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装置、研磨头及研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84800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03823068.2

    申请日:2003-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3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磨装置、研磨头及研磨方法。具有在表面贴附了研磨布(25)的平台(24)、保持晶片(30)的一面并使之与研磨布(25)接触的卡盘(19)、被成同心状地配置于卡盘(19)的外周的圆环状的固定环(23)。固定环(23)可以相对于卡盘(19)摆动及上下移动,在粗研磨工序中利用固定环(23)推压研磨布(25),在精研磨工序中,使固定环(23)向上方退避,防止粗磨粒进入精研磨台架中,用相同的研磨头连续地进行粗研磨和精研磨。这样,就不会将粗研磨的粗磨粒带入精研磨台架,可以通过用相同的研磨头连续地进行粗研磨和精研磨而实现装置的成本降低。

    硅晶片的制造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85046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380102309.1

    申请日:2003-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06 C30B15/203

    Abstract: 一种硅晶片的制造方法,包括:硅结晶制造工序,以进入无外延缺陷区域(α2)内的方式,对硅结晶中的硼浓度和生长条件V/G进行控制,制造硅结晶,其中,所述无外延缺陷区域(α2),是在硅晶片基板中无缺陷且在外延生长层中无缺陷的无缺陷区域,并且其将硅结晶中的硼浓度为1×1018atoms/cm3以上且随着硼浓度的上升而使生长速度V渐渐降低的线作为下限线(LN1)。另一种硅晶片的制造方法,以至少含有在硅晶片基板上出现OSF即氧化诱生层错缺陷且在外延生长层中出现缺陷的外延缺陷区域(β1)的方式,对硅结晶中的硼浓度和生长条件V/G进行控制的同时,以使OSF核不显现化为OSF的方式,控制硅结晶的热处理条件和硅结晶中的氧浓度。再另一种硅晶片的制造方法,以处于在硅晶片基板中出现空位缺陷且在外延生长层中成无缺陷的无外延缺陷区域(α1)内的下限线(LN3)附近的方式,对硅结晶中的硼浓度和生长条件V/G进行控制,制造硅结晶。

    一种研磨装置和晶片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0236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03823068.2

    申请日:2003-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3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磨装置、研磨头及研磨方法。具有在表面贴附了研磨布(25)的平台(24)、保持晶片(30)的一面并使之与研磨布(25)接触的卡盘(19)、被成同心状地配置于卡盘(19)的外周的圆环状的固定环(23)。固定环(23)可以相对于卡盘(19)摆动及上下移动,在粗研磨工序中利用固定环(23)推压研磨布(25),在精研磨工序中,使固定环(23)向上方退避,防止粗磨粒进入精研磨台架中,用相同的研磨头连续地进行粗研磨和精研磨。这样,就不会将粗研磨的粗磨粒带入精研磨台架,可以通过用相同的研磨头连续地进行粗研磨和精研磨而实现装置的成本降低。

    半导体外延晶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2046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480007423.0

    申请日:2004-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外延晶片,在P-硅基板的表面侧叠层多层外延层,在背面侧不进行任何叠层。将多层外延层中的与硅基板相接的外延层形成P+的第1外延层。通过如此使P+层接近外延层,即使在低温的元件制造工艺中,也能够有效地进行聚集,能够提高外延晶片的制造成品率。从而能够降低外延晶片的制造成本。

    硅晶片的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08606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380102309.1

    申请日:2003-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30B29/06 C30B15/203

    Abstract: 一种硅晶片的制造方法,包括:硅结晶制造工序,以进入无外延缺陷区域(α2)内的方式,对硅结晶中的硼浓度和生长条件V/G进行控制,制造硅结晶,其中,所述无外延缺陷区域(α2),是在硅晶片基板中无缺陷且在外延生长层中无缺陷的无缺陷区域,并且其将硅结晶中的硼浓度为1×1018atoms/cm3以上且随着硼浓度的上升而使生长速度V渐渐降低的线作为下限线(LN1)。另一种硅晶片的制造方法,以至少含有在硅晶片基板上出现OSF即氧化诱生层错缺陷且在外延生长层中出现缺陷的外延缺陷区域(β1)的方式,对硅结晶中的硼浓度和生长条件V/G进行控制的同时,以使OSF核不显现化为OSF的方式,控制硅结晶的热处理条件和硅结晶中的氧浓度。再另一种硅晶片的制造方法,以处于在硅晶片基板中出现空洞缺陷且在外延生长层中成无缺陷的无外延缺陷区域(α1)内的下限线(LN3)附近的方式,对硅结晶中的硼浓度和生长条件V/G进行控制,制造硅结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