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模块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08752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510119176.X

    申请日:2005-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模块,其包括具有用于流动冷却介质的通道的主体和安装在主体上的多个接收部分,其中单元电池被插在多个接收部分内。由于本发明对冷却介质通道和二次电池模块的单元电池的设置进行了改进,因而可有效提高单元电池的冷却效率。

    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88020C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510079971.0

    申请日:2005-06-27

    Inventor: 曹圭雄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包括:多个单元电池,每个包括用于保护该单元电池的保护电路;电连接到该单元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每个单元电池进一步包括用于覆盖该保护电路的模制件,以及要连接每个保护电路的、从各自模制件向外突出的正端子和负端子。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包括:具有正电极、负电极和置于所述正负电极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用于容纳该电极组的壳体;用于密封该壳体的盖部件;电连接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的保护电路;用于覆盖该保护电路的模制件;电连接该保护电路的正端子和负端子。

    可再充电电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5860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510079614.4

    申请日:2005-06-23

    Inventor: 曹圭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2 H01M2/06 H01M2/26 H01M2/30 H01M4/70 H01M10/0431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正极,负极,以及置于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板。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用于容纳该电极组件的壳体,放置在盖组件上、并与该电极组件连接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以及与该电极组件、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相连接的引线元件。正负极分别包括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的无涂层区域,引线元件沿该无涂层区域的外围放置,以至少与无涂层区域的一半相连接。

    可再充电电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13438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510079614.4

    申请日:2005-06-23

    Inventor: 曹圭雄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2 H01M2/06 H01M2/26 H01M2/30 H01M4/70 H01M10/0431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包括正极,负极,以及置于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板。可再充电电池进一步包括用于容纳该电极组件的壳体,放置在盖组件上、并与该电极组件连接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以及与该电极组件、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相连接的引线元件。正负极分别包括未涂覆正极活性物质或负极活性物质的无涂层区域,引线元件沿该无涂层区域的外围放置,以至少与无涂层区域的一半相连接。

    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13434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510079971.0

    申请日:2005-06-27

    Inventor: 曹圭雄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件,包括:多个单元电池,每个包括用于保护该单元电池的保护电路;电连接到该单元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每个单元电池进一步包括用于覆盖该保护电路的模制件,以及要连接每个保护电路的、从各自模制件向外突出的正端子和负端子。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电池,包括:具有正电极、负电极和置于所述正负电极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用于容纳该电极组的壳体;用于密封该壳体的盖部件;电连接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的保护电路;用于覆盖该保护电路的模制件;电连接该保护电路的正端子和负端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