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06052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635523.2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石墨烯基氮掺杂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以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水热法得到石墨烯水凝胶,之后高温处理得到石墨烯气凝胶(GAs);接着以间苯二胺(mPD)为碳氮源与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并高温处理得到NPC‑GAs。本发明采用水热与高温处理法获得的三维石墨烯基氮掺杂多孔碳NPC‑GAs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循环能力,而且碳氮掺杂使表面电荷储存快速反应,缩短了运输路径,是理想的能源材料之一,可用作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963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394026.8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氧化铁/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均匀,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和苯胺进行混合,超声形成稳定均匀的混合液,冰水浴搅拌并逐滴加入用盐酸酸化的过硫酸铵,继续冰水浴搅拌12小时,将得到的墨绿色溶液离心、水洗得到凝胶状的物质,再将其超声分散于盐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超声,最后将其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候,在180℃下水热12小时离心、水洗、冻干,即得到石墨烯/氧化铁/聚苯胺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性强,设备投入少,生产成本低,且所得的石墨烯/氧化铁/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好、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035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727167.2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nventor: 蔺华林 , 刘金宝 , 韩生 , 崔煜 , 王爱民 , 余焓 , 于飞 , 李原婷 , 卢德力 , 蒋继波 , 邱丰 , 祝俊 , 喻宁波 , 陈红艳 , 陈言伟 , 李飞 , 刘益林 , 储磊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正八面体型磷酸铁/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放入超声场里超声,加入氯化亚铁溶液,铁元素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2:12.5,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震荡过程中滴加H2O2,得到分散有氧化石墨烯的铁盐溶液;然后边超声边滴加磷酸盐溶液,反应混合液中Fe:P的摩尔比=1:2~2.5,将反应混合液在超声场中超声,然后将其装入透析袋,将透析完成后的溶液加入反应釜,在150~200℃的烘箱中反应,再将反应产物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正八面体型磷酸铁/氧化石墨烯前驱体。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复合正极材料的振实密度较高,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4741082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132399.3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去除四环素的活化氧化石墨烯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按质量比计算,即纯化的氧化石墨:KOH粉末为1:4的比例,将纯化的氧化石墨和KOH粉末在玛瑙研钵内研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将所得混合粉体装入陶瓷管,然后放入石英管式炉中,在N2保护作用下,控制温度为750℃煅烧2h,然后控制降温速率为30℃/min进行降温,待石英管式炉冷却到室温后,关闭氮气,即得用于去除四环素的活化氧化石墨烯吸附剂。本发明的用于去除四环素的活化氧化石墨烯吸附剂,提高了氧化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和亲水性能,更大幅度提高了其对水溶液中四环素的吸附性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且制备过程中仅采用常规化学试剂,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229163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38179.2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H01G11/86 , H01G11/24 , H01G11/46 , H01G11/32 , H01M4/36 , H01M4/50 , H01M4/52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86 , H01G11/24 , H01G11/32 , H01G11/46 , H01M4/364 , H01M4/50 , H01M4/52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耦合花球状Ni-Mn双金属氧化物三维阶层结构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首先通过冷冻干燥得到石墨烯海绵(GOS);接着将镍源、锰源与石墨烯海绵(GOS)进行水热复合,最后高温煅烧得到石墨烯耦合花球状Ni-Mn双金属氧化物(LGS)。本发明采用水热,冷冻干燥和高温处理法得到的石墨烯耦合花球状Ni-Mn双金属氧化物三维复合材料,不仅热稳定性好、结晶程度高,而且形貌可控性强,是理想的能源材料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22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52357.X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4/60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5815 , H01M4/587 , H01M4/60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镍/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均匀,分别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和苯胺进行混合,超声形成稳定均匀的混合液,冰水浴搅拌并逐滴加入用盐酸酸化的过硫酸铵,继续冰水浴搅拌12小时,将得到的墨绿色溶液离心、水洗得到凝胶状的物质,再将其超声分散于盐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滴加四水醋酸镍水溶液和硫代乙酰胺溶液继续超声至均匀,在180℃下水热12小时,再经过离心、水洗、冻干便得到了硫化镍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旨在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进行改进,从而获得稳定性好,易控制的负极材料,以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6943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45085.6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1/143 , C10L1/10 , C10L1/106 , C10L1/12 , C10L1/1963 , C10L1/1973 , C10L1/2222 , C10L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纳米复合降凝剂由纳米材料和聚合物降凝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复合而成。本发明通过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的蒙脱石纳米材料与聚合物降凝剂以一定质量比,采用熔融共混法进行复合,得到一种纳米复合降凝剂。本发明的纳米复合降凝剂在原有降凝剂的降凝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降凝效果。将其应用于0#柴油中,降凝效果优于市售降凝剂,使其冷滤点和冷凝点分别降低12‑20℃和18‑26℃。
-
公开(公告)号:CN10589588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38479.6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H01M4/36 , H01M4/583 , H01M4/5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52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轧钢油泥制备铁酸钴?石墨烯锂离子电池的方法。本发明包括轧钢油泥预处理、酸浸取Fe2+、浓缩结晶得硫酸亚铁晶体、晶体溶解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复合材料、高温煅烧和组装锂离子电池的步骤。本发明将轧钢油泥回收先制备硫酸亚铁,然后制备铁酸钴?石墨烯锂离子电池,不仅实现了对轧钢废弃油泥的充分回收、合理利用,而且制备的铁酸钴?石墨烯锂离子电池各项性能均比较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64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81747.0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PC: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GO)超声分散均匀,分别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水溶液和苯胺进行混合,超声形成稳定均匀的混合液,冰水浴搅拌并逐滴加入用盐酸酸化的过硫酸铵(APS),继续冰水浴搅拌12小时,将得到的墨绿色溶液离心水洗得到凝胶状物质,再将其超声分散于盐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滴加钛酸四丁脂(TBOT)继续超声,最后将其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在180℃下水热12小时离心、水洗、冻干,即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性强,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比容量以及倍率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稳定性差与倍率性能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035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727167.2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Inventor: 蔺华林 , 刘金宝 , 韩生 , 崔煜 , 王爱民 , 余焓 , 于飞 , 李原婷 , 卢德力 , 蒋继波 , 邱丰 , 祝俊 , 喻宁波 , 陈红艳 , 陈言伟 , 李飞 , 刘益林 , 储磊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B82Y30/00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正八面体型磷酸铁/氧化石墨烯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放入超声场里超声,加入氯化亚铁溶液,铁元素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2:12.5,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震荡过程中滴加H2O2,得到分散有氧化石墨烯的铁盐溶液;然后边超声边滴加磷酸盐溶液,反应混合液中Fe:P的摩尔比=1:2~2.5,将反应混合液在超声场中超声,然后将其装入透析袋,将透析完成后的溶液加入反应釜,在150~200℃的烘箱中反应,再将反应产物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正八面体型磷酸铁/氧化石墨烯前驱体。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复合正极材料的振实密度较高,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优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