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2249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680040592.7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构成无线通信设备的射频(RF)模块中的相位校准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包括:由第一天线阵列的前向发送天线阵列来发射测试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天线阵列的前向接收天线阵列来接收由覆盖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的构件传输的所发射的测试信号。基于接收到的测试信号,校准与由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形成的链组合中的每一个链组合相关的相位值。构成链组合的前向链组合可以由以下各项的组合来确定:前向发送链,其与构成前向发送天线阵列的各个发送天线相对应;以及前向接收链,其与构成前向接收天线阵列的各个接收天线相对应。
-
公开(公告)号:CN10711315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580061451.9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要提供的第五代(5G)或前5G通信系统,以支持比第四代(4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TE))以及后续通信系统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本发明的射频(RF)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天线;RF单元,用于通过使用至少一个天线来执行与基站的通信;信号滤波器单元,用于当从通过一个接口连接的另一RF处理装置接收信号时,从接收的信号中分离和输出用于与基站通信的无线信号和控制信号;时钟信号检测单元,用于当从信号滤波器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时,从控制信号检测时钟信号;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基于时钟信号的定时执行根据控制信号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148756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580057949.8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4B1/00 , H04B1/401 , H04B7/0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第五代(5G)或pre‑5G通信系统,被提供以支持比诸如长期演进(LTE)之类的超四代(4G)通信系统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本发明涉及射频(RF)处理装置的信号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生成包括控制信号和用于获得与通过接口连接的其它RF处理装置同步的时钟信号;以及向其它RF处理装置发送脉冲信号、用于和基站通信的RF信号以及用于向其它RF处理装置供电的功率信号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时钟信号和控制信号被分配给不同的时间单元,所述脉冲信号、RF信号和功率信号为不同频带的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483054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080086370.5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将被提供用于支持超第4代(4G)通信系统(诸如长期演进(LTE))的更高数据速率的第5代(5G)或预5G通信系统。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收发器可以包括:第一电路,被配置为使用同一中频(IF)频率对与第一频带相对应的第一数字信号进行上变频以及对与第二频带相对应的第二数字信号进行上变频,并且将上变频后的信号模拟转换成第一模拟信号和第二模拟信号;第二电路,被配置为对第一模拟信号和第二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以产生第一频带的第一射频(RF)信号和第二频带的第二RF信号,并且输出包括第一RF信号和第二RF信号的第三带宽的RF信号;以及第三电路,被配置为将第三带宽的RF信号分离成第一RF信号和第二RF信号,调整第一RF信号的相位以在第一频带中执行波束形成,并且调整第二RF信号的相位以在第二频带中执行波束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135551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911343119.8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4B7/0413 , H04B7/0426 , H04B7/06 , H04B7/08 , H04W88/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包括多个天线阵列的电子设备。提供了用于将物联网(IoT)技术和支持比第四代(4G)系统更高的数据速率的第五代(5G)通信系统融合的通信技术及系统。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与IoT相关技术的智能服务,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能汽车、联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智能零售、安保和安全相关服务等。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模块;其包括第一放大器,该第一放大器被配置为放大从通信电路接收到的信号;第二天线模块,其包括第二放大器,该第二放大器被配置为放大从通信电路接收到的信号;以及设置在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子和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之间的阻抗匹配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953339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139365.8
申请日:2006-09-25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廷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1027 , H04B1/109 , H04B1/28 , H04W52/0238 , H04W52/028 , Y02D70/4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偏置电流的射频(RF)信号接收机以及一种用于控制偏置电流的方法。RF信号接收机包括:天线,接收RF信号;和RF信号处理模块,处理接收的RF信号。RF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模拟信号处理模块,将接收的RF信号转换为中频(IF)信号,并对IF信号滤波以允许与用户期望的信道相应的频带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对滤波的信号解调,并对解调信号解码。由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由模拟信号处理模块需要的偏置电流的幅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75628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811283791.8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4L27/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将支持高于第四代(4G)系统的数据速率的第五代(5G)通信系统与物联网(IoT)技术融合的通信方法和系统。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射频(RF)芯片和第二RF芯片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调制解调器、第一RF芯片和第二RF芯片,其中,调制解调器配置成向第二RF芯片发送第一时钟信号,第一RF芯片连接到调制解调器并且配置成从调制解调器接收第二时钟信号,并且第二RF芯片通过传输线电连接到第一RF芯片且配置成从第一RF芯片接收第二时钟信号,并基于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测量传输线的相位。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1675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80073086.4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收发器。收发器包括:第一电路,被配置为转换具有第三带宽的数字信号;第二电路,被配置为将模拟信号分离成与第一频段对应的第一模拟信号和与第二频段对应的第二模拟信号,将第一模拟信号和第二模拟信号上变频,以生成第一频段下的第一射频(RF)信号和第二频段下的第二RF信号,并输出具有第三带宽的RF信号;和第三电路,被配置为将RF信号分离成第一RF信号和第二RF信号,调整第一RF信号的相位以在第一频段下进行波束成形,并调整第二RF信号的相位以在第二频段下进行波束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13555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1343119.8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4B7/0413 , H04B7/0426 , H04B7/06 , H04B7/08 , H04W88/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包括多个天线阵列的电子设备。提供了用于将物联网(IoT)技术和支持比第四代(4G)系统更高的数据速率的第五代(5G)通信系统融合的通信技术及系统。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与IoT相关技术的智能服务,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能汽车、联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智能零售、安保和安全相关服务等。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模块;其包括第一放大器,该第一放大器被配置为放大从通信电路接收到的信号;第二天线模块,其包括第二放大器,该第二放大器被配置为放大从通信电路接收到的信号;以及设置在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子和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之间的阻抗匹配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758533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510098772.4
申请日:2005-09-07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李廷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F3/45188 , H03F2200/294 , H03F2200/372 , H03F2203/45318 , H03F2203/45396 , H03F2203/45544 , H03F2203/45548 , H03F2203/45554 , H03F2203/45638 , H03G1/0088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可变增益放大器。所述可变增益放大器包括:第一共阴共栅放大器,其包括第一共源极晶体管和第一共栅极晶体管;第二共阴共栅放大器,其与第一共阴共栅放大器组成差动对并且包括第二共源极晶体管和第二共栅极晶体管;和增益调节单元,其一端被连接到第一共源极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一共栅极晶体管的源极,并且其另一端被连接到第二共源极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二共栅极晶体管的源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