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DA受体抑制河蟹打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409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1090383.5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DA受体抑制河蟹打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健康的河蟹;(2)对蟹进行第三步足基部10‑10mol/crab剂量注射激动剂[R(‑)‑TNPA],体重25~30克的蟹,注射都是20微升;(3)观察河蟹打斗状态。通过对河蟹注射激动剂[R(‑)‑TNPA],能够促进河蟹体内DA蛋白功能,进而抑制河蟹打斗行为,增加河蟹产量,减少饲料浪费和残饵对的环境污染。

    中华绒螯蟹5-HT2B受体基因及其克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7866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067121.3

    申请日:2020-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绒螯蟹5-HT2B受体基因及其克隆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根据5-HT2B受体的表达序列标签设计引物,通过反转录获得3’和5’末端侧翼片段,并与5-HT2B受体的表达序列标签进行拼接后可获得中华绒螯蟹5-HT2B基因的全长序列。对于5-HT2B受体基因的研究,将为蟹类行为、肠道生理及5-HT受体功能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将为蟹品质、饲料节约、减少由饲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应用方向提供理论支持。

    一种中华绒螯蟹的delta6去饱和酶基因及其克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2493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859994.7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中华绒螯蟹的delta6去饱和酶基因及其克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Genebank中华绒螯蟹和菁夜蛾的delta6去饱和酶基因进行对比,获得保守序列,设计保守区序列引物FAD6-F1(+)/FAD6-R1(-),以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总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进行PCR反应,获得delta6去饱和酶基因片段核心片段,将核心片段克隆到载体上并测序;(2)根据获得的delta6去饱和酶基因核心片段设计5’-和3’-RACE引物,FAD6-5’(-)和FAD6-3’(+),以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总RNA反转录合成的5’-cDNA和3’-cDNA为模板,进行RACE反应,获得5’和3’末端片段,将得到的该片段分别连接至载体后克隆并测序;(3)将5’和3’末端片段分别与获得的delta6去饱和酶基因核心片段进行拼接得到delta6去饱和酶基因全长序列。

    一种预报三疣梭子蟹产卵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3191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049845.9

    申请日:2009-04-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预报三疣梭子蟹产卵期的方法,本发明在不处死亲本的条件下,通过钻孔取样少量卵巢组织,结合肉眼检查和组织学观察,可以预报三疣梭子蟹雌体的大致产卵期。本方法的关键为在头胸甲前缘、靠近眼睛后的部位钻孔获取卵巢组织、密封取样孔和采用改良的组织固定液固定卵巢。本方法适合于科研和生产单位使用,在活体条件下了解亲本的卵巢发育情况,从而预报产卵期。预报三疣梭子蟹雌体产卵期有利于人工育苗中准备育苗设施和饵料,对于其人工育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通过互动行为辨别好斗中华绒鳌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022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41821.1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互动行为辨别好斗中华绒鳌蟹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中华绒螯蟹互动行为谱;(2)通过数据分析,获得好斗蟹和非好斗蟹的互动行为特征;(3)利用互动行为特征区分好斗蟹与非好斗蟹;(4)好斗蟹与非好斗蟹的验证。所述步骤(1)通过打斗实验总结和描述两只蟹相遇后发生的所有互动行为,形成互动行为谱。打斗实验的装置包括一带隔板的圆柱形实验水箱和录像系统,录像系统包括一摄像头,摄像头放置于实验水箱的正上方。本发明阐明好斗蟹的形成机制,以便形成人为干扰技术,筛选出好斗蟹个体,可以将好斗蟹与非好斗蟹分开养殖,有效减少了蟹的打斗行为,有利于中华绒螯蟹产量和品质提升。

    一种提高伊乐藻抗高温胁迫能力的人工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49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90954.X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伊乐藻抗高温胁迫能力的人工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伊乐藻苗进行预培养;(2)配制营养液;(3)取经步骤(1)处理后的一定数量的伊乐藻苗,放入塑料盒,每天加一定数量的营养液,每天光照一定的时间;(4)在不同的光照强度、株型和培养时间下,观察经步骤(3)处理后伊乐藻苗的株高、根长、分蘖数、根数;(5)通过步骤(4)的数据对比,验证得出伊乐藻最适宜的光照强度、枝型和培养时间的最终结论,并将该结论用于伊乐藻同等条件下的大规模养殖方案中。

    河蟹扣蟹养殖池塘生态放生幼蛙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7806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05326.8

    申请日:2013-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河蟹扣蟹养殖池塘生态放生幼蛙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蟹塘的塘埂中设置一幼蛙生态放生装置,该幼蛙生态放生装置的入口由蟹塘围板内侧的塘埂伸出,出口由蟹塘围板外侧的塘埂伸出。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该方法的幼蛙生态放生装置。本发明通过在蟹塘的塘埂上设置有幼蛙生态放生装置,能够使蟹塘内的幼蛙通过该幼蛙生态放生装置顺利爬出的蟹塘,避免留在蟹塘内捕食幼蟹,同时由于该幼蛙生态放生装置的入口高于蟹塘的塘埂水平面,由于幼蟹缺乏跳跃能力,而不会跳入到幼蛙生态放生装置中而逃走。

    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

    公开(公告)号:CN10210021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04716.4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选择性捕捉河蟹与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其整个笼体分为一个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两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两个蟹独立收集区和两个虾或鱼独立收集区,其中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的一端与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的一端连接,每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的另一端与一个蟹独立收集区的一端连接,每一个蟹独立收集区的的另一端开设有蟹逃离可捆扎口;每一个蟹独立收集区虾或鱼独立收集区的一端与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一个侧面连接,另一端开设有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捕捞工具难以在不同时节选择性捕捞养殖对象上市的难题,同时避免了传统捕捉工具将蟹、虾、鱼困在一起,虾或鱼被河蟹伤残或残杀的现象。

    一种克氏原螯虾软壳虾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2185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710044276.X

    申请日:2007-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922

    Abstract: 一种克氏原螯虾软壳虾生产方法,涉及软壳虾的生产方法,需要解决循环水生产软壳虾费时、费工,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将要蜕壳的克氏原螯虾、去壳、包装保藏,其特征是选择甲壳呈暗棕色,而两侧的甲壳底缘颜色较淡,甲壳脆而柔软,旧的甲壳从两侧底缘微微上滑,露出新生成的软壳的克氏原螯虾进行手工去除旧壳;剥壳时剪除头胸部步足及腹部游泳足,保留大螯,然后沿甲壳两侧底缘由头胸部后方向前掀起去除旧的甲壳;剥制前,用小钳子将大螯破裂,随后用剪刀从腹部背侧中央开口,向腹部和后部剥去旧壳;剥壳后,去除头胸部两侧的鳃及头胸部的胃石;选择个体基本一致的剥制软壳虾平铺于包装袋中封袋冷冻保藏。本方法用于克氏原螯虾加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