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出入口通道接头处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6446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10742538.5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出入口通道接头处的施工方法,包括所述地下车站的主体结构以及位于所述主体结构外围的围护结构,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施作所述围护结构以及主体结构时在两者之间设置预留空间;在所述主体结构与所述出入口通道连接处,向外延伸设置预浇筑通道;凿除所述预浇筑通道接头处的围护结构,施作所述出入口通道,使所述出入口通道的接头与所述预浇筑通道的接头相接通。本发明的优点是,施工步骤简便快速,通过在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之间预留间隙以使地下车站与出入口通道的接头处顺利设置止水带,防止渗漏水现象的发生;且预浇筑通道的接头通过使用特殊的“凹”形构造以避免凿除围护结构时对止水带造成损伤。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出入口通道接头处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6446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42538.5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出入口通道接头处的施工方法,包括所述地下车站的主体结构以及位于所述主体结构外围的围护结构,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施作所述围护结构以及主体结构时在两者之间设置预留空间;在所述主体结构与所述出入口通道连接处,向外延伸设置预浇筑通道;凿除所述预浇筑通道接头处的围护结构,施作所述出入口通道,使所述出入口通道的接头与所述预浇筑通道的接头相接通。本发明的优点是,施工步骤简便快速,通过在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之间预留间隙以使地下车站与出入口通道的接头处顺利设置止水带,防止渗漏水现象的发生;且预浇筑通道的接头通过使用特殊的“凹”型构造以避免凿除围护结构时对止水带造成损伤。

    用于低温环境施工的深基坑预制围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286982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00184.2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深基坑的围护结构的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温环境施工的深基坑预制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主要由预制围护桩挡墙、钢围檩和横向支撑构成,在所述预制围护桩挡墙表面固定安装有钢围檩,所述钢围檩垂直于预制围护桩挡墙设置,所述横向钢支撑固定连接于钢围檩上。本发明的优点是: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工厂化预制件,可避免在负温条件下现场绑扎钢筋、浇筑和养护混凝土,不仅节约了冬季施工措施费用,而且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效,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同时能够确保围护结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用于低温环境施工的深基坑预制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30430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00182.3

    申请日:2011-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深基坑的围护结构的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温环境施工的深基坑预制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首先预制围护桩的桩节,其次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桩位成孔,然后逐段吊放围护桩节并现场连接成整体,构成预制围护桩挡墙;之后进行基坑开挖,同期完成预制围护桩挡墙之间横向支撑的内部结构施工,从而构成所述深基坑预制围护结构。本发明的优点是: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工厂化预制件,可避免在负温条件下现场绑扎钢筋、浇筑和养护混凝土,不仅节约了冬季施工措施费用,而且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工效,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同时能够确保围护结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出入口通道之间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684291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20880362.5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与出入口通道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所述地下车站的主体结构、位于所述主体结构外围的围护结构和出入口通道以及止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预浇筑通道、所述预浇筑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结构构成一体结构,所述预浇筑通道的另一端的接头与所述出入口通道的一端接头相接通,所述止水带的一部分预埋于所述预浇筑通道的接头内,其剩余部分预埋于所述出入口通道的接头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在地下车站与出入口通道的接头处设置止水带,防止渗漏水现象的发生;且预浇筑通道的接头通过使用特殊的“凹”形构造以避免凿除围护结构时对止水带造成损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