内注入浆液,通过桩底注浆撑开囊袋的方式可成倍提高桩基的抗拔性能、抗水平侧向位移和竖向承载力,制作工艺简单。

    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沉井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10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496329.2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沉井施工方法以沉井结构,通过以沉井箱的侧壁作为第一受力点,以沉井箱下沉方向上的锚桩固定点位作为第二受力点,在沉井箱的下沉方向上设置千斤顶和锚杆机构,将千斤顶靠近第二受力点的一端与第一受力点连接,将千斤顶远离第二受力点的一端通过锚杆机构与第二受力点连接;通过千斤顶的顶升力对锚杆机构施加拉力,拉力牵引沉井箱下沉,实现沉井箱的下沉施工,下沉过程中在沉箱外部设置了膨润浆泥浆套和输浆系统,可以减少下沉摩擦力,并减少对周边土体的扰动。该方法解决传统沉井对周边扰动大、不容易控制沉井的下沉姿态容易沉偏的缺陷。可施工不对称形状的沉井构件,可在施工空间受限的狭小空间内实现低振动、无噪音、安全高效的沉井施工,减小对周边建筑物影响,能够适用于低净空施工环境;该方法步骤简单,施工方便,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71089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361546.0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若干组预制矩形钢板桩,若干组预制矩形钢板桩上均开设有若干组留孔钢管;开设于预制矩形钢板桩一侧的钢管接槽;安装于预制矩形钢板桩另一侧的钢管,且钢管与钢管接槽对应设置;预制矩形钢板桩位于钢管接槽的一侧设置有承接插块,且预制矩形钢板桩位于钢管的一侧设置有承接卡口,且承接插块与承接卡口呈适配设置。本发明能应用于常规基坑支护桩、河道驳岸桩、地下管廊支护桩等,可兼做地下结构外墙,制作及施工成本低,可应用于替代无法拔除的传统钢桩,代替现有的灌注桩以及止水帷幕工艺,同时预制地下连续墙制造工艺简单,质量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及其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67180.3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张法组合钢管幕及其工法,涉及顶管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方钢管,所述方钢管进行横向和纵向方向的拼接,所述方钢管顶进完成后形成钢管幕,所述方钢管上设置有预留孔洞,所述钢管幕断面上每一排所述方钢管的预留孔洞内穿射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两端设置有锚具,所述钢绞线与所述锚具配合对所述方钢管固定,所述方钢管连接处形成有固定结构,所述方钢管内浇筑有混凝土。本发明适用于大断面、异型断面管道顶管施工困难的问题及施工场地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情况,可根据施工环境具体情况灵活地分块、分段施工,设备安装运输方便,对施工场地空间要求低。

    一种基坑围护形式LHCW工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1302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31519.5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围护形式LHCW工法,涉及基坑围护技术领域,包括工装本体和LHCW工法,所述工装本体包括第一H型钢、第二H型钢、第一拉森钢板桩、第二拉森钢板桩、U型钢卡槽、焊缝、H型钢连梁、H型钢围檩,两个所述U型钢卡槽的一侧均与H型钢围檩之间安装有第一拉森钢板桩,所述第一拉森钢板桩的两侧均与第二拉森钢板桩卡扣连接,两个所述U型钢卡槽与第一拉森钢板桩之间设置有焊缝,所述第一H型钢的一端安装在两个所述U型钢卡槽内侧,所述第一H型钢的另一侧与H型钢连梁连接。本发明提出的围护结构的结构新颖,安装方便,性能可靠,绿色,环保,可有效节约资源,全部构件都可重复利用。

    一种矩形顶管接头内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719252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796837.4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矩形顶管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矩形顶管接头内撑结构,包括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的内部设置有内撑机构,内撑机构包括插槽、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的内侧面上下两侧均对称开设有插槽,第一管节和第二管节内侧的连接处上下对称分别设置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相背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插槽相适配的插柱,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柱,本申请解决了当长距离矩形顶管穿越的土层主要是砂砾石土层或者软弱土层时,由于差异沉降引起的管节间变形较大,常用的防水措施已经不能满足防水需求,传统的矩形顶管接头极易出现漏水现象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