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56007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1101443.5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浓淡粗细深度分离及可控涡稳燃技术燃烧煤气化半焦颗粒的方法,将携带气化半焦的低阶煤一次风半焦粉流进行浓淡分离,得到浓相半焦粉流和稀相半焦粉流;将浓相半焦粉流进行粗细分离,得到浓相粗半焦粉流和浓相细半焦粉流;将稀相半焦粉流与二次风混合后导入燃烧室的外层喷口;将浓相细半焦粉流、浓相粗半焦粉流分别导入燃烧室的内层喷口、中间层喷口,然后喷入燃烧室,燃烧室内层喷口内部安装可控涡钝体装置和辅助增氧二次风喷口,点火时,首先点燃燃烧室内层喷口喷出的浓相细半焦粉流。本发明将有效改善气化半焦的着火、燃烧及燃尽特性,减轻污染物排放,可以有效防止炉壁结渣和水冷壁高温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07715712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106019.4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浓度VOCs气体的配气实验系统及其配气方法,该系统包括:两个提供恒温的控温加热套;两个控制气体流通的截止阀;检测配气罐情况的压力计和真空计;三个提供稀释气体的进气管路及其阀门;一个形成配气罐真空的真空泵及其阀门;一个控制混合气体出气流速、流量的抽气泵;一个提供反应场所的反应器。首先控温加热套加热饱和蒸发器得到VOCs蒸汽;然后将配气罐恒温处理和抽真空后,VOCs气体和空气进入恒温配气罐,通过压力计检测各气体成分分压,调节VOCs配比浓度;最后调节抽气泵使定浓度的配气匀速输出至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05120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475256.1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90 , B01D53/76 , B01D53/8628 , B01D53/8631 , B01D53/869 , B01D2251/2062 , B01D2255/20707 , B01D2255/20723 , B01D2255/207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ast SCR反应的中低温含硫烟气高效脱硝装置及方法,可应用于电站锅炉及各种工业炉窑尾部烟道处,装置包括用于氧化NO的氧化模块以及用于脱硝的SCR反应模块。氧化模块使烟气中的部分NO转化为NO2后进入SCR反应模块,预氧化的烟气与喷入的NH3混合,然后进入选择性催化还原层进行快速SCR反应。催化剂还原层采用低钒负载的钒钨钛蜂窝状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00℃~350℃。本脱硝系统有着高效抗硫中毒能力,并且大大提升了烟气低温段的脱硝效率,经实验验证,在250℃的低温含硫烟气的氛围中,本系统脱硝效果明显,效率可达90%以上,且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67315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26037.5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厨房油烟净化装置及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烟前处理模块、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模块和喷洗模块,油烟前处理模块包括倾斜安装在反应器前侧的金属网和连接在金属网下端的油槽,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模块包括多根并联的放电管,放电管的两端通过多孔板固定在反应器的壳体上,轴心处安装有高压电极,高压电极的两端与高压电极板连接,放电管的外部裹有接地电极,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催化剂且在尾部设有活性炭,喷洗模块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来加热冷却介质,进而利用已达到设定温度要求的冷却介质吹扫金属网。本发明实现了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协同作用和余热再利用,能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及确保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591087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085618.7
申请日:2015-02-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B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化学链重整制氢及抑制焦油产生的联合协同工艺,工艺中主要使用催化裂解反应器、制氢反应器和载氧体再生反应器;先将生物质与铁基复合载氧体混合,再将混合后的原料,于催化裂解反应器中,进行反应20~30 min,随后将反应生成物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由排气口排出合成气,并继而将催化裂解反应器中被还原后的载氧体转入制氢反应器中,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最终将反应后的载氧体送入载氧体再生反应器中,被氧化后继续循环参与反应。本发明将化学链重整制氢技术与焦油抑制技术协同起来,对比传统生物质气化,具有耗能低、抑制焦油产生等特点,且针对挥发分含量不同的生物质,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实施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07637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37405.0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01J27/053 , B01D53/86 , B01D53/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053 , B01D53/8628 , B01D2258/02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抗碱金属中毒的SCR脱硝催化剂,以锐钛矿TiO2为载体,Ce(SO4)2作为助剂,V2O5为活性组分,各部分所占比例(重量百分比)为:Ce(SO4)2/TiO2=7%~16%,V2O5/催化剂总质量=1%,采用等体积浸渍的制备方法,经过干燥、煅烧制备完成。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污染小、环境友好;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抗碱金属中毒性能,原料资源丰富、廉价易得;通过添加Ce(SO4)2作为助剂,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酸性和氧化还原能力;在脱硝效率上,钒铈钛催化剂要高于商用钒钨钛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碱金属NaNO3中毒后脱硝效率比商用钒钨钛催化剂提高了39.6%~47.8%,具有优秀的抗碱金属中毒的性能。本发明可有效减少烟气中碱金属对脱硝催化剂的危害,提高催化剂的运行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97263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30834.8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空气分级反向射流技术的双凹腔火焰稳定燃烧装置,包括共轴线顺序连接的二次空气进气分流预热段、火焰稳定凹腔段、旋流式斜缝反向射流段和渐扩渐缩出口段。本发明在装置头部采用分流板,主流通道壁面采用旋流式斜缝反向射流进气和渐扩渐缩出口段,将燃烧室内燃烧区进行分割,分流板两侧的斜孔进气进入凹腔内,与凹腔前后壁面进气进行掺混扰动,促进凹腔内主燃区的燃烧过程,分流板中心进气与两股旋流式斜缝反向射流进气形成的气流墙,将主流通道内燃烧区分割为三个燃烧区,使得在进气量较大时仍能保证火焰良好的稳定性,提高燃烧效率,拓宽了装置的稳燃范围,同时温度沿轴向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局部温度过高,延长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449926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823550.3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草秸秆生物质型煤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生物质型煤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材料制成:原煤45‑55%,烟草秸秆35‑45%,灰渣5‑7%,膨润土2‑5%,添加剂0.2‑0.6%。利用本发明配方及方法制备的生物质型煤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当地的烟草秸秆,降低煤炭消耗量,而且型煤燃点低、固硫率高、燃烧特征好,使用时容易控制烤房内温度,达到烤烟的三段六步式温度要求,解决了现有型煤技术中型煤的燃点高、固硫率低、不易成型、受潮易脱散以及烟叶烘烤中煤炭消耗量高、燃烧利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39786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676212.1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A24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段六步式密集烤房燃煤节能烘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对烤烟地区主要燃煤热值进行分析,根据三段六步式烤烟过程各阶段所需热量,计算出烤烟地区主要燃煤耗煤量,并建立数据库;B、在烘烤过程各阶段按计量加煤并进行燃煤的配置;变黄期采用热值较低的煤料,在火力要求较高的干筋期与定色期采用高热值煤料;本发明根据三段六步式烤烟各阶段燃煤耗煤量进行燃煤配置,在升温和瞬时火力较高时添加细碎煤炭,可较好的充分燃烧并提高燃烧强度;在稳温和后期阶段添加大块煤炭至炉膛中部,可保证燃烧过程的稳定和持久性;在稳温阶段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煤渣进行重复燃烧,充分利用其热量,提高燃煤燃烧效率和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8401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47596.8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F23G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尘含硫低浓度甲烷的高效催化燃烧装置,包括燃烧筒和烟气循环预热单元,燃烧筒的外壁上设置保温层,燃烧筒内由下向上依次设置除尘板、预热腔、脱硫吸附层和催化燃烧层,燃烧筒的下方设置进气腔,燃烧筒的上方设置反向气体吹扫单元,进气腔的侧壁上设置低浓度甲烷进气管和吹扫气体排出管,燃烧筒与预热腔对应的侧壁上设置预热腔进气管和预热腔排气管;烟气循环预热单元包括烟气排气管、电磁阀Ⅳ和换热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效催化燃烧方法。该燃烧装置和方法采用正向催化燃烧、反向吹扫还原的立式布局,操作简单;正向催化燃烧经除尘,预热,脱硫等工序可保持低浓度甲烷高效催化燃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