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58421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80848.6
申请日:2010-07-20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21 , Y02E60/50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双极板的传导性的和亲水性的表面改性,尤其涉及燃料电池,包括具有传导性且亲水性的表面层的双极板,所述表面层设置在双极板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表面层包含具有亲水性有机基团的传导性碳材料,该亲水性基团共价连接在碳材料的表面。还公开了生产双极板和燃料电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614803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410092260.2
申请日:2004-11-05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3/48 , H01M8/0206 , H01M8/021 , H01M8/0228 , Y10T428/12889 , Y10T428/12979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抗腐蚀导电部件,通过在不锈钢片上形成厚度100nm或更小的镀金薄层而制作,并且即使金层很薄也能保证高的抗腐蚀性。该部件的特征在于:在从表面到金层和金属基底的界面范围内的金薄层中,由俄歇分析给出的金的原子浓度的最大值“v”是所有元素的总原子浓度的至少98%,所有元素的总原子浓度被认为是100%,在界面处,金的下降曲线与基底金属的最主要成分的上升曲线交叉。
-
公开(公告)号:CN101946349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80105900.X
申请日:2009-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3 , H01M8/0206 , H01M8/0228 , H01M8/0232 , H01M8/0234 , H01M8/0245 , H01M8/0247 , H01M8/0273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 Y02P70/56 , Y10T83/04 , Y10T83/0429 , Y10T83/6484 , Y10T83/8727
Abstract: MEA(15)布置在框架(13,14)之间。第一气体流路形成部件(21)布置在MEA(15)的阳极电极层(17)和固定在框架(13)的上表面上的第一隔板(23)之间。第二气体流路形成部件(22)布置在MEA(15)的阴极电极层(18)和固定在框架(14)的下表面上的第二隔板(24)之间。气体流路形成部件(21,22)由金属板网(25)构成。该金属板网是通过在金属薄板中以网目状的方式形成通孔(26)、然后再使金属薄板成形为阶梯状而形成的。气体流路形成部件(21,22)具有形成通孔(26)的环形部(27)。环形部(27)具有设置在与碳纸(19,20)接触的第一接触部(28)中的平表面部(28a)。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760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880115789.8
申请日:2008-10-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21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 Y02P70/56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隔板(10)的周缘区域的表面形成均匀且致密的树脂涂层(30)。但是,所形成的树脂涂层(30)存在包含缺陷(32)(微小的孔)的情况。在本发明中,即使在树脂涂层(30)包含缺陷(32)的情况下,金属涂层(40)也涂覆该缺陷(32)。即,当通过电沉积处理使络离子中的金属附着于燃料电池隔板(10)上时,金属除了附着于发电区域以外还附着于表面(隔板基材的表面)因树脂涂层(30)的缺陷(32)而露出的部分,在缺陷(32)的部分形成金属涂层(40)。因此,与隔板基材的表面在树脂涂层(30)的缺陷(32)部分露出的情况相比,提高了燃料电池隔板(10)的耐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16089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880110277.2
申请日:2008-10-02
Applicant: 莱茵兹-迪兹通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 C25B9/203 , H01M8/0202 , H01M8/0206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4089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电化学系统和一种用在所述电化学系统中的双极板。电化学系统(1)由若干电池(2)的层体构成,所述电池在各种情况下通过双极板(3)而彼此分隔开,其中,所述双极板包括用于冷却的开口(4)或用于从所述电池排出工作介质和向所述电池供应工作介质的开口(5),并且所述层体设定为处于机械压缩应力下,其中,至少一个电池包括电化学作用区(6),所述电化学作用区由所述双极板的边界壁(7)环绕,并且在所述电化学作用区内设置有用于均匀分布介质的所述双极板的槽道结构(8),其中,设置至少一个气体扩散层(9),用于对介质进行微分配。在所述槽道结构与所述边界壁之间的边沿区域中设置有限制元件(10),用于避免流体在所述槽道结构与所述边界壁之间旁流,并且所述气体扩散层覆盖所述槽道结构和/或所述限制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电化学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通过防止电化学作用区域的边沿区域中的旁流而得以确切地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1118972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01540.9
申请日:2007-04-25
Applicant: 上海清能燃料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6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58 ,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0286 , H01M8/0297 , H01M8/1007 , H01M8/2485 , Y02P70/56 , Y10T156/1056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燃料电池的密封结构,包括一侧气体隔离板、一侧气体扩散层、一侧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另一侧催化剂、另一侧气体扩散层和另一侧气体隔离板,依次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侧气体扩散层的面积小于质子交换膜的面积,所述质子交换膜的面积不大于一侧气体扩散层的面积,所述一侧气体扩散层的面积小于一侧气体隔离板的面积,从而形成阶梯状;与上述阶梯状相对应的反阶梯状的密封区域,被固化的密封材料所充填而形成气密。本发明还披露了制造上述密封结构的燃料电池的两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电解质膜不易发生烧穿漏气,且为了密封而对电解质膜造成的浪费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953259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610160508.3
申请日:2006-10-20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06 , C23C16/34 , C23C16/405 , C23C16/56 , H01M8/0206 , H01M8/0228 , H01M8/0236
Abstract: 其上具有其中包含元素周期表IVb和Vb族元素的二元和三元氮化物和氧氮化物涂层的燃料电池组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073173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580041750.2
申请日:2005-1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47 , H01M8/0206 , H01M8/021 , H01M8/0228 , H01M8/0297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Y10T83/04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离器,其面对MEA的区域是平的,该隔离器包括面对第一电极板和面对第二电极板。该隔离器包括反应气体供给歧管,反应气体供给到该反应气体供给歧管。面对第一电极板包括形成在电池反应区域的端部处的多个反应气体供给孔。中间板包括多个反应气体供给路径槽,所述反应气体供给路径槽形成反应气体供给路径,其中,每个反应气体供给路径的一端连接到反应气体供给路径,另一端连接到多个反应气体供给孔中的至少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01669240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880008825.0
申请日:2008-03-14
Applicant: 米其林技术公司 , 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公司
Inventor: D·奥尔索默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1 , H01M8/0206 , H01M8/0213 , H01M8/0258 , H01M8/0276 , H01M8/0297 , H01M8/241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具有双极板(1)和聚合物薄片(2)的层叠体,在所述电池中,每个聚合物薄片包括相对于相邻的双极板(1)在所有侧面凸出的唇缘(3)。
-
公开(公告)号:CN100592565C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710103921.0
申请日:2007-05-15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Inventor: B·安德里斯-肖特 , R·M·布里斯班 , M·H·阿布德埃尔哈米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4 , H01M8/0206 , H01M8/021 , H01M8/0213 , H01M8/0245 , H01M8/0267 , H01M8/242 , H01M8/2483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堆,所述燃料电池堆包括被设置在位于所述燃料电池堆的两端处的复合单极板与端子板之间的不可透过的垫板,其中所述垫板由抗蚀性材料如不锈钢、钛或密封石墨制成。由于所述垫板是不可透过的,因此其防止了扩散通过所述单极板的冷却流体接触所述端子板,所述接触要不然将对所述端子板产生侵蚀。所述垫板上可涂覆有传导材料如金、铂、氧化钌或其混合物以降低其接触电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