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隔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燃料电池隔板

    公开(公告)号:CN101855760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880115789.8

    申请日:2008-10-20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隔板(10)的周缘区域的表面形成均匀且致密的树脂涂层(30)。但是,所形成的树脂涂层(30)存在包含缺陷(32)(微小的孔)的情况。在本发明中,即使在树脂涂层(30)包含缺陷(32)的情况下,金属涂层(40)也涂覆该缺陷(32)。即,当通过电沉积处理使络离子中的金属附着于燃料电池隔板(10)上时,金属除了附着于发电区域以外还附着于表面(隔板基材的表面)因树脂涂层(30)的缺陷(32)而露出的部分,在缺陷(32)的部分形成金属涂层(40)。因此,与隔板基材的表面在树脂涂层(30)的缺陷(32)部分露出的情况相比,提高了燃料电池隔板(10)的耐腐蚀性。

    电化学系统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16089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880110277.2

    申请日:2008-10-02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电化学系统和一种用在所述电化学系统中的双极板。电化学系统(1)由若干电池(2)的层体构成,所述电池在各种情况下通过双极板(3)而彼此分隔开,其中,所述双极板包括用于冷却的开口(4)或用于从所述电池排出工作介质和向所述电池供应工作介质的开口(5),并且所述层体设定为处于机械压缩应力下,其中,至少一个电池包括电化学作用区(6),所述电化学作用区由所述双极板的边界壁(7)环绕,并且在所述电化学作用区内设置有用于均匀分布介质的所述双极板的槽道结构(8),其中,设置至少一个气体扩散层(9),用于对介质进行微分配。在所述槽道结构与所述边界壁之间的边沿区域中设置有限制元件(10),用于避免流体在所述槽道结构与所述边界壁之间旁流,并且所述气体扩散层覆盖所述槽道结构和/或所述限制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电化学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通过防止电化学作用区域的边沿区域中的旁流而得以确切地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