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934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71953.5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IPC: G16H40/20 , G06Q10/04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临床护理工作计划管理方法及其系统,获取当前护理周期对应若干名护理对象的护理需求,基于护理需求获取对应的护理资源,形成护理方案模板,根据护理方案模板生成若干份护理方案;根据护理方案生成若干个护理计划;实时监测护理计划中的各项护理日程,获取护理计划的执行完成情况,并计算护理计划与计划完成时间之间的完成差值,基于完成差值调整护理日程;将具有相同基本信息、疾病信息和身体状态组成一簇需求,获取每一簇需求对应的护理资源,形成护理方案,从而快速制定和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护理计划顺利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49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04970.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IPC: G06T7/11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9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边界对比的域适应跨模态医学图像分割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医学图像分割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从源域和目标域数据集分别获取源样本和目标域图像;以第一图像分割模型为教师模型,为目标域图像的伪标签分配权重;通过双向跨域cutmix得训练样本;以权重可学习的第一模型为学生模型,进行监督和自我训练;训练时结合监督损失和对比损失,以将查询样本拉向原型正样本、推离边界负样本为目标优化参数,获取第二图像分割模型;最后用该模型分割第二模态医学图像。该方法在跨模态医学图像分割中有显著优势,能有效提升分割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9890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1721387.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探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给药方法,包括:将透明质酸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得到均匀溶液;在均匀溶液中加入多巴胺后,室温避光搅拌22~26h,离心、冷冻干燥,得到透明质酸‑多巴胺;将该透明质酸‑多巴胺溶于PBS溶液中,超声处理并搅拌后,加入探针的PBS溶液混匀,然后加入高碘酸钠的PBS溶液混匀,室温避光静置1.5~2.5h,得到原位探针凝胶。本发明的原位探针凝胶可用于搭载和缓释探针分子,且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粘附力。将该原位探针凝胶用于术中直接对待观察部位进行原位贴敷后,用滤纸吸附除去凝胶,即可对局部的病灶进行观察。该探针给药方法可以避免采用喷雾给药时因探针的非特异性附着和向空气中扩散导致人体摄入而产生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994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552362.7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染病智能预检分诊机及其预检方法,涉及传染病预检领域。该分诊机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人脸识别模块、红外测温模块、显示屏模块、网络模块和打印模块;处理器还连接后台。该分诊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患者身份识别,通过红外测温模块检测患者体温,通过网络模块调取患者健康码和传染病检测信息,通过调用存储器中的传染病辅助问题,通过显示屏模块向患者展示,当患者的体温正常、有绿色健康码、传染病检测结果阴性且辅助问题正常,打印模块出示绿色就诊通行码,患者携带通行码就诊。本发明提高了传染病预检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减少了医务人员的投入,能全面、规范的进行预检分诊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267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85239.9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Inventor: 桑芒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术术中成像设备,其包括:雾化器;探针药液,容纳于所述雾化器内;其中,所述探针药液通过将特异性探针溶于溶剂中配制成探针母液,并使用生理盐水将探针母液稀释至1~100μM获得;荧光活体成像系统,用于对雾化器连续喷雾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进行图像采集与观察。本发明能快速、准确的将探针传递至目标血管内的斑块处,从而实现手术过程中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荧光成像,以辅助动脉内膜切除术。本发明使用的雾化器所喷射出的液滴较小且分布均匀,不易造成脆弱组织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78148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56771.1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IPC: A61B17/3209 , A61B90/00 , A61M25/01 , A61M25/00 , A61M2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经导管介入手术的心脏瓣膜进行切割分离工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导丝、引导导管以及切割部件,导丝用于引导导管方向的调控,引导导管用于为切割部件到达心脏瓣膜位置建立进入通道;切割部件包括杆体部,2个相互对称的连接杆以及弧形切割丝,杆体部的一端设有与外部设备连接的传输接口。在本发明中,通过导丝,便于带动引导导管实现方向以及角度的变换,从而能够使引导导管能够到达病患处;通过引导导管,便于为切割部件进入到患者体内的病患处建立进入通道;通过切割部件,便于对患者的心脏瓣膜进行分离切割,从而解决了传统技术放置球囊会产生滑动或者移位等问题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695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80102.8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厦门市心脏中心)
IPC: A61G1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麻醉动静脉穿刺用的支撑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一侧底端设有配重底座,支撑板远离配重底座的一侧设有支撑座,支撑板的两侧设有供支撑座滑动的滑动槽,支撑座的一侧设有靠近滑动槽的紧固组件。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不同年龄段或不同手臂长度的患者,能够对进行麻醉动静脉穿刺的患者的手臂起到临时支撑作用,且整个装置简单,空间占用小,便于收纳;实用性非常高,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手术床;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85020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1721373.9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IPC: C07D277/6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胱氨酸选择性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半胱氨酸选择性探针的结构式为:#imgabs0#其制备方法包括:在碱金属碳酸盐存在下,4‑(二乙氨基)水杨醛和2,4‑二硝基氟苯在第一溶剂中反应,得到中间产物C‑NO2;然后在三乙胺存在下,中间产物C‑NO2和苯并噻唑‑2‑乙腈在第二溶剂中反应,得到半胱氨酸选择性探针。本发明制备的半胱氨酸选择性探针(CN‑NO2)是一种Cys高度选择性荧光探针,其只在Cys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出强荧光,且几乎不与其他有机生物活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反应,具有从复杂生物体系中特异性检测Cys的潜力。因此,该半胱氨酸选择性探针可用于在细胞水平对Cys进行特异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98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21387.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探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给药方法,包括:将透明质酸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得到均匀溶液;在均匀溶液中加入多巴胺后,室温避光搅拌22~26h,离心、冷冻干燥,得到透明质酸‑多巴胺;将该透明质酸‑多巴胺溶于PBS溶液中,超声处理并搅拌后,加入探针的PBS溶液混匀,然后加入高碘酸钠的PBS溶液混匀,室温避光静置1.5~2.5h,得到原位探针凝胶。本发明的原位探针凝胶可用于搭载和缓释探针分子,且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粘附力。将该原位探针凝胶用于术中直接对待观察部位进行原位贴敷后,用滤纸吸附除去凝胶,即可对局部的病灶进行观察。该探针给药方法可以避免采用喷雾给药时因探针的非特异性附着和向空气中扩散导致人体摄入而产生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0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580924.9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窗口激发的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结构式为:Zn1+xGa2‑2xSnxO4:Cry,Yz。其中,0<x≤0.5,0<y<0.01,0≤z<0.01。该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激发光位于生物成像窗口,其激发光的波长大于650nm。且其发光峰值位于696nm左右,长余辉发光时间远超1小时,余辉强度强且余辉时间长,可被用于光动力治疗和生物成像等领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生物窗口激发的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材料取材广泛且价格低廉。操作过程中仅需要将各化合物进行混合研磨和煅烧,且无需保护气氛,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