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7951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68601.9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08F220/18 , C08F222/06 , C08F8/32 , C10L1/236 , C10L1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18 , C08F8/32 , C08F222/06 , C08F2220/1891 , C08F2800/10 , C08F2800/20 , C08F2810/50 , C10L1/236 , C10L10/14 , C10L2200/0446 , C10L22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降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高碳醇、催化剂、阻聚剂和溶剂,依次加入反应器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经减压蒸馏,再进行碱洗和水洗,得到甲基丙烯酸高碳酯;2)称取甲基丙烯酸高碳酯、马来酸酐、引发剂、溶剂,混合均匀,在氮气保护、一定反应温度下反应,反应后加入芳香胺和催化剂,改变反应温度再反应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减压蒸馏,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甲醇,产生白色沉淀,除去上清液,所得白色沉淀用甲苯进行洗涤,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得的柴油降凝剂不仅能明显降低柴油的冷凝点、改善柴油的低温流动性,且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加剂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620605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35523.2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石墨烯基氮掺杂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水热法得到石墨烯水凝胶,之后高温处理得到石墨烯气凝胶(GAs);接着以间苯二胺(mPD)为碳氮源与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并高温处理得到NPC-GAs。本发明采用水热与高温处理法获得的三维石墨烯基氮掺杂多孔碳NPC-GAs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循环能力,而且碳氮掺杂使表面电荷储存快速反应,缩短了运输路径,是理想的能源材料之一,可用作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925359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532813.4
申请日:2016-07-0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C10M175/00 , C10M175/06 , B01D71/34 , B01D67/00 , B01D61/14 , B01D6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75/0058 , B01D61/145 , B01D61/22 , B01D67/0011 , B01D67/0013 , B01D67/0016 , C10M175/0025 , C10M175/0075 , C10M175/0083 , C10M17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分离再生废润滑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废润滑油加热到40℃进行粗滤处理,之后在真空下脱水,然后再将脱水后的废润滑油加热到40~90℃,最后将加热后的废润滑油进行膜分离,得到再生基础油;所述膜分离所用的膜为石墨烯共混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真空下脱水温度为40~120℃,膜分离操作压力为0.1~1MPa;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且不污染环境,可很好的净化、再生废润滑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解决了传统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所存在的能耗大、高温高压、占地面积大、操作复杂、运行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078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19118.5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不锈钢轧制油泥制备石墨烯?CoFe2O4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对不锈钢轧制油泥预处理得到不锈钢轧制油泥粉;(2)用硫酸溶液浸出不锈钢轧制油泥粉中铁离子和亚铁离子;(3)用H2O2氧化亚铁离子;(4)将步骤(3)氧化后得到的铁盐溶液和CoSO4·7H2O、石墨烯混合,得到前驱体;(5)将前驱体进行水热反应,制备得到石墨烯?CoFe2O4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利用不锈钢轧制工段产生的油泥作为铁源,经水热法制备复合电极材料,有效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避免了其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制备得到的电容器材料成本低且电化学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579759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610181759.3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疏水性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于极性非质子溶剂中,超声处理3‑20h,得到分散液;再将聚偏氟乙烯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于20‑80℃下溶解于分散液中,搅拌3‑48h,之后超声1‑5h得到均匀的铸膜液;铸膜液通过刮膜器刮涂生成初生膜,将初生膜浸入到凝胶浴中0‑3h,再转移到去离子水浴中浸泡2‑8天固化成膜,自然晾干,得到超疏水性聚偏氟乙烯微孔膜;本发明的方法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方法简单,其制备的微孔膜膜表面的水接触角为158±1°,抗压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在石油化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281497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670574.9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nventor: 韩生 , 赵志成 , 薛原 , 蔺华林 , 韩治亚 , 许广文 , 连俊 , 周嘉伟 , 刘平 , 陈达明 , 廉翔 , 陈红艳 , 余焓 , 卢德力 , 蒋继波 , 邱丰 , 于飞 , 李原婷 , 祝俊
IPC: C10L1/12 , C10L1/196 , C10L10/14 , C08F220/18 , C08F22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由纳米材料和二元聚合物降凝剂通过溶剂共混法复合而成。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甲基丙烯酸和多碳醇进行酯化,然后再与马来酸酐共聚,得到二元聚合物降凝剂,最后将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纳米SiO2材料与二元聚合物降凝剂采用溶剂共混法进行复合,得到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本发明的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性能稳定,效果优越,在原有二元聚合物降凝剂的降凝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降凝效果。将其应用于0#柴油中,能使0#柴油的滤点和冷凝点分别降低10‑17℃和24‑35℃,降凝效果优于二元聚合物降凝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281497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70574.9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nventor: 韩生 , 赵志成 , 薛原 , 蔺华林 , 韩治亚 , 许广文 , 连俊 , 周嘉伟 , 刘平 , 陈达明 , 廉翔 , 陈红艳 , 余焓 , 卢德力 , 蒋继波 , 邱丰 , 于飞 , 李原婷 , 祝俊
IPC: C10L1/12 , C10L1/196 , C10L10/14 , C08F220/18 , C08F22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由纳米材料和二元聚合物降凝剂通过溶剂共混法复合而成。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甲基丙烯酸和多碳醇进行酯化,然后再与马来酸酐共聚,得到二元聚合物降凝剂,最后将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纳米SiO2材料与二元聚合物降凝剂采用溶剂共混法进行复合,得到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本发明的纳米复合二元聚合物降凝剂性能稳定,效果优越,在原有二元聚合物降凝剂的降凝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降凝效果。将其应用于0#柴油中,能使0#柴油的滤点和冷凝点分别降低10-17℃和24-35℃,降凝效果优于二元聚合物降凝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01068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27127.0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温流动性的三元复合低醇型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按体积份数计算,该三元复合低醇型生物柴油由5‑30份地沟油生物柴油、5‑30份低碳醇和60‑90份煤直接液化柴油混合而成。本发明通过将地沟油生物柴油、低碳醇和煤直接液化柴油在室温下超声分散15‑20min后,静置4‑5小时,制备得到具有低温流动性的三元复合低醇型生物柴油。本发明的三元复合低醇型生物柴油具有优秀的低温流动性,调配过程简捷高效,绿色环保,无需其它处理就能直接用于柴油机中,相比纯净的地沟油生物柴油,其浊点、冷滤点和倾点分别降低19‑40℃、21‑41℃和24‑53℃,能满足各类柴油机动车在低温下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80069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085357.3
申请日:2016-02-1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nventor: 蔺华林 , 陈红艳 , 韩生 , 黄奇 , 刘凡 , 常兴 , 江新泽 , 艾亚妮 , 薛原 , 李勇 , 付宁 , 余伟平 , 马鹏 , 冯晨其 , 赵志成 , 周嘉伟 , 刘萍 , 许广文
IPC: C01G5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04 , C01P2002/72 , C01P2004/04 , C01P2004/32 , C01P2004/50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存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纳米级的花球状四氧化三钴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首先将醋酸钴与去离子水混合超声15?30min制备醋酸钴分散液,然后用弱酸调分散液的pH;接着加入氨水溶液,混合均匀后,将上述溶液移入水热反应釜中,在100?140℃温度下反应12?16h后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氢氧化钴粉末;最后将得到的氢氧化钴粉末在一定温度下煅烧一定时间即得三维纳米级的花球状的四氧化三钴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靠、成本低廉、环保。得到的四氧化三钴材料具有分级结构、比容量高达679F/g、循环和倍率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665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261239.3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交联分层微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以钼酸钠和硫脲分别为钼源和硫源制备片状二硫化钼,采用直接嫁接的方法使重氮盐生长在片状二硫化钼上,经过重氮盐功能化形成MoS2‑PANI导电聚合物,进一步在偶氮二异丁腈高分子引发剂的作用下加入有机物聚乙烯醇、乙烯基氯化苄、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得到超高交联的更长链状导电聚合物,最后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在FeCl3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傅里德‑克拉夫茨反应得到分层超高交联微孔聚合导电物MoHCPs;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该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和所需设备简单,且反应温度明显降低的优势,原料易得,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