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7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80098118.5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2M7/487
Abstract: 具备电容器串联电路(2a、2b)、将由多个开关元件(3a~3f)串联连接而成的支路并联连接多个而成的逆变器电路(3)以及具有多个开关元件(4a~4f)且一端连接于电容器串联电路(2a、2b)的连接点、另一端连接于逆变器电路(3)的开关元件(3a~3f)的多个连接点的开关电路(4),逆变器电路(3)通过使开关电路(4)的开关元件(4a~4f)断开来能够进行2电平动作,通过使开关电路(4)的开关元件(4a~4f)接通/断开来能够进行3电平动作,控制电路(8)在2电平动作与3电平动作之间的动作电平的切换时变更开关元件(3a~3f),(4a~4f)的开关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29149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580084887.X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构成为:运算用于控制内燃机的内燃机输出的内燃机输出指令的每单位时间的变化量,并将该变化量作为内燃机输出上升率,且对电力供给器进行控制,以向燃烧促进剂发生器供给与运算得到的内燃机输出上升率对应的供给电力,所述燃烧促进剂发生器利用来自电力供给器的供给电力产生燃烧促进剂并向内燃机的燃烧室供给,并且供给电力越增加,燃烧促进剂的产生量越增加,由此,对燃烧促进剂的产生量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13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80073742.4
申请日:2016-10-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火花塞(1)中,使接地电极(14)形成为细的棒状或者网状,从而通过势垒放电来局部地生成足够强的自由基,并且电极所致的阻燃效应少,不易妨碍火焰的生长。另外,通过使与放电区域(15)相面对的第二电介质(12b)的厚度尺寸均匀,从而势垒放电扩展到第二电介质(12b)的表面,维持自由基的生成,促进点燃后的燃烧性。另外,高电压电极(11)的端部(11c)与接地电极(14)在燃烧室(22)的内部相对置配置,所以导入到燃烧室(22)的燃料气体易于流入到放电区域(15),易于利用通过放电而产生的自由基进行点燃。
-
公开(公告)号:CN10837013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3742.4
申请日:2016-10-0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火花塞(1)中,使接地电极(14)形成为细的棒状或者网状,从而通过势垒放电来局部地生成足够强的自由基,并且电极所致的阻燃效应少,不易妨碍火焰的生长。另外,通过使与放电区域(15)相面对的第二电介质(12b)的厚度尺寸均匀,从而势垒放电扩展到第二电介质(12b)的表面,维持自由基的生成,促进点燃后的燃烧性。另外,高电压电极(11)的端部(11c)与接地电极(14)在燃烧室(22)的内部相对置配置,所以导入到燃烧室(22)的燃料气体易于流入到放电区域(15),易于利用通过放电而产生的自由基进行点燃。
-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85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80042660.8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具备输入电容器(3)、逆变器(4)、缓冲电路(5)、逆变器(4)的交流端连接于一次绕组的变压器(7)、变压器(7)的二次绕组侧的谐振线圈(8)、谐振电容器(9)、电流传感器(12)、控制部(13),控制部(13)根据电流传感器(12)的检测电流,以使开关元件(SW1‑SW4)在包括谐振线圈(8)以及谐振电容器(9)的负载为电容性的频率下在导通时成为零电压开关的方式进行控制,将在缓冲电容器(5c)中积蓄的能量电力再生到直流电压源(2)。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80042660.8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具备输入电容器(3)、逆变器(4)、缓冲电路(5)、逆变器(4)的交流端连接于一次绕组的变压器(7)、变压器(7)的二次绕组侧的谐振线圈(8)、谐振电容器(9)、电流传感器(12)、控制部(13),控制部(13)根据电流传感器(12)的检测电流,以使开关元件(SW1-SW4)在包括谐振线圈(8)以及谐振电容器(9)的负载为电容性的频率下在导通时成为零电压开关的方式进行控制,将在缓冲电容器(5c)中积蓄的能量电力再生到直流电压源(2)。
-
-
公开(公告)号:CN118265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80104361.9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检测电路(1)包括:差动放大器(4),其输出与由插入到电路的路径的检测器(3)检测出的电流或电压相对应的电压;正侧检测线(5a),其连接在检测器的两端中的一端和差动放大器(4)的正输入端子之间;负侧检测线(5b),其连接在两端中的另一端和差动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子之间;1个以上的第1检测线(5c),其在检测器的一端和差动放大器的正输入端子之间与正侧检测线的至少一部分并联连接;以及1个以上的第2检测线(5d),其在检测器的另一端和差动放大器的负输入端子之间与负侧检测线的至少一部分并联连接,第1检测线和第2检测线配置在电路中,以利用因电磁噪声而产生的感应电压,将因正侧检测线和负侧检测线上产生的电磁噪声而引起的感应电压抵消。
-
公开(公告)号:CN115004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80093377.X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具有驱动马达(5)的逆变器(3),第1电容器(2c)以及具有相互串联地连接的多个电容器(2a、2b)的第2电容器都并联地连接于直流电源(1),在逆变器(3)与第2电容器(2a、2b)之间连接具有多个开关元件(4a~4f)的开关电路(4),另一方面,具备控制逆变器(3)以及开关电路(4)的控制电路(6),控制电路(6)执行如下控制:根据针对马达(5)的转矩指令以及转速指令,切换开关电路(4),在3电平动作时从第2电容器(4a、4b)对逆变器(3)供给电流,在2电平动作时从第1电容器(2c)以及第2电容器(2a、2b)这双方对逆变器(3)供给电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