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8-α甘草次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0629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495414.2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8‑α甘草次酸的制备方法,以甘草饮片为原料,先利用复合酶酶解处理,然后煎煮,浓缩,得到富含甘草酸的甘草浓缩液,再在高产葡萄糖醛酸酶酶系的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菌株的培养产物的催化作用下,使得甘草浓缩液中的甘草酸不断转化为18‑β甘草次酸,得到反应液;将高产甘草次酸异构酶酶系的米根霉菌株的培养产物与过氧化氢酶复合制成米根霉菌丝体‑过氧化氢酶共固定化细胞催化剂,在其催化作用下,上述反应液反应生成18‑α甘草次酸粗品,纯化,即得。本申请在保留了甘草次酸护肝疗效的前提下,去除了18‑β甘草次酸长期应用的副作用,使之更安全有效地用于各类肝病的临床治疗目的,大大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植物乳杆菌BLCC2-0015的应用、牡丹花发酵液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6751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09184.9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植物乳杆菌BLCC2‑0015的应用、牡丹花发酵液及其应用,具体为所述菌株在制备牡丹花发酵液中的应用,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前处理及发酵过程;其中,前处理过程采用低温速冻、低温打浆结合高温瞬时灭菌的方法,降低了对牡丹花活性物质的破坏程度,最大程度地保持总多酚含量的同时,制得适合发酵的牡丹花浆液;发酵过程中利用植物乳杆菌BLCC2‑0015进行发酵处理,促进原有多酚类物质的溶出,通过生物转化提高了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增强了多酚的稳定性,可以提高牡丹花开发相关产品的货架稳定期和品质;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牡丹花发酵液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一种18-α甘草次酸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0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95414.2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8‑α甘草次酸的制备方法,以甘草饮片为原料,先利用复合酶酶解处理,然后煎煮,浓缩,得到富含甘草酸的甘草浓缩液,再在高产葡萄糖醛酸酶酶系的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菌株的培养产物的催化作用下,使得甘草浓缩液中的甘草酸不断转化为18‑β甘草次酸,得到反应液;将高产甘草次酸异构酶酶系的米根霉菌株的培养产物与过氧化氢酶复合制成米根霉菌丝体‑过氧化氢酶共固定化细胞催化剂,在其催化作用下,上述反应液反应生成18‑α甘草次酸粗品,纯化,即得。本申请在保留了甘草次酸护肝疗效的前提下,去除了18‑β甘草次酸长期应用的副作用,使之更安全有效地用于各类肝病的临床治疗目的,大大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