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609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80099194.3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7/007
Abstract: 换气系统(10)具备:供气流路(110),其是将屋外与室内(101)连接的流路;排气流路(120),其是将室内(101)与屋外连接的流路;供气送风机(11),其设置于供气流路(110),并产生向室内(101)供给的空气流;排气送风机(12),其设置于排气流路(120),并产生向屋外排出的空气流;以及控制装置(16),其控制供气送风机(11)以及排气送风机(12)的运转。控制装置(16)在选择了对室内(101)进行除湿的模式亦即除湿模式的情况下,控制供气送风机(11)以及排气送风机(12)的至少一方而使室内为负压。
-
公开(公告)号:CN10971603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680088608.1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7/007
Abstract: 提供一种换气系统,其在成为室内可能产生污染的状况的情况下,能够一边抑制室内空气的污染度因室外空气的污染而上升,一边迅速地排除室内空气的污染。因此,具备:供气部件,所述供气部件从室外向室内供气;排气部件,所述排气部件从室内向室外排气;室内传感器,所述室内传感器检测室内污染影响因素,所述室内污染影响因素影响室内的空气的污染度;室外污染度获取部件,所述室外污染度获取部件获取室外污染度,所述室外污染度是室外的空气的污染度;及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供气部件的供气量和排气部件的排气量。供气部件的供气量与排气部件的排气量能够相互独立地变化。而且,供气部件的供气量及排气部件的排气量根据与室外污染度及供气部件的供气量对应的从室外向室内的污染流入对室内的空气的污染度的影响和室内污染影响因素对室内的空气的污染度的影响而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451782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480041876.9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9/014 , A61L2209/11 , A61L2209/14 , B01D53/02 , B01D53/75 , B01D53/8687 , B01D2253/1085 , B01D2253/1124 , B01D2255/1021 , B01D2255/2073 , B01D2257/306 , B01D2257/406 , B01D2257/702 , B01D2257/90 , B01D2258/06 , B01D2259/4508 , B01J20/06 , B01J20/18 , B01J23/34
Abstract: 除臭装置(A)具备:主体外壳(C),所述主体外壳具有向着外部开口的吸入口(11)和吹出口(42),形成有从该吸入口(11)与该吹出口(42)连通的通风路(R);送风风扇(44),所述送风风扇内置于主体外壳(C),向从吸入口(11)到吹出口(42)的通风路(R)导入室内空气;除臭单元(62),所述除臭单元被设置在通风路(R)的中间,被导入的空气能够通过除臭单元;加热单元(63),所述加热单元被与除臭单元(62)的至少一部分区域相对地设置,在200℃以下对除臭单元(62)进行加热;以及控制单元(47),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送风风扇(44)和加热单元(63)的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636396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80080460.2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11/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89 , F24F7/06 , F24F11/0001 , F24F11/30 , F24F11/755 , F24F2110/00
Abstract: 空气调和系统(1)具备设置于建筑物(10)内的空气调节装置(20A、20B)、换气装置(30A、30B)、传感器群(40)、操作终端(50)以及控制器(60)。控制器(60)进行空气调节装置(20A、20B)及换气装置(30A、30B)的运转的控制及监视。另外,控制器(60)控制成在空气调节装置(20A、20B)的维护运转时使换气装置(30A、30B)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4840151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293900.4
申请日:2011-02-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IPC: A47L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625 , A47L9/0081 , A47L9/16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效地离心分离尘土,将尘土不会再次飞散地捕集起来且低噪声的旋风分离装置和电动吸尘器。为此,在一级旋风分离器部(10)中,一级回旋室(12)使自一级流入口(11)吸入的含尘空气回旋,从而从含尘空气中分离第1尘土和第2尘土,将第1尘土和第2尘土分别捕集到零级集尘箱(114)和一级集尘箱(14)中,所述零级集尘箱(114)设置在一级回旋室(12)的侧面,与设于一级回旋室(12)的侧壁的零级开口部(113)相连通,所述一级集尘箱(14)设置在一级回旋室(12)的下方。在二级旋风分离器部(20)中,比一级排出口(15)的开口面积小的二级流入口(21)吸入自一级排出口(15)排出的空气,二级回旋室(22)使该第1空气回旋,从而从第1空气中分离出比第1尘土微细的第2尘土,将该第2尘土捕集到设置在二级回旋室(22)的下方的二级集尘箱(24)中。这种结构的旋风分离装置将零级集尘箱(114)形成为覆盖二级旋风分离器部(20)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458255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3027.2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A47L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65 , A47L9/16 , A47L9/1683 , B01D45/12 , B01D45/16 , B04C3/06 , B04C5/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灰尘的分离性能而不使装置大型化,并且能够抑制收集到集尘室中的尘埃的倒流的旋风分离装置。因此,在旋风分离装置中,具有:使含尘空气在内部沿着侧壁回旋,从含尘空气中分离灰尘的回旋室(20);经由形成于所述回旋室(20)的所述侧壁的第一开口部(28)与所述回旋室(20)的内部连通的第一集尘室(31);经由与所述回旋室(20)的所述第一开口部(28)相比形成在下流侧的第二开口部(29)与所述回旋室(20)的内部连通的第二集尘室(32);与用于排出所述回旋室(20)内的空气的排出口(34)连通的排出管(3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部(28)的上流侧,使含尘空气向所述回旋室(20)的内部流入的多个流入口(21、25)。
-
公开(公告)号:CN10274075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80008194.4
申请日:2011-02-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IPC: A47L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1625 , A47L9/0081 , A47L9/16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高效地离心分离尘土,将尘土不会再次飞散地捕集起来且低噪声的旋风分离装置和电动吸尘器。为此,在一级旋风分离器部(10)中,一级回旋室(12)使自一级流入口(11)吸入的含尘空气回旋,从而从含尘空气中分离第1尘土和第2尘土,将第1尘土和第2尘土分别捕集到零级集尘箱(114)和一级集尘箱(14)中,所述零级集尘箱(114)设置在一级回旋室(12)的侧面,与设于一级回旋室(12)的侧壁的零级开口部(113)相连通,所述一级集尘箱(14)设置在一级回旋室(12)的下方。在二级旋风分离器部(20)中,比一级排出口(15)的开口面积小的二级流入口(21)吸入自一级排出口(15)排出的空气,二级回旋室(22)使该第1空气回旋,从而从第1空气中分离出比第1尘土微细的第2尘土,将该第2尘土捕集到设置在二级回旋室(22)的下方的二级集尘箱(24)中。这种结构的旋风分离装置将零级集尘箱(114)形成为覆盖二级旋风分离器部(20)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179806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80102540.9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4F7/007 , F24F11/77 , F24F110/52 , F24F7/08
Abstract: 提供能够根据室外空气的污染度高效地抑制室外的污染流入室内,并能够确保室内的人的舒适性的换气装置。因此,换气装置具有供气部和排气部、对供气量进行变更的供气量变更部、对排气量进行变更的排气量变更部、对向室内供给的空气进行净化的空气净化部、从外部的数据源取得包含与外部空气的污染度有关的信息的外部空气环境数据的数据取得部、以及对供气量变更部和排气量变更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控制部根据外部空气环境数据,在外部空气的污染度与预先设定的基准相比增加的情况下,从第1控制切换为第2控制并执行第2控制,在第1控制中,使供气量成为第1供气量,并且使排气量成为第1排气量,在第2控制中,使供气量成为第2供气量,并且使排气量成为第2排气量。第2供气量相对于第1供气量的增加量比第2排气量相对于第1排气量的增加量大。
-
公开(公告)号:CN10742992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580077945.6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IPC: F24F11/79 , F24F11/64 , F24F120/12
Abstract: 提供能够减少无法识别设置有送风设备的空间内的人的区域、实现将存在于该空间内的更宽范围的人考虑在内的送风设备的控制的送风设备以及送风系统。因此,送风设备中具备:第一传感器,用于探测第一人探测范围内的人的位置;接收单元,接收从传感器搭载设备的发送单元发送的由第二传感器得到的探测结果,其中该传感器搭载设备具有用于探测第二人探测范围内的人的位置的第二传感器和发送由第二传感器得到的探测结果的发送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在第一传感器未探测到在第一人探测范围内的人、并且第二传感器探测到在第二人探测范围内的人的情况下进行送风控制,以使排气的方向对着第一人探测范围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1012162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780072110.0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加热烹调器(20)具备:送出空气的送风机、吹出利用送风机送出的空气的吹出口(25)、及限制从吹出口(25)吹出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并生成向上方引导由于烹调对象物的加热而产生的排气对象的气流的气流生成部(24)。气流生成部(24)具有在吹出口(25)的长度方向上排列配置的第一整流部(241)及第二整流部(242)。由第一整流部(241)及第二整流部(242)中的流入的空气的压力较大的整流部导致的压力损失大于由另一个整流部导致的压力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