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6905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880091436.2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9/06
Abstract: 发热部件冷却流路和轴承冷却流路通过将流路盖安装于后支架兼冷却器的转子部一侧的方式构成,所述轴承冷却流路是沿着转轴的周向的圆弧状的流路,并且所述轴承冷却流路配置成所述转轴的轴向上的所述轴承冷却流路的配置区域与所述转轴的轴向上的后轴承的配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发热部件冷却流路配置成从所述转轴的轴向观察时与所述发热部件的配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定子铁芯通过所述后支架兼冷却器而与所述发热部件冷却流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14108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034852.2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9/06 , H02K9/19 , H02K9/22 , H02K5/20 , H02K11/33 , H02K11/30 , H02K11/21 , H02K11/02 , H02K5/10 , H02K5/24 , H02M1/44 , H02M1/12 , H02M7/5387 , H05K7/14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在旋转电机的轴向大型化并能够有效冷却供电单元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主体(1)和供电单元(2)固定为一体,构成供电单元(2)的金属外框(26)的旋转电机主体(1)侧设置有制冷剂通路(57)。制冷剂通路(57)与控制提供给旋转电机主体(1)的功率的控制部件配置于旋转电机主体(1)的轴向的同一平面上,同时制冷剂通路(57)配置于比控制部件更靠旋转电机主体(1)的径向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118690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80091436.2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9/06
Abstract: 发热部件冷却流路和轴承冷却流路通过将流路盖安装于后支架兼冷却器的转子部一侧的方式构成,所述轴承冷却流路是沿着转轴的周向的圆弧状的流路,并且所述轴承冷却流路配置成所述转轴的轴向上的所述轴承冷却流路的配置区域与所述转轴的轴向上的后轴承的配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发热部件冷却流路配置成从所述转轴的轴向观察时与所述发热部件的配置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定子铁芯通过所述后支架兼冷却器而与所述发热部件冷却流路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64021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1497513.4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无需在控制模块的中央部设置用于装入刷握的孔,能减小控制模块的径向尺寸。在包括驱动部(29)和逆变器装配件(30)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1)中,对电刷(16a)进行保持的刷握(16)能装拆地安装于所述逆变器装配件(30)的后方支架(5)一侧和所述后方支架(5)的所述逆变器装配件(30)一侧中的任一方。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690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180072726.0
申请日:2011-08-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33 , H02K3/522 , H02K5/10 , H02K5/141 , H02K5/225 , H02K11/046 , H02K15/0006 , H02K15/02 , H02K15/14 , H02K19/365 , H02K29/12 , Y10T29/49009
Abstract: 一种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控制部组装体(A)位于最后侧,电刷部组装体(C)位于最前侧,电源部组装体(B)位于控制部组装体与电刷部组装体之间,控制部组装体、电刷部组装体及电源部组装体组装于后支架(5),并构成后支架、控制部组装体、电源部组装体及电刷部组装体形成一体化后的后侧半成品组装体(D),该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是通过将由旋转电机主体(1)和前支架(4)构成的前侧半成品组装体(E)和后侧半成品组装体(D)组装在一起而构成的,设有从控制部组装体的后侧端面到电刷的一系列电刷限制销插通孔(24),不会因电刷从刷握朝转轴一侧突出而对组装作业产生阻碍,提高了组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41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0034852.2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K9/06 , H02K9/19 , H02K9/22 , H02K5/20 , H02K11/33 , H02K11/30 , H02K11/21 , H02K11/02 , H02K5/10 , H02K5/24 , H02M1/44 , H02M1/12 , H02M7/5387 , H05K7/14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在旋转电机的轴向大型化并能够有效冷却供电单元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主体(1)和供电单元(2)固定为一体,构成供电单元(2)的金属外框(26)的旋转电机主体(1)侧设置有制冷剂通路(57)。制冷剂通路(57)与控制提供给旋转电机主体(1)的功率的控制部件配置于旋转电机主体(1)的轴向的同一平面上,同时制冷剂通路(57)配置于比控制部件更靠旋转电机主体(1)的径向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184495.9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包括:电动机;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中设置有形成为板状的散热构件、热连接到散热构件的功率模块、以及形成为有底筒状并且覆盖散热构件和功率模块的盖部;以及制冷剂流路,在壳体和供电单元之间具有连接电动机和供电单元的连接部,盖部的筒状部朝轴向的一侧延伸并从径向外侧覆盖连接部,制冷剂流路设置在散热构件、散热构件与壳体之间的区域中的一方或双方中,制冷剂流路在沿轴向观察时与功率模块重叠,盖部的筒状部在与连接部的径向外侧的周向位置不同的周向位置处具有供制冷剂通过的开口部。
-
公开(公告)号:CN100409546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02825626.3
申请日:2002-03-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3/44 , H02K5/1732 , H02K7/083 , H02K7/11 , H02K11/21 , H02K11/225 , H02K19/36 , H02K29/12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交流电机,具有交流电机本体(100)和控制用旋转位置检测器(20),该交流电机本体(100)包括:具有旋转自如地受一对轴承(16、17)支承的第1旋转轴(12)、与第1旋转轴(12)固接的转子铁心(8)和卷绕于转子铁心(8)的励磁绕组(9)的转子(10);具有与转子(10)相对配置的定子铁心(1)和卷绕于定子铁心(1)的多相定子绕组(2)的定子(3);以及支承一对轴承(16、17)和定子(3)的构架(80),该控制用旋转位置检测器(20)具有:通过磁阻大部(32、33)与第1旋转轴(12)结合的第2旋转轴(30);与第2旋转轴(30)固接的第2转子(21);以及随着第2转子(21)的旋转、发生输出电压的第2定子绕组(22a)。
-
公开(公告)号:CN1606821A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02825626.3
申请日:2002-03-0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3/44 , H02K5/1732 , H02K7/083 , H02K7/11 , H02K11/21 , H02K11/225 , H02K19/36 , H02K29/12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交流电机,具有交流电机本体(100)和控制用旋转位置检测器(20),该交流电机本体(100)包括:具有旋转自如地受一对轴承(16、17)支承的第1旋转轴(12)、与第1旋转轴(12)固接的转子铁心(8)和卷绕于转子铁心(8)的励磁绕组(9)的转子(10);具有与转子(10)相对配置的定子铁心(1)和卷绕于定子铁心(1)的多相定子绕组(2)的定子(3);以及支承一对轴承(16、17)和定子(3)的构架(80),该控制用旋转位置检测器(20)具有:通过磁阻大部(32、33)与第1旋转轴(12)结合的第2旋转轴(30);与第2旋转轴(30)固接的第2转子(21);以及随着第2转子(21)的旋转、发生输出电压的第2定子绕组(22a)。
-
公开(公告)号:CN1153957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431587.6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能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兼顾冷却性和耐振性。在旋转电机主体(200)中的与外部装置连接部相反一侧支架(2)以及电力转换器(300)中的散热构件(11)设置由将旋转电机主体(200)与电力转换器(300)机械连接的第一连接部(6a)和第二连接部(6b)构成的多个连接部(6),并使第一连接部(6a)和第二连接部(6b)的截面中心配置于定子(3)的外径的靠内径一侧处,并且在沿着周向相邻的两个连接部(6)之间配置电源模块(2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