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672708U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20130797.1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谷隆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燃性能优异、具有低压力损失、且耐侵蚀性及耐热冲击性也优异的蜂窝过滤器。该蜂窝过滤器具备:柱状的蜂窝结构体(4),其具有配置成包围多个隔室(2)的多孔质的隔壁(1);以及多孔质的封孔部(5),其配设于隔室的任一端部,在与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中,隔室的形状为将多边形的角部(21)倒角为曲率半径R为10~100μm的圆弧状而成的形状,蜂窝结构体在与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包括包含该截面的重心O的中央部(15)和位于中央部的外侧的外周部(16),中央部中的隔壁的厚度T1构成为比外周部中的隔壁的厚度T2厚0.0127~0.0381mm,该截面中的中央部的面积比例为10~50%。
-
公开(公告)号:CN219209527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20266291.3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低压力损失且能够在担载有废气净化催化剂时实现优异的净化性能的蜂窝过滤器。该蜂窝过滤器具备:柱状的蜂窝结构体(4),具有配置成包围多个隔室(2)的多孔质的隔壁(1);多孔质的封孔部(5),配设于隔室(2)的任一端部,蜂窝结构体(4)在与隔室(2)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包括包含该截面的重心O的中央部(15)和位于中央部(15)的外侧的外周部(16),中央部(15)中的隔壁(1)的厚度T1为0.17~0.32mm,外周部(16)中的隔壁(1)的厚度T2为中央部(15)中的隔壁(1)的厚度T1的70~90%,外周部(16)是以该截面的外周缘为起点相对于该截面的重心O至外周缘为止的半径r而言为6~12%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18166340U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21536771.9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缓和在封孔部产生的热应力的蜂窝过滤器。该蜂窝过滤器具备:柱状的蜂窝结构体(4),其具有配置成包围多个隔室(2)的多孔质的隔壁(1),该多个隔室(2)形成从流入端面(11)延伸至流出端面(12)的流体流路;以及多孔质的封孔部(5),其配设于隔室(2)的流入端面(11)侧的端部或流出端面(12)侧的端部中的任意一者,在对封孔部(5)的480μm×640μm的视野区域的电子显微镜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的处理图像中,封孔部(5)由多个粒子构成,具有0.25μm2以上的面积的该粒子的个数为1000个以上3500个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215912244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21883024.8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加热器、固定构造、干燥炉。红外线加热器具备被加热时辐射红外线的发热体、将发热体收容于内部并与发热体一起构成发热单元的内管、将发热单元装卸自如地收容于内部的外管,内管及外管是作为吸收6μm以上波长的红外线的低通滤波器发挥功能的绝缘性无机材料管,外管具有设有供插入发热单元的插入口的第一端部,发热单元具有配置于第一端部侧并安装有向发热体供电的电源供给部的第三端部,内管具有配置于第三端部侧并具有比内管的外径大的直径的第一凸缘部,外管的插入口具有在发热单元收容于外管的内部的状态下与第一凸缘部抵接的第二凸缘部,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有供冷却流体流通的空间,在外管具备流体供给口和流体排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215063637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525360.9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NGK凯伦泰克株式会社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杉浦畅政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烧成炉,能够自动测定多个区块中的气氛,并适当地管理各区块中的烧成工序。一种连续烧成炉,具备炉内气体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炉主体;输送路,配置于炉主体的内部,输送被处理物;和加热装置,配置于炉主体的内部且配置于输送路的上方和/或下方,炉内气体测定系统具备:主管;多个支管,从主管分支;气体测定装置;和吸气装置,经由支管和主管对炉主体的内部的气体进行抽吸并向气体测定装置送出,主管、气体测定装置及吸气装置配置于炉主体的外部,多个支管分别经由形成于炉主体的侧壁或顶壁的贯通孔从炉主体的外部插通到内部,并且多个支管分别具有电磁阀,炉内气体测定系统具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的控制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3532008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90000924.1
申请日:2011-07-1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口慎治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7/0215 , B01D46/2459 , B01D46/247 , B01D53/944 , B01D2258/012 , B01D2279/30 , B01J23/63 , B01J35/023 , B01J37/0036 , C04B38/0006 , C04B2111/0081 , F01N3/0222 , F01N3/035 , F01N13/0097 , F01N2330/30 , F01N2330/48 , Y02T10/20 , C04B35/195 , C04B38/005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净化装置(200),其具备蜂窝结构体(100)和筒状的收纳容器(21),所述蜂窝结构体(100)包括蜂窝基材(4),所述蜂窝基材(4)具有分割形成多个孔格(2)且平均细孔径为80μm以下的多孔质隔壁(1),其中一部分孔格(2)是在蜂窝基材(4)的流入端面(11)侧的端部被封孔部(5)实质上堵塞的入口封孔孔格(2b),其余的孔格(2)是从流入端面(11)侧直至流出端面(12)侧实质上贯通的贯通孔格(2a),入口封孔孔格(2b)和贯通孔格(2a)邻接配置,所述筒状的收纳容器(21)具有废气(G)的流入口(22)以及流出口(23)并且用于收纳蜂窝结构体(100),其中蜂窝结构体(100)以流入端面(11)朝向流入口(22)侧且流出端面(12)朝向流出口(23)侧的方式被配置于收纳容器(21)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压力损失增大的同时捕获粒子状物质并且能够抑制灰分堆积的蜂窝结构体。
-
公开(公告)号:CN203525454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591809.7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8/0009 , B01D46/2462 , B01D46/2466 , B28B11/12 , B28B19/0038 , C04B38/0093 , Y10T428/24149 , C04B35/10 , C04B35/185 , C04B35/195 , C04B35/478 , C04B35/5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难以产生环状裂纹的蜂窝结构体。一种蜂窝结构体(100),其具备:蜂窝基材(4),其具有多孔质隔壁(1),该多孔质隔壁划分形成成为流体流路的多个孔格(2);以及环状凸部(10),其在整个周长上包围所述蜂窝基材(4)的外周,所述环状凸部(10)以如下方式配设:从所述蜂窝基材(4)的外周向外侧突出,且覆盖所述蜂窝基材(4)的外周的一部分,所述环状凸部的两端部的形状为锥状,所述环状凸部(10)在与所述孔格(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的厚度为3~20mm。
-
公开(公告)号:CN202931260U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20602639.3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IPC: H03H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粘合压电基板(11)和支撑基板(12)而形成的用于弹性波装置的复合基板(1),其特征在于,复合基板(1)在23℃温度环境下以使支撑基板(12)在下方的状态放置于平面时,复合基板(1)的形状以沿着所述压电晶体的X轴朝向上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并且100mmΦ范围的所述X轴的SORI处于100μm以下,此外,支撑基板(12)的背面粗糙度Rq为1μm≤Rq≤10μm。通过控制复合基板(1)的弯曲和其支撑基板(12)的背面粗糙度,能够防止在制作弹性波装置工序中复合基板(1)对工作台的吸附不良,可以防止弹性波装置的破损和图案形成不良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02660893U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20090900.6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NGK凯伦泰克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辊底式炉,其能够不引起链的隆起所导致的搬送故障且防止炉后段部分炉内匣钵的排列紊乱。本实用新型的辊底式炉在炉长方向上分成多个传动单元(U)。各传动单元(U)具备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通过由发动机(3)转动的传动轴(5)来转动各辊子(2)。在温度下降的炉后段部分中,设定后侧传动单元(U)的工件搬送速度在其前侧传动单元(U)的工件搬送速度的同等以下,使辊子上的匣钵相互之间不会因热收缩而产生间隙,防止炉内匣钵的排列紊乱。
-
公开(公告)号:CN202547382U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20090199.8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NGK凯伦泰克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伦弘
IPC: F27D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5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具有如下技术:用绝热壁在上下方向上隔开烧成炉内部来形成多个热处理室的多层式加热炉中,能够抑制上层炉与下层炉之间的气体流动。其解决方法是提供一种通过在上下方向上用绝热壁(7)隔开炉内(6)来形成多个热处理室的多层式加热炉,其中,该绝热壁(7)包括搭在炉壁(4)的支撑构件(8)和配置在该支撑构件(8)上的多个绝热层(12)、(13)、(14)、(15),各绝热层通过在前后左右并列配置多个绝热块(9)来构成,邻接层的绝热块(9)之间的接缝、和邻接层的绝热块(9)与炉壁(4)之间的接缝分别以不在同一垂直线上的方式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