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式一体化发动机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9004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80328.4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的蜂窝式一体化发动机舱结构包括上端框、壁板、腹板、下端框、承力梁、防热板、防热梁、支承梁和支承块;承力梁置于上端框内,承力梁与上端框固连;防热梁置于下端框内,防热梁与下端框固连;在承力梁与防热梁之间采用可拆装方式安装腹板;支承梁与支承块连接后设置在上端框与下端框之间;防热板与下端框和所述防热梁固连;壁板与上端框和下端框连接。本发明提出框架+腹板结构,实现一体化传力,既用作火箭上升段传力也用作返回段传力,传力效率大大提升,降低了机架的高度,压缩了火箭的尺寸,为其他系统布局和火箭性能提升做出贡献;同时壁板和腹板均可拆装,提升了发动机、伺服机构等设备的地面操作维护和火箭返回后维护的便利性。

    一种压力和流量协同调控的推进剂液体获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170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90488.7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和流量协同调控的推进剂液体获取装置,包括:流动通道;第一密封槽和第五密封槽,分别设在流动通道的最左端和最右端;第二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流动通道的两侧壁面上;一级筛网,连接在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二级筛网,连接在第二密封槽和第三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三级筛网,连接在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四级筛网,连接在第四密封槽和第五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用来引流推进剂液体的盖板,设在流动通道上方;流出管道,设在流动通道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了推进剂液体获取装置的液体出流流量等优点。

    蜂窝式一体化发动机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90045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1280328.4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的蜂窝式一体化发动机舱结构包括上端框、壁板、腹板、下端框、承力梁、防热板、防热梁、支承梁和支承块;承力梁置于上端框内,承力梁与上端框固连;防热梁置于下端框内,防热梁与下端框固连;在承力梁与防热梁之间采用可拆装方式安装腹板;支承梁与支承块连接后设置在上端框与下端框之间;防热板与下端框和所述防热梁固连;壁板与上端框和下端框连接。本发明提出框架+腹板结构,实现一体化传力,既用作火箭上升段传力也用作返回段传力,传力效率大大提升,降低了机架的高度,压缩了火箭的尺寸,为其他系统布局和火箭性能提升做出贡献;同时壁板和腹板均可拆装,提升了发动机、伺服机构等设备的地面操作维护和火箭返回后维护的便利性。

    适用于复杂过载的低温推进剂在轨管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3581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17045.6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过载的低温推进剂在轨管理装置,涉及一种推进剂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贮箱、第二贮箱、网幕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蓄留器与防晃荡装置、进/排气管道与阀组、蓄液腔、供液通道;所述第一贮箱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贮箱;所述网幕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对称布置于所述第一贮箱内部,与所述蓄液腔连接;所述蓄留器和防晃荡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贮箱底部;所述进/排气管道与阀组与所述第一贮箱和所述第二贮箱连接;所述蓄液腔位于所述第一贮箱的底部;所述供液通道设置于所述蓄液腔下方;具有稳定性强、供液效率高、能自修复等显著优点,适用于变重力加速度、多次启动以及长期微重力条件下的推进剂贮存、管理与使用。

    一种电磁铁吸力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6854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82606.9

    申请日:2016-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5/00 G01R33/12

    Abstract: 一种电磁铁吸力测量系统,包括衔铁、配套工装、导向杆、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和便携计算机,导向杆与衔铁通过配套工装连接,沿被测电磁铁轴向滑动,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固接于导向杆上,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加速度和位移信息通过数据采集卡反馈给便携计算机,便携计算机根据加速度和位移信息得到位移‑吸力曲线。本发明用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衔铁在吸合过程中的加速度和位移,与电磁铁实际工作过程相同,测量精度高。

    一种压力和流量协同调控的推进剂液体获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17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0990488.7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和流量协同调控的推进剂液体获取装置,包括:流动通道;第一密封槽和第五密封槽,分别设在流动通道的最左端和最右端;第二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流动通道的两侧壁面上;一级筛网,连接在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二级筛网,连接在第二密封槽和第三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三级筛网,连接在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四级筛网,连接在第四密封槽和第五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用来引流推进剂液体的盖板,设在流动通道上方;流出管道,设在流动通道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了推进剂液体获取装置的液体出流流量等优点。

    运载火箭气动热再利用的补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9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471464.X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载火箭气动热再利用的补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贮箱,通过输送管连通至火箭发动机;增压管路,两端分别连通外部增压装置和贮箱,且增压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单元,向贮箱内输送增压气体;换热装置,用于接收火箭尾段的气动热,将发动机输入的液体推进剂气化为推进剂气体,并输出至贮箱;气体补压管上设有第二控制单元;气体暂存回路单元,连通于气体补压管,且气体暂存回路单元上设有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气体补压管内的推进剂气体进行暂存;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的开启或关闭;由此改善火箭飞行后期气枕大,贮箱增压用气量大,自生增压气体基本为定流量不可调等问题。

    适用于复杂过载的低温推进剂在轨管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3581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317045.6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过载的低温推进剂在轨管理装置,涉及一种推进剂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贮箱、第二贮箱、网幕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蓄留器与防晃荡装置、进/排气管道与阀组、蓄液腔、供液通道;所述第一贮箱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贮箱;所述网幕通道式液体获取装置对称布置于所述第一贮箱内部,与所述蓄液腔连接;所述蓄留器和防晃荡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贮箱底部;所述进/排气管道与阀组与所述第一贮箱和所述第二贮箱连接;所述蓄液腔位于所述第一贮箱的底部;所述供液通道设置于所述蓄液腔下方;具有稳定性强、供液效率高、能自修复等显著优点,适用于变重力加速度、多次启动以及长期微重力条件下的推进剂贮存、管理与使用。

    压力和流量协同调控的推进剂液体获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092343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031626.7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和流量协同调控的推进剂液体获取装置,包括:流动通道;第一密封槽和第五密封槽,分别设在流动通道的最左端和最右端;第二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流动通道的两侧壁面上;一级筛网,连接在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二级筛网,连接在第二密封槽和第三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三级筛网,连接在第三密封槽和第四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四级筛网,连接在第四密封槽和第五密封槽之间的流动通道的上底面;用来引流推进剂液体的盖板,设在流动通道上方;流出管道,设在流动通道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推进剂液体获取装置的液体出流流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