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用容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5959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02130188.3

    申请日:2002-08-23

    Abstract: 现有烹调用容器的问题在于:由于采用了用于获得脱模性的含氟树脂的涂层,因此,虽然能确保获得脱模性,但是,由于含氟树脂的硬度不高,因此非常易于出现损伤,并无法防止损伤的出现。在本发明中,在以容器状使金属原材料成型的烹调用容器的内表面形成了陶瓷覆膜,在该陶瓷覆膜中混入硅或硅油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含有这两种材料,以便实现脱模性和表面硬度的并存。

    烹调用容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59269A

    公开(公告)日:2003-12-03

    申请号:CN02130188.3

    申请日:2002-08-23

    Abstract: 现有烹调用容器的问题在于:由于采用了用于获得脱模性的含氟树脂的涂层,因此,虽然能确保获得脱模性,但是,由于含氟树脂的硬度不高,因此非常易于出现损伤,并无法防止损伤的出现。在本发明中,在以容器状使金属原材料成型的烹调用容器的内表面形成了陶瓷覆膜,在该陶瓷覆膜中混入硅或硅油中的至少一种材料,或含有这两种材料,以便实现脱模性和表面硬度的并存。

    电饭锅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35383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680061478.2

    申请日:2016-08-18

    Abstract: 电饭锅具备:内锅(5),所述内锅收容米且上表面开口,加热机构(7),所述加热机构对内锅进行加热;电饭锅主体(1),所述电饭锅主体具有收容内锅的内锅收容部(1a);盖体(32),所述盖体具有将电饭锅主体的上方覆盖的外盖(31)及拆装自如地装配于外盖的下表面侧的内盖(32),内盖由能够分离的上板体(32B)及下板体(32A)构成,并具有由上板体及下板体围成的空间部(320),下板体具有在盖体关闭时朝向内锅的开口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40),在突出部的侧壁(340A)具备将在米的蒸煮中因加热机构而在内锅内产生的饭米汤和蒸汽向空间部导入的导入孔(328)。

    电饭煲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46768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180030632.7

    申请日:2011-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J27/004 A47J2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在打开盖体时手指被夹入所形成的间隙的电饭煲。包括电饭煲本体(2)、和利用设于电饭煲本体(2)的铰接部(4)转动自如地安装于电饭煲本体(2)的盖体(3),盖体(3)具有在盖体(3)开放时覆盖着铰接部(4)的外装面(21)地移动的外装部(30),将电饭煲本体(2)的铰接部(4)的外装面(21)形成为,接近并沿着盖体(3)的外装部(30)的移动轨迹(L)的呈圆弧状鼓起的形状。

    加热烹调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23636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0980132245.7

    申请日:2009-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J2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稳定地冷凝内锅内部在煮饭等工序中产生的蒸汽的加热烹调器。为了通过冷凝化作用回收蒸汽,其中,上述蒸汽是从收容于加热烹调器主体(1)内部的内锅(2)、在通过加热源执行规定的工序期间产生的,具有:箱(21),该箱贮存规定量以上的容积和水位的水;管道(7),该管道从内锅(2)内部空间连通至箱(21),并作为蒸汽的排出路径;该加热烹调器按照以下方式设置:将用于从该管道(7)排出蒸汽的连通管(26)以一定以上的深度(H)浸没在贮存在水箱(21)内的规定水位的水中。

    电饭煲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83101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80033347.4

    申请日:2014-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J27/004 A47J27/002

    Abstract: 一种电饭煲,具备:主体(1),其具备在上部具有开口部(6a)的内壳(6);内胆(7),其具有载置于内壳(6)的开口部(6a)的周缘部的凸缘(7a),并取放自如地收纳于内壳(6);环状的弹性部件(20),其具有绝热性,并以与内胆7的凸缘(7a)的下表面抵接的方式配置于内壳(6)的开口部(6a)的周缘部;以及保持环(21),其保持弹性部件(20),弹性部件(20)具备与内胆7的凸缘(7a)的下表面抵接的环状的基部(20a)和从该环状的基部(20a)遍及整周地向外伸出的伸出部(20b),伸出部(20b)遍及整周地夹在保持环(21)和内壳(6)之间并被固定。

    电饭煲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8310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80033347.4

    申请日:2014-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J27/004 A47J27/002

    Abstract: 一种电饭煲,具备:主体(1),其具备在上部具有开口部(6a)的内壳(6);内胆(7),其具有载置于内壳(6)的开口部(6a)的周缘部的凸缘(7a),并取放自如地收纳于内壳(6);环状的弹性部件(20),其具有绝热性,并以与内胆7的凸缘(7a)的下表面抵接的方式配置于内壳(6)的开口部(6a)的周缘部;以及保持环(21),其保持弹性部件(20),弹性部件(20)具备与内胆7的凸缘(7a)的下表面抵接的环状的基部(20a)和从该环状的基部(20a)遍及整周地向外伸出的伸出部(20b),伸出部(20b)遍及整周地夹在保持环(21)和内壳(6)之间并被固定。

    电饭煲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86383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80140862.1

    申请日:2009-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J36/38 A47J27/004

    Abstract: 一种防止冷却水逆流、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电饭煲。在电饭煲主体(1)的前表面拆卸自如地安装有贮存用于使煮饭动作中产生的蒸汽冷凝成水的冷却水的蒸汽处理箱(10),在转动自如地设于电饭煲主体的盖体(3)上配设有在盖体封闭电饭煲主体时使电饭煲主体内与蒸汽处理箱连通的蒸汽导管(7),在蒸汽处理箱的上盖(12)上设有使外部空气与箱内部连通的多个通气孔(12a)和使蒸汽导管与箱内部连通的连通管(15),在连通管的一侧面上设有通孔(19),该通孔位于比冷却水的规定水位靠上方的位置,该通孔贯通连通管和蒸汽处理箱的上部空间,在连通管的一侧面上设有止回阀(20),该止回阀在电饭煲主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时封闭该通孔,在电饭煲主体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时打开该通孔。

    烧饭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48444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209094.2

    申请日:2009-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使加热烹调器整体大型化就能够增大水槽容量并使蒸气稳定地冷凝的加热烹调器。具有:收纳被加热物的内锅(11);将从内锅(11)内产生的蒸气向内锅(11)外引导的蒸气导管(53);对由蒸气导管(53)引导的蒸气进行回收、冷凝并保存的水槽(20);装卸自如地设置内锅(11)及水槽(20)的下部框体(10);以及,将蒸气导管(53)设置在内部且开闭自如地覆盖下部框体(10)的上面的上部盖(50);所述加热烹调器使水槽(20)的与内锅(11)的侧面相对的相对面(22)形成为沿内锅(11)的外周形状的凹部。

    电饭锅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97258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80081976.3

    申请日:2016-10-18

    Abstract: 电饭锅(100A)具备:收容内胆(30)的主体(10);开闭自如地设置于主体的盖体(20);安装于盖体下表面并具有米汤积存空间(61a)的内盖(40A)。内盖具备安装于盖体下表面的第一内盖(50A)和安装于第一内盖下表面的第二内盖(60A),第一内盖具备卡固第二内盖的第一卡固片(54),第一卡固片在第二内盖未安装于第一内盖的状态下,位于与盖体发生干涉的位置,而在第二内盖安装于第一内盖的状态下,位于不与盖体发生干涉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