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流程生产线精轧机在线更换工作辊工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26446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062096.6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一种短流程生产线精轧机在线更换工作辊设备,包括换辊小车、旋转液压缸和工作辊,换辊小车是L型小车,水平板下面设置了置于固定轨道上的滚轮,竖板上设有两个分别与轧机的上下工作辊的轴头位置相对应的锥形孔,两个旋转液压缸分别设置在竖板后面上两个锥形孔处,轧机的上下工作辊的轴头为与竖板上的锥形孔相配合的锥形轴头。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靠,重量较轻,使用中维护量少,节省现场存放设备的空间;对轧机其它部件无影响,减小了轧机设计难度。

    厚规格高强钢卷取设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3819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239916.2

    申请日:2017-11-30

    Inventor: 任德方 马树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5/00 B21B2015/0057 B21B2201/06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厚规格高强钢卷取设备,涉及一种轧钢领域的卷取设备,具体为厚规格高强钢卷的带钢热连轧卷取工艺设备。厚规格高强钢卷取设备包括:机上辊道装置、夹送辊装置及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送辊装置上设置有预弯曲机构;预弯曲机构设置在位于卷取机一侧的夹送辊装置上。预弯曲机构包括:上弯曲辊、下弯曲辊及液压缸;上弯曲辊为两根,两根并列设置的上弯曲辊通过液压缸吊装于夹送辊装置的上部;下弯曲辊装于机架辊之间,并与夹送辊装置下部的液压缸相连接,并可由液压缸举升或落下。本发明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卷曲成型稳定、不易散卷、可在原有设备上改造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厚规格高强钢卷取设备。

    厚规格高强钢卷取设备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56604U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21638742.2

    申请日:2017-11-30

    Inventor: 任德方 马树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厚规格高强钢卷取设备,涉及一种轧钢领域的卷取设备,具体为厚规格高强钢卷的带钢热连轧卷取工艺设备。厚规格高强钢卷取设备包括:机上辊道装置、夹送辊装置及卷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送辊装置上设置有预弯曲机构;预弯曲机构设置在位于卷取机一侧的夹送辊装置上。预弯曲机构包括:上弯曲辊、下弯曲辊及液压缸;上弯曲辊为两根,两根并列设置的上弯曲辊通过液压缸吊装于夹送辊装置的上部;下弯曲辊装于机架辊之间,并与夹送辊装置下部的液压缸相连接,并可由液压缸举升或落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使用方便、卷曲成型稳定、不易散卷、可在原有设备上改造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厚规格高强钢卷取设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预测带钢热连轧过程温度演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8615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501286.2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带钢热连轧过程温度演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带钢热传导偏微分方程;建立有限元模型;输入带钢热连轧工艺参数;计算带钢在除鳞区的温度;计算带钢在粗轧区的温度;计算带钢在精轧区的温度;计算带钢在层流冷却区的温度;输出带钢热连轧温度的计算结果。本发明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求解偏微分方程来解决平面二维热传导问题,在此过程中,结合了设备及带材的各种工艺参数(设备的水量、带材速度、带材厚度、带材宽度),考虑了热连轧全程各个环节的温度演变,从而对包括带钢从出加热炉到高压水除鳞、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全程的温降进行预测。有了这样详细的温度预测数据结果,能够为热连轧工艺制度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种热轧带钢轧后冷却线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3385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110451745.6

    申请日:2011-12-29

    Inventor: 任德方 谢满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带钢轧后冷却线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冷却线的集管布置形式;上集管流量计算;下集管流量计算;侧喷集管流量计算;热流密度计算;单根上集管和下集管冷却能力计算;总水量计算;流量校核;冷却线设备布置图绘制;冷却工艺模拟;生成设计信息报告。由于本发明在设计中,采用与轧制规程、设备结构相结合的方法,使整个设计过程非常清晰。由于本发明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设计周期短。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理论模型与现场实际数据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设备参数计算准确。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计算结果的实用性,能提供从冷却线设计、工艺计算到招标文件制作等完整的一条龙服务。

    一种带钢热连轧的可轧范围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8603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500662.6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热连轧的可轧范围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参数设置;选择轧件的宽度节点值和初始厚度值;根据轧件的宽度节点值和初始厚度值生成轧件初始轧制规程;判断是否满足轧制约束条件;根据轧件厚度变步长减小轧件厚度;记录和输出轧件上次计算的最小厚度值,即为该宽度节点对应的最小厚度值;计算下一个宽度节点值。本发明以相对等负荷和板形良好为优化目标,以终轧温度、许用轧制力、许用功率为不等式约束,以压下分配为等式约束,对压下规程进行优化,从而在搜索最小可轧厚度的同时实现了轧制工艺的最优化制定,能更有效的利用设备能力,提高轧机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降低轧制能耗和生产成本。

    一种预测带钢热连轧过程温度演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861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01286.2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带钢热连轧过程温度演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带钢热传导偏微分方程;建立有限元模型;输入带钢热连轧工艺参数;计算带钢在除鳞区的温度;计算带钢在粗轧区的温度;计算带钢在精轧区的温度;计算带钢在层流冷却区的温度;输出带钢热连轧温度的计算结果。本发明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求解偏微分方程来解决平面二维热传导问题,在此过程中,结合了设备及带材的各种工艺参数(设备的水量、带材速度、带材厚度、带材宽度),考虑了热连轧全程各个环节的温度演变,从而对包括带钢从出加热炉到高压水除鳞、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全程的温降进行预测。有了这样详细的温度预测数据结果,能够为热连轧工艺制度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种带钢热连轧的可轧范围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2860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00662.6

    申请日:201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热连轧的可轧范围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参数设置;选择轧件的宽度节点值和初始厚度值;根据轧件的宽度节点值和初始厚度值生成轧件初始轧制规程;判断是否满足轧制约束条件;根据轧件厚度变步长减小轧件厚度;记录和输出轧件上次计算的最小厚度值,即为该宽度节点对应的最小厚度值;计算下一个宽度节点值。本发明以相对等负荷和板形良好为优化目标,以终轧温度、许用轧制力、许用功率为不等式约束,以压下分配为等式约束,对压下规程进行优化,从而在搜索最小可轧厚度的同时实现了轧制工艺的最优化制定,能更有效的利用设备能力,提高轧机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降低轧制能耗和生产成本。

    一种热轧带钢轧后冷却线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338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51745.6

    申请日:2011-12-29

    Inventor: 任德方 谢满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带钢轧后冷却线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冷却线的集管布置形式;上集管流量计算;下集管流量计算;侧喷集管流量计算;热流密度计算;单根上集管和下集管冷却能力计算;总水量计算;流量校核;冷却线设备布置图绘制;冷却工艺模拟;生成设计信息报告。由于本发明在设计中,采用与轧制规程、设备结构相结合的方法,使整个设计过程非常清晰。由于本发明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计算,设计周期短。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理论模型与现场实际数据相结合的计算方法,设备参数计算准确。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计算结果的实用性,能提供从冷却线设计、工艺计算到招标文件制作等完整的一条龙服务。

    上轴承座带弧形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

    公开(公告)号:CN201329368Y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820239219.7

    申请日:2008-12-29

    Inventor: 任德方 王宪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平轧机的装配部件,特别涉及一种上轴承座带弧形面滑板的工作辊轴承座;包括机架的滑板、上工作辊、上轴承座、上轴承座的滑板、平衡块和平衡块的滑板,所述的每侧弧形面滑板的侧面与机架的滑板之间的间隙S为1.5~3.0mm;所述的每侧的平衡块滑板与上轴承座滑板之间的间隙S1为0.4~0.8mm。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便于安装、制造,又使辊系工作稳定,而且具有简单实用、操作安全,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