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496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0949632.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成都贝斯特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能建崇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16/25 , G06F16/215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TL过程中的数据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可配置的数据转换规则对采集的源系统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并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加载;对所述数据转换和所述数据加载进行数据一致性检测,制定数据一致性保障机制;对ETL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错误检测和异常报警。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配置的数据转换规则,使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提高了转换规则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降低了维护成本;通过设计数据一致性保障机制,确保在数据转换和加载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有效防止数据一致性错误问题;对ETL过程中的数据错误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报警系统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提高ETL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6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998036.7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成都贝斯特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能建崇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5 , G01D21/02 , G06F18/24 , G06Q10/0635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锅炉受热面故障诊断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锅炉流场分析的受热面故障诊断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锅炉多维数据;进行锅炉内部流场分析;构建受热面故障诊断模型;耦合流场模拟结果和故障诊断模型构建故障预测模型;提取特征并降维;利用高斯混合模型进行故障模式识别;计算综合故障评分并进行风险分级。本发明通过融合流场分析、深度学习和多源数据,显著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预警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故障检测率提高至96.7%,误报率降至3.2%,早期预警时间延长至12.3小时,诊断准确率达94.1%。本发明为锅炉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88348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10359.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成都贝斯特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能建崇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63 , G01N21/359 , G01N23/223 , G16C20/20 , G16C2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混合光谱分析技术的煤质在线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煤样的光谱数据,所述获取操作包括,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分别得到煤样的X射线荧光光谱数据和近红外光谱数据;将所述X射线荧光光谱数据输入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预训练,得到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光谱数据,通过所述煤样的光谱数据和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光谱数据进行对比,优化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光谱抗干扰算法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近红外光谱数据,将第一近红外光谱数据输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解析并计算,得到煤质指标并输出检测结果,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9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929181.X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成都贝斯特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能建崇左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雄 , 李雪松 , 陈继平 , 傅强 , 钱澄浩 , 吴浪洲 , 焦景云 , 赵四方 , 罗延举 , 陈跃第 , 周秦 , 杨卓颖 , 李贵雷 , 曾华 , 孙理 , 张加蓉 , 卢游 , 叶学勇 , 黄帅 , 刘福海 , 彭桃 , 黄永军 , 郑强 , 张孝慧 , 刘军 , 高艳斌 , 罗友华 , 杨雨霖 , 余志林 , 褚云晨 , 许臻 , 杨玲玲 , 杨静 , 何江艳 , 王曦 , 刘倩倩 , 李相君 , 王杰 , 周清怡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机组冷端优化运行方法及系统,涉及发电机组冷端优化技术领域,包括设置监测计量仪表和气象监测点,采集机组冷端优化运行实时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和设备原始数据进行冷端数据分析,构建冷端优化运行模型,以机组冷端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计算分析;获取机组冷端运行费用最小时所需循环冷却水流量,控制循环水泵组合方式,进行冷端系统运行优化。本发明能够在多种运行场景下快速寻找到成本最低的运行模式,显著降低运行费用,提升经济效益,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整体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在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最大化节能减排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