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9518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494224.8
申请日:2020-06-03
申请人: 常州大学 , 江苏江南烯元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微热管领域,尤其是具有多级毛细结构的微热管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为:A、先用丙酮超声清洗铜板15‑20min,再用乙醇超声清洗8‑10min,除去残留的丙酮,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最后在4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完成铜板的清洗;B、将清洗后的铜板固定在超精密飞切机床上,采用90°V形尖铣刀,设定好刀具切削深度并给定进给速度和主轴转速。本发明中的多级毛细结构中金字塔毛细结构阵列的沟槽结构能够减小微热管内工质液体的回流阻力,毛絮结构能够提高毛细吸附力;三角形结构不会对管内壁产生应力,这种多级毛细结构不仅可以提高毛细吸附力,还能有效的提高微热管的散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985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88765.5
申请日:2021-01-22
申请人: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 江苏江南烯元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常州畅锐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尼龙制备方法领域,尤其是在外磁场条件下定向排列的尼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为:A、通过水热法制备出纳米Fe3O4颗粒,再将氨基化改性后的Fe3O4加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最后通过离心、干燥后制备得出石墨烯/Fe3O4复合填料;B、将石墨烯/Fe3O4复合填料与二元胺在水溶液中超声,反应完全后进行抽滤,水洗,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羧酸铵盐;该发明通过构筑氧化石墨烯包覆Fe3O4结构,通过将Fe3O4沉积到氧化石墨烯上,使得纳米粒子具有磁性,在磁性条件下快速有效的响应特征,从而可以使得氧化石墨烯在尼龙基体中定向排列,实现尼龙的高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3326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179868.1
申请日:2016-03-25
申请人: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热界面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热硅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加入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超声混合一小时,抽滤干燥;(2)将硅烷偶联剂修饰的氧化石墨烯与硅油混合均匀后,在研磨机上研磨;(3)将混合物置于烘箱内进行高温处理;(4)真空搅拌后即得导热硅脂。首先通过氧化石墨烯丰富的含氧基团与偶联剂化学键结合,使经过处理的石墨烯与硅油有着良好的结合界面,有利于石墨烯在硅油中的分散性,使两者之间的相容性和亲和力得到了提高,因而有效地降低了二者界面之间的接触热阻;同时采用热还原的方法还原氧化石墨烯,利用石墨烯的高导热能力,提高导热硅脂的导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88280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140985.1
申请日:2017-03-10
申请人: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 常州隆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天普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常州烯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B32/198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氧化石墨烯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酸和氧化剂加入到混料釜内,低温下混合后输入至第一管道反应器中,进行氧化反应;加入溶剂和还原剂混合均匀后,输入至第二管道反应器中,进行分散和还原反应,再经后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本发明通过管道控制物料的混合及反应方式,克服了传统的釜式反应器一锅煮的方式带来的缺陷,生产过程安全、高效,产品质量较为稳定,保证了反应过程中物料的连续化,物料混合均匀,氧化剂高锰酸钾的利用率较高,而且产物的氧化程度较高,有益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05607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11999.9
申请日:2018-07-03
申请人: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CPC分类号: C30B35/007 , C01G33/00 , C30B29/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杂铌酸锂前驱体及掺杂铌酸锂多晶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以氧化石墨烯溶液为分散剂,通过液相合成得到含有氧化石墨烯的掺杂铌酸锂前驱体,再高温煅烧除去氧化石墨烯,得到的掺杂铌酸锂多晶料高纯且混合均匀,且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623137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610556263.X
申请日:2016-07-15
申请人: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M8/103 , H01M8/1048 , H01M8/106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掺杂聚苯并咪唑(PBI)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包括磷酸、磺化改性剂、氧化石墨烯和聚苯并咪唑;其制法为: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粉体,经磺化改性得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将其均匀分散在聚苯并咪唑溶液内,然后在平板玻璃上刮膜,流延干燥后将膜浸泡磷酸中,最终得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和磷酸共掺杂的聚苯并咪唑膜。本发明使用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为无机导质子填料,制备的聚苯并咪唑膜的质子传导活化能大大降低,在较低磷酸掺杂量时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能显著增强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醇性能,可以满足高温燃料电池、传感器等领域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442302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10892014.3
申请日:2015-12-07
申请人: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发明人: 韩龙祥
IPC分类号: D06M11/74 , D06M11/76 , D06M23/08 , C02F1/28 , D06M101/32 , D06M101/20 , D06M101/34 , D06M101/38 , D06M101/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的水处理复合织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保应用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以氧化石墨烯、MgCl2、Na2CO3作为原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以无纺布作为骨架,通过低温液相合成法,得到所述的复合织网。本发明能够制备得到尺寸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的氧化石墨烯—碱式碳酸镁微米球,复合微米球能均匀地与无纺布结合形成高效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水。在本发明中不但结合了金属(氢)氧化物与氧化石墨烯在重金属离子处理中的优势,而且能够拥有在使用、回收便捷方面的特点,且具有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容易控制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34536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288242.4
申请日:2016-05-04
申请人: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 常州碳宇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D06M15/693 , D06M11/74 , D01F6/44 , D06M101/18
CPC分类号: D06M15/693 , D01F6/44 , D06M11/74 , D06M2101/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拉伸超细导电纤维的构建和制备方法。上述可拉伸超细导电纤维,其构成至少包含弹性芯1和导电层2,可包含绝缘保护层3。弹性芯采用原材热熔后瞬间冷凝成丝方式制备而成,导电层在弹性芯上层层铺叠组成。该纤维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拉伸性和导电性,拉伸1000%的情况下电阻变化小于2%;而且反复使用2000次以上,性能衰减仍小于5%,真正实现超大形变的同时保持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312298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515900.3
申请日:2017-06-29
申请人: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IPC分类号: C08L69/00 , C08K13/06 , C08K9/06 , C08K9/04 , C08K3/04 , C08K9/10 , C08K3/02 , C08K5/523 , C08K5/521
CPC分类号: C08K13/06 , C08K3/02 , C08K3/04 , C08K5/521 , C08K5/523 , C08K9/04 , C08K9/06 , C08K9/10 , C08K2003/026 , C08K2201/003 , C08L69/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阻燃型,不含氯和溴的无卤阻燃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按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聚碳酸酯60~80份,改性氧化石墨烯粉体2~10份,含磷阻燃剂10~20份,抗氧化剂0.1~1份,增塑剂0.1~1份,热稳定剂0.1~1份;通过含磷阻燃剂和氧化石墨烯的协同阻燃效应,极大地提高聚碳酸酯工程塑料的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3784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536713.4
申请日:2015-08-27
IPC分类号: C08L23/06 , C08K13/06 , C08K9/06 , C08K9/10 , C08K5/5313 , C08K5/3492 , C08K5/14 , C08K5/03 , C08K3/22 , C08K3/38
摘要: 本发明属于阻隔抑爆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电阻燃高密度聚乙烯/镀银石墨烯复合抑爆材料的制备工艺。通过“石墨烯的纯化处理;石墨烯的酸化、硅烷化处理;石墨烯悬浮液的制备;银氨溶液的配制;石墨烯的化学镀银”这些步骤,得到表面化学镀银的石墨烯。再将镀银石墨烯与高分子材料共挤出,得到导电阻燃高分子/镀银石墨烯复合抑爆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化学性,阻燃性和抑爆性能,可以克服现有抑爆材料中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