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力加载的宽温区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024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748773.8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一种带力加载的宽温区材料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测量系统,包括真空绝热模块,主要由真空腔、多层绝热屏、真空泵组成,用于真空绝热环境的获得和保持,减小测量中的漏热;力加载模块,主要由空压机、气缸、减压器、动密封、力传感器组结构组成,用于不同的力的施加和测量;试件性能测量模块主要由绝热垫块、标准测试杆、测试样品、温度传感器组成,用于温度测量和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计算;冷热源控制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加热棒、液氮冷却单元、低温恒温槽冷却单元、铜编织带,用于提供标准测试杆两端所需的冷热源,可实现标准测试杆两端控温;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实现力加载下宽温区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测量。

    一种带力加载的宽温区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0242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748773.8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一种带力加载的宽温区材料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测量系统,包括真空绝热模块,主要由真空腔、多层绝热屏、真空泵组成,用于真空绝热环境的获得和保持,减小测量中的漏热;力加载模块,主要由空压机、气缸、减压器、动密封、力传感器组结构组成,用于不同的力的施加和测量;试件性能测量模块主要由绝热垫块、标准测试杆、测试样品、温度传感器组成,用于温度测量和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计算;冷热源控制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加热棒、液氮冷却单元、低温恒温槽冷却单元、铜编织带,用于提供标准测试杆两端所需的冷热源,可实现标准测试杆两端控温;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实现力加载下宽温区等效导热系数及接触热阻的测量。

    一种适用于便携式激光设备散热的相变蓄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396692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2454268.6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便携式激光设备散热的相变蓄冷装置,包括:相变容器储有相变介质,且设有透气口以及换热介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相变容器内设有固定柱,固定柱设有若干沿其轴向设置的第一卡槽,相变容器内壁上设有若干第二卡槽;若干蛇形盘管设于相变容器内且依次套设于固定柱,每个蛇形盘管的进口和出口均分别连接于进液口和出液口;若干卡合条上设有若干第三卡槽,每个蛇形盘管均设有至少一个卡合条,卡合条沿蛇形盘管的径向设置且其若干第三卡槽分别将蛇形盘管的每圈管路卡合,卡合条的一端卡接于第一卡槽、另一端卡接于第二卡槽。该装置能够适应相变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减少应力的产生,且相变介质释冷效率高,使得散热效果好。

    一种一维非稳态导热反问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325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697290.5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非稳态导热反问题算法,利用内表面温度变化,反演外表面热流变化。本发明专利通过对时间域从整体到部分进行分割,结合局部目标函数和全局目标函数的迭代求解,确定新的基准热流,最终获得一维非稳态导热反问题的解。本发明中算法,降低了热流反演算法对温度测点位置的要求,降低了热流反演算法对随机噪声的敏感程度,提高了对导热较差温度响应较慢的反演结果精度。通过仿真试验研究,本发明对线性和周期性热流条件和温度变化响应较慢情况均有较好的反演结果,对于测量误差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一种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85834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54844.7

    申请日:2015-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70 F24F11/30 F24F11/84 F24F2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临近空间密封舱的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舱壁换热器,其布置在密封舱的舱壁上,用以获取舱外冷源;蓄冷换热器,其内具有蓄冷工质,其输入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舱壁换热器的输出端,其输入端或输出端处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旁通管路,其通过液体管路并联在所述蓄冷换热器两端,其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气液换热器,其用以和舱内换热,其输入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蓄冷换热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通过液体管路连接所述舱壁换热器的输入端;以及采集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本发明能够满足临近空间密封舱载人飞行在上升、停留、下降过程中的温度需要,解决外界环境变化距离对舱内温度影响的问题。

    太阳电池翼热结构耦合集成仿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74799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8001915.6

    申请日:2012-06-18

    Inventor: 李鹏 包轶颖

    Abstract: 本发明的太阳电池翼热结构耦合集成仿真分析方法基于有限元网格划分,采用有限控制容积法和有限元方法分别建立太阳电池翼在轨热分析模型和结构热变形分析的力学模型。热分析模型网格划分的相对稀疏,控制模型单元规模,使热分析计算得以实现,力学模型网格划分的较为细密,以满足热变形分析的计算精度。基于统一的有限元网格划分方法,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将热分析模型得到的温度结果作为载荷输入顺畅地映射到结构模型中,使分析模型和结构分析模型能够有机结合。

    一种喷雾气化自动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172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010355835.4

    申请日:2020-04-29

    Abstract: 一种喷雾气化自动冷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冷却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冷却系统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储液罐、减压阀、流量调节阀、分路器、雾化喷嘴,所述热沉一侧与所述雾化喷嘴相对设置,所述热沉另一侧与发热光电元件连接;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控制器;本发明使用常压下饱和温度低于室温的制冷剂,且该制冷剂的气化潜热较大,能够满足便携式高热流的大功率激光设备、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

    载人月球车热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55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131619.0

    申请日:2022-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人月球车热控系统及方法,热控系统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一散热板内设有第一传热工质;第二散热板,展收驱动机构控制第二散热板与第一散热板之间处于展开状态或收拢状态;第一传热模块,第一传热模块设于第一散热板内;第二传热模块,第二传热模块设于第二散热板上;传热连接机构,第一传热模块与第二传热模块之间通过传热连接机构连接构成闭合传热回路。本发明提供的载人月球车热控系统,集成度高,将相变蓄热、闭合传热回路传热、辐射散热、散热面防尘等多项功能集于一体,实现了相变装置和载人月球车的集成设计,简化了载人月球车舱内设备的安装和布局,提高了发热设备到第一传热工质的传热效率。

    一种运载火箭发动机喷流热辐射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97239.6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一种运载火箭发动机喷流热辐射分析方法,包括:建立包含坐标原点和坐标方向的当地坐标系,基于所述当地坐标系进行面网格划分和体网格划分;基于光谱吸收系数数据库和输入的流场参数计算获取所述体网格中各节点的气体光谱吸收系数;基于固体颗粒的光谱散射因子、光谱吸收因子和固体颗粒直径计算光谱散射截面和光谱吸收截面,结合固体颗粒数密度计算固体颗粒的光谱吸收系数与光谱散射系数;基于所述气体光谱吸收系数和所述固体颗粒光谱吸收系数与光谱散射系数,采用反向蒙特卡罗法模拟计算出喷流热辐射密度。通过面网格划分、体网格划分,并通过后台自动调用气体辐射特性计算、颗粒辐射特性计算和发动机热辐射计算程序,完成发动机辐射特性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