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扣蟹养殖池塘生态放生幼蛙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78062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405326.8

    申请日:2013-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河蟹扣蟹养殖池塘生态放生幼蛙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蟹塘的塘埂中设置一幼蛙生态放生装置,该幼蛙生态放生装置的入口由蟹塘围板内侧的塘埂伸出,出口由蟹塘围板外侧的塘埂伸出。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该方法的幼蛙生态放生装置。本发明通过在蟹塘的塘埂上设置有幼蛙生态放生装置,能够使蟹塘内的幼蛙通过该幼蛙生态放生装置顺利爬出的蟹塘,避免留在蟹塘内捕食幼蟹,同时由于该幼蛙生态放生装置的入口高于蟹塘的塘埂水平面,由于幼蟹缺乏跳跃能力,而不会跳入到幼蛙生态放生装置中而逃走。

    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与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6331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91685.5

    申请日:2013-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其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回避台,铺设在箱体的箱底面上兼具注气、注药和注水功能的注入装置;该注入装置通过管道和阀门与气泵、储水罐、储药罐连接;在箱体上方悬挂有一摄像装置,摄像装置通过视频线与电脑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采用气流注药技术,整个注药过程是在箱体外通过气流走向调控药物注入过程,可避免因人为直接往箱体内灌药引起蟹类应激反应(人为干扰使蟹受到惊吓而四处逃窜),导致无法准确判断蟹是因应激反应还是正常避毒策略所致的离水上岸,而且药物能通过管道快速的、均匀的、完全的溶解于水体内,确保测试的精确性。

    一种中华绒螯蟹扣蟹全程自动分级饲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87872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456261.0

    申请日:2011-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绒螯蟹扣蟹全程自动分级饲养方法,这种自动分级饲养方法可使中华绒螯蟹的成活率提高15%以上,早熟率能控制在5%以下,懒蟹率在2%以下,规格蟹种平均亩产量在220kg以上,较传统养殖模式提高25%以上;同时在蟹起捕后,可节约大量的人工过筛分级的时间和劳动力,节约一定的劳务费;其技术要点是:这种中华绒螯蟹扣蟹全程自动分级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塘的准备;2)日常驯化;3)自动分级;4)分级管理,调控生长。

    河蟹扣蟹养殖池塘生态放生幼蛙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7806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05326.8

    申请日:2013-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河蟹扣蟹养殖池塘生态放生幼蛙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蟹塘的塘埂中设置一幼蛙生态放生装置,该幼蛙生态放生装置的入口由蟹塘围板内侧的塘埂伸出,出口由蟹塘围板外侧的塘埂伸出。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该方法的幼蛙生态放生装置。本发明通过在蟹塘的塘埂上设置有幼蛙生态放生装置,能够使蟹塘内的幼蛙通过该幼蛙生态放生装置顺利爬出的蟹塘,避免留在蟹塘内捕食幼蟹,同时由于该幼蛙生态放生装置的入口高于蟹塘的塘埂水平面,由于幼蟹缺乏跳跃能力,而不会跳入到幼蛙生态放生装置中而逃走。

    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

    公开(公告)号:CN102100216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04716.4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选择性捕捉河蟹与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其整个笼体分为一个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两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两个蟹独立收集区和两个虾或鱼独立收集区,其中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的一端与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的一端连接,每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的另一端与一个蟹独立收集区的一端连接,每一个蟹独立收集区的的另一端开设有蟹逃离可捆扎口;每一个蟹独立收集区虾或鱼独立收集区的一端与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一个侧面连接,另一端开设有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捕捞工具难以在不同时节选择性捕捞养殖对象上市的难题,同时避免了传统捕捉工具将蟹、虾、鱼困在一起,虾或鱼被河蟹伤残或残杀的现象。

    一种中华绒螯蟹扣蟹全程自动分级饲养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2487872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56261.0

    申请日:2011-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绒螯蟹扣蟹全程自动分级饲养技术,这种自动分级饲养技术可使中华绒螯蟹的成活率提高15%以上,早熟率能控制在5%以下,懒蟹率在2%以下,规格蟹种平均亩产量在220kg以上,较传统养殖模式提高25%以上;同时在蟹起捕后,可节约大量的人工过筛分级的时间和劳动力,节约一定的劳务费;其技术要点是:这种中华绒螯蟹扣蟹全程自动分级饲养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养殖池塘的准备;2)日常驯化;3)自动分级;4)分级管理,调控生长。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5410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446277.1

    申请日:2015-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01K61/00 A01K6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养殖河蟹的河蟹养殖区和养殖甲鱼的甲鱼养殖区,河蟹养殖区和甲鱼养殖区的水能互通,河蟹养殖区和甲鱼养殖区之间通过拦网隔开,拦网上安装有若干个将河蟹养殖区内的野杂鱼引诱进甲鱼养殖区的野杂鱼引诱装置。本发明将河蟹养殖区和甲鱼养殖区之间通过拦网隔开,拦网上安装有若干个将河蟹养殖区内的野杂鱼引诱进甲鱼养殖区的野杂鱼引诱装置,利用甲鱼有效控制与蟹争夺饲料的野杂鱼,而又不伤及河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河蟹的成活率,并且所饲养甲鱼活力及品质与野生甲鱼相近,价格高,本发明的饲养模式显著提高了蟹塘整体养殖效益。

    一种可选择性捕捉河蟹和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

    公开(公告)号:CN102100216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604716.4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选择性捕捉河蟹与虾类或底栖鱼类的地笼式渔具,其整个笼体分为一个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两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两个蟹独立收集区和两个虾或鱼独立收集区,其中蟹、虾或底栖鱼类引诱区的一端与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的一端连接,每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的另一端与一个蟹独立收集区的一端连接,每一个蟹独立收集区的另一端开设有蟹逃离可捆扎口;每一个蟹独立收集区虾或鱼独立收集区的一端与一个蟹和虾或鱼分离通行区一个侧面连接,另一端开设有虾或鱼逃离可捆扎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捕捞工具难以在不同时节选择性捕捞养殖对象上市的难题,同时避免了传统捕捉工具将蟹、虾、鱼困在一起,虾或鱼被河蟹伤残或残杀的现象。

    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5410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446277.1

    申请日:2015-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蟹成蟹养殖池塘同池异位混养甲鱼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养殖河蟹的河蟹养殖区和养殖甲鱼的甲鱼养殖区,河蟹养殖区和甲鱼养殖区的水能互通,河蟹养殖区和甲鱼养殖区之间通过拦网隔开,拦网上安装有若干个将河蟹养殖区内的野杂鱼引诱进甲鱼养殖区的野杂鱼引诱装置。本发明将河蟹养殖区和甲鱼养殖区之间通过拦网隔开,拦网上安装有若干个将河蟹养殖区内的野杂鱼引诱进甲鱼养殖区的野杂鱼引诱装置,利用甲鱼有效控制与蟹争夺饲料的野杂鱼,而又不伤及河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河蟹的成活率,并且所饲养甲鱼活力及品质与野生甲鱼相近,价格高,本发明的饲养模式显著提高了蟹塘整体养殖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