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微堆用换热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61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13219.2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微堆用换热器,涉及核反应堆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热管微堆用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和设置在换热器壳体内的外套管,外套管的内部插入有热管,且外套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的内直径与热管的外径相匹配,既可支撑热管,也可在外套管和热管间形成介质流道,介质通过该流道与热管换热,提高换热效率,且介质在流道内沿轴向流动换热,可以有效避免管束振动,确保热管安全。同时,冷介质进入换热器壳体后先接触外套管,可以避免冷介质直接冲击热管,防止热管温度迅速降低失效,提高热管可靠性。

    基于概率盒的动力吸振器高维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609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26682.4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概率盒的动力吸振器高维可靠性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动力吸振器设计技术领域,分析方法用于主蒸汽管道的动力吸振器可靠性分析,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动力吸振器的不确定性变量,将不确定性变量建模为非参数概率盒变量;S2、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维的不确定性输入变量进行降维处理;S3、采用主动学习方法训练代理模型,构建降维后的不确定性变量与主蒸汽管道多重动力吸振器安装点的振幅响应之间的映射关系;S4、利用训练完成的代理模型结合区间蒙特卡洛采样计算输出响应,分析得到其对应的失效概率。本发明可以实现在采用多重动力吸振器形式布置时,对高维可靠性分析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种双堆共用反应堆厂房的核能供热堆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8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1198250.7

    申请日:2021-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能供热堆布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堆共用反应堆厂房的核能供热堆布置方法,同两个一体化反应堆本体及包容其的安全壳容纳于同一个反应堆厂房内,除专设安全设施及与反应堆运行直接相关的辅助系统单堆配置以外,其余安全相关及放射性包容的系统尽量共用,从而减少抗震I类反应堆厂房的占地面积和体容量,提高经济性;在保障安全性、可运行性、施工可行性的基本前提下,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和专设安全设施布置大大简化,双堆共用装换料系统和部分辅助、三废和支持系统,相比传统堆型,大大减少了抗震I类核岛厂房的占地面积和体容量,降低了建造成本,具有优越的经济性能。

    空气导流板可调的安全壳冷却系统冷却能力验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32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73166.7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导流板可调的安全壳冷却系统冷却能力验证装置,包括:箱体、供风机构、供水机构以及PIV系统,箱体内设有目标导流板,目标导流板将箱体内腔室分为第一试验腔和第二试验腔,箱体在目标导流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为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箱体侧部具有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的可视侧板;供风机构输出端与第一试验腔连通;供水机构输出端与第二试验腔连通,第一板体位于供水机构一侧且第一板体外部设有加热机构;PIV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器和相机,激光发射器位于第二板体外侧并朝向第一试验腔和第二试验腔发射激光,相机位于可视侧板外侧,并用于拍摄箱体内的图像。上述验证装置可以分析多工况下非能动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

    一种浮动核电站的安全壳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483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610003799.9

    申请日:2016-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浮动核电站的安全壳冷却系统包括:安全壳、设置于所述安全壳外部的包壳,以及在所述包壳和所述安全壳之间构成的冷却腔室,所述冷却系统利用虹吸现象将海水引入所述冷却腔室对所述安全壳进行冷却。本发明以海水作为冷却水,以大气为最终热阱,利用虹吸现象将海水引入冷却腔室对安全壳进行冷却,保证安全壳不超压,维持安全壳的完整性,具有简单和可靠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