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1606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080074657.6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赛峰航空器发动机
IPC: B22F10/00 , B22F5/04 , B33Y10/00 , B33Y80/00 , F01D5/14 , F01D5/28 , F04D29/32 , G06F30/15 , G06F30/20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用于燃气涡轮航空发动机的具有附加的金属前缘的复合材料的叶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复合材料生产一批多个未加工的叶片(10);由该批多个未加工的叶片中的叶片生成未加工的叶片的数字模型;生成包括前缘的理论最终叶片的数字模型;由未加工的叶片的数字模型和最终叶片模型生成前缘的数字模型;经由增材制造,从生成的前缘数字模型制造至少一个前缘(21);将每个制造的前缘(21)结合至该批多个未加工的叶片(10)中的未加工的叶片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04170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471379.9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中钛国创(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部件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钛合金闸片托的增减混合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闸片托增减部分确认:对闸片托结构进行分析,确认闸片托增材制造成型部分,确认闸片托成型底板;采用增材制造设备进行打印加工处理:在闸片托成型底板上进行钛合金闸片托预制品的打印加工处理,得到钛合金闸片托预制品;热处理:将钛合金闸片托预制品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去应力退火,得到钛合金闸片托预制品;机加工:将钛合金闸片托预制品进行机加工,得到钛合金闸片托。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流程短、效率高、成本低、所制钛合金闸片托性能好,可快速响应对闸片托的各种需求,适用范围广,实用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055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80067505.2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阿博格有限公司
Inventor: 赖纳·布利特舍尔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由可固化材料在构造区域中生产三维物体的装置(1)的至少一个可移动排放单元的冲洗站和方法,所述材料在冲洗过程中从排放单元排出。在该过程中使用的至少一个排放单元(2)包括排放喷嘴(12),并且该至少一个排放单元被移动到冲洗位置以便冲洗排放喷嘴(12),并且排放单元的排放喷嘴(12)放置在废弃物容器(6)的具有至少一个开口(11)的封闭组件(10)上。可固化的流体材料然后从排放单元(2)排放到废弃物容器(6)中。然后,排放喷嘴(12)与排放单元(2)一起与废弃物容器(6)的封闭组件(10)分离,并且排放单元(2)然后移动到工作位置。这样,优化了生产过程,并在排放单元的出口处不断地提供最佳的材料品质,同时增加了系统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9164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80059030.2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斯特兰蒂斯汽车集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设施(IT),所述处理设施负责处理金属零件(PM),所述金属零件包括相反的第一面(F1)和第二面(F2)。该设施(IT)包括:第一装置(D1),所述第一装置能够按照相对于所述金属零件(PM)的经选择路线移动,以便实施第一材料在所述第一面(F1)的第一区域(Z1)上的沉积;以及第二装置(D2),所述第二装置能够按照相对于所述金属零件(PM)的该经选择路线移动,以便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材料的沉积的经选择时间差在该第一区域(Z1)上沉积第二防腐材料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72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43267.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冲击式转轮外部水斗模压与增材复合制造方法及工艺结构,该方法包括建立冲击式转轮外部水斗模型;将所述外部水斗模型分为模压区和增材区;所述模压区采用基准厚度钢板模压成型,所述增材区采用机器人增材制造。本发明解决了材料利用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3230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036604.8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概念激光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2F10/20 , B22F10/00 , B22F10/70 , B22F12/00 , B29C64/153 , B29C64/159 , B29C64/188 , B29C64/209 , B29C64/227 , B29C64/259 , B29C64/268 , B29C64/30 , B29C64/371 , B01D46/88 , B01D46/1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依次逐层地选择性照射和固化由可借助能量束固化的建造材料构成的层来添加式地制造三维物体的设备,其具有构造成产生能够夹带在设备的运行期间产生的颗粒、尤其是未固化的建造材料微粒和/或烟雾和/或闷烧残余物的过程气体的流的流产生单元;和构造成从过程气体流中分离颗粒的过滤器单元,过滤器单元包括具有至少部分布置在产生的过程气体流的流动路径中的至少一个过滤器元件的过滤器室,过程气体流中的颗粒通过过滤器元件从过程气体中分离,颗粒接收室以可隔离的方式连接至或可连接至过滤器室的颗粒出口并构造成接收从过程气体分离的颗粒。本发明还涉及过滤器单元和用于添加式地制造三维物体的设施。
-
公开(公告)号:CN11538312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983297.2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22F10/00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40/20 , C22F1/04 , B22F10/38 , B33Y80/00 , B33Y70/00 , B23K20/12 , B23K20/26 ,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合成金属间化合物增强铝基梯度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复合材料,其包括:S1、选用两块相同的铝合金板材作为基体并加工盲孔;S2、将金属粉末填入步骤S1中基体盲孔中并压实,进行往返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S3、得到两块金属粉末含量不同的增材原始复合材料;S4、利用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获得增材成形件即原位合成金属间化合物增强铝基梯度复合材料;S5、热处理。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出的原位合成金属间化合物增强铝基梯度复合材料,显著增加了铝合金基体中原位合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含量,并有效改善了其内部颗粒团聚现象,在增强铝合金基体的同时实现了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层间梯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324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41514.1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自蔓延反应的金属3D打印笔,包括笔头、药管和笔尾。药管的两端分别与笔头和笔尾可拆卸连接;笔头设有出料口;药管由外至内包括:外壳、热障涂层、自蔓延反应堆、耐高温导热层和进料通道;笔尾包括进料口、动力组件、引火组件和电源;动力组件和引火组件分别与电源连接;动力组件用于控制打印材料由进料口经进料通道向出料口持续供料;引火组件用于引燃自蔓延反应堆。本发明将自蔓延反应和3D打印笔相结合,减少3D打印笔使用时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整体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零件,轻巧易携带,可实现在野外抢险、抢修等无额外能源情况下,特定形状金属零件的3D打印,具有广阔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049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8712.8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上海锐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打印设备和方法,融合器采用3D打印Ti‑6Al‑4V植入体中点阵结构,融合器上下表面环形盘齿,齿形为倒三角形结构,实现360°有效防退,融合器表面可设计大的植骨仓,促进骨融合。椎间融合器尾部中间螺纹设计,既可保障手术时候有效持取,又可为植入后注入骨水泥提供通道;椎间融合器上下表面圆顶结构,跟终板完美贴合,上表面圆弧形,下表面水平,符合人体解剖结构,该带有弧面检测功能的3D打印设备,方便3D打印过程中,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对弧面进行实时检测,方便实时调整,从而提高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1185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1605158.8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耦合控制的金属薄带三维成形系统,包括焦耳热电源、角度可调式打印机构安装装置、阵列安装在角度可调式打印机构安装装置上的锤击式打印机构和辊压式打印机构、安装在锤击式打印机构和辊压式打印机构上的压力传感器、基板、控制系统和金属薄带输送机构;焦耳热电源的第一极分别与锤击式打印机构和辊压式打印机构电连接,第二极与基板电连接,焦耳热电源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压力传感器用于采集锤击式打印机构和辊压式打印机构与基板上金属薄带之间的接触压力;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接触压力与预设的触发压力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控制焦耳热电源输出焦耳热能量。本发明提高了系统打印效率和对不同打印方式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