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2992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80077945.6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够减少无法识别设置有送风设备的空间内的人的区域、实现将存在于该空间内的更宽范围的人考虑在内的送风设备的控制的送风设备以及送风系统。因此,送风设备中具备:第一传感器,用于探测第一人探测范围内的人的位置;接收单元,接收从传感器搭载设备的发送单元发送的由第二传感器得到的探测结果,其中该传感器搭载设备具有用于探测第二人探测范围内的人的位置的第二传感器和发送由第二传感器得到的探测结果的发送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在第一传感器未探测到在第一人探测范围内的人、并且第二传感器探测到在第二人探测范围内的人的情况下进行送风控制,以使排气的方向对着第一人探测范围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742992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580077945.6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F24F11/79 , F24F11/64 , F24F120/12
Abstract: 提供能够减少无法识别设置有送风设备的空间内的人的区域、实现将存在于该空间内的更宽范围的人考虑在内的送风设备的控制的送风设备以及送风系统。因此,送风设备中具备:第一传感器,用于探测第一人探测范围内的人的位置;接收单元,接收从传感器搭载设备的发送单元发送的由第二传感器得到的探测结果,其中该传感器搭载设备具有用于探测第二人探测范围内的人的位置的第二传感器和发送由第二传感器得到的探测结果的发送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在第一传感器未探测到在第一人探测范围内的人、并且第二传感器探测到在第二人探测范围内的人的情况下进行送风控制,以使排气的方向对着第一人探测范围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971603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680088608.1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7/007
Abstract: 提供一种换气系统,其在成为室内可能产生污染的状况的情况下,能够一边抑制室内空气的污染度因室外空气的污染而上升,一边迅速地排除室内空气的污染。因此,具备:供气部件,所述供气部件从室外向室内供气;排气部件,所述排气部件从室内向室外排气;室内传感器,所述室内传感器检测室内污染影响因素,所述室内污染影响因素影响室内的空气的污染度;室外污染度获取部件,所述室外污染度获取部件获取室外污染度,所述室外污染度是室外的空气的污染度;及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供气部件的供气量和排气部件的排气量。供气部件的供气量与排气部件的排气量能够相互独立地变化。而且,供气部件的供气量及排气部件的排气量根据与室外污染度及供气部件的供气量对应的从室外向室内的污染流入对室内的空气的污染度的影响和室内污染影响因素对室内的空气的污染度的影响而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636396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80080460.2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11/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89 , F24F7/06 , F24F11/0001 , F24F11/30 , F24F11/755 , F24F2110/00
Abstract: 空气调和系统(1)具备设置于建筑物(10)内的空气调节装置(20A、20B)、换气装置(30A、30B)、传感器群(40)、操作终端(50)以及控制器(60)。控制器(60)进行空气调节装置(20A、20B)及换气装置(30A、30B)的运转的控制及监视。另外,控制器(60)控制成在空气调节装置(20A、20B)的维护运转时使换气装置(30A、30B)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3623924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310369364.2
申请日:2013-08-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降低压力损失、实现装置小型化的放电装置以及空调机。放电装置具有低电位侧的对电极、高电位侧的线状体放电电极、下部框、右中间框和左中间框。对电极利用一块导电性板状体一体地形成了多个平板部、第1连接部和第2连接部。多个平板部大致平行地排列,呈长条形且是平板形状。第1连接部将平板部的长度形状的一方端部相互连接。第2连接部将平板部的另一方端部相互连接。放电电极在平板部之间沿长度方向配置,电位比对电极高。下部框在对电极和放电电极的下方支承对电极,由绝缘材料构成。中间框由绝缘材料构成,从上方覆盖对电极的连接部。左中间框由绝缘材料构成,从上方覆盖对电极的连接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380552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68215.1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T1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场及放电产生装置具备上部框架(1)、下部框架(8)、放电电极(2)、对电极(7)。在上部框架(1)形成用于将外部的空气向内部获取的开口(1a)。在下部框架(8)形成用于将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开口(8a)。放电电极(2)呈板状,相对于上部框架(1)的开口面以及下部框架(8)的开口面被垂直地配置。对电极(7)具有呈板状的电极部(7a)。电极部(7a)相对于上部框架(1)的开口面以及下部框架(8)的开口面被倾斜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00881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80074176.5
申请日:2013-08-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7/002 , F04D17/10 , F04D29/281 , F04D29/462 , F24F1/0011 , F24F11/77 , F24F11/79 , Y02B30/746 , F24F11/30 , F24F212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产生模拟自然界的气流的送风机和空气调节机。送风机和空气调节机具备:风扇,其产生风;一对上下风向板,其在所述风扇的近前侧被左右分割,将所述风扇产生的风上下分开;以及控制部,其改变所述风扇的转速并且分别驱动所述一对上下风向板。送风机和空气调节机具备该结构,由此能够产生模拟自然界的气流。
-
公开(公告)号:CN103380552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80068215.1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T1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场及放电产生装置具备上部框架(1)、下部框架(8)、放电电极(2)、对电极(7)。在上部框架(1)形成用于将外部的空气向内部获取的开口(1a)。在下部框架(8)形成用于将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开口(8a)。放电电极(2)呈板状,相对于上部框架(1)的开口面以及下部框架(8)的开口面被垂直地配置。对电极(7)具有呈板状的电极部(7a)。电极部(7a)相对于上部框架(1)的开口面以及下部框架(8)的开口面被倾斜地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291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80083756.9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1/0057 , F24F11/89 , F24F11/77 , F24F120/10
Abstract: 提供能够以简洁的结构高效地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具有温度差的温度分布,能够一边维持人的温热舒适性以及气流舒适性,一边支援人的工作效率提高的空气调节装置。因此,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热交换器,设置于形成有吸入口以及吹出口的框体的内部,与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生成调节空气;送风构造,设置于框体,生成从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从吹出口吹出调节空气的气流,并且能够变更从吹出口吹出的调节空气的风向;人检测单元,检测预先设定的检测范围内的人;工作状态检测单元,检测人的工作状态;以及控制单元,根据人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以及工作状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送风构造,在人处于工作中的情况下朝向该人的上部以第1风速送风,并且朝向该人的下部以与第1风速不同的第2风速送风。
-
公开(公告)号:CN10979099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80089126.8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不受使用者的身高左右地根据使用者的年龄层适当地吹送调节空气的空调装置。因此,在空调装置中,具备:送风机构,其设置于框体,生成从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从吹出口吹出调节空气的空气流,并且能够变更从吹出口吹出的调节空气的风向;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预先设定的检测范围内的表面温度;以及控制装置,其根据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送风机构,在根据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出的表面温度的分布确定了人体的情况下,将调节空气的风向设定为人体的方向,并将调节空气的风向保持在人体的方向,直到人体的表面温度达到基准温度为止。基准温度根据人体的表面温度的变化量而设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