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0746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19907.0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魏琴 , 杜斌 , 韩颜颜 , 吴丹 , 毛珂霞 , 李贺 , 马洪敏 , 朱宝存 , 范大伟 , 李燕 , 李慧芝 , 罗川南 , 庞雪辉 , 朱沛华 , 赵燕芳 , 蔡燕燕 , 魏东
IPC: G01N2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考马斯亮蓝测定蛋白质的光度法。为了克服经典的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稳定性差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乳液增稳增敏的考马斯亮蓝测定蛋白质方法,采用自配的微乳液,有效地增强体系的稳定性和提高反应体系的灵敏度。本发明所述的测定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定量测定蛋白质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489344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77108.9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不同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功能化硅胶填料的一种制备方法,特别涉及采用离子交换法改变离子液体修饰硅胶上相应的阴离子,制备目标阴离子对应离子液体功能化硅胶填料。本发明先对氯丙基修饰硅胶进行季胺化制备氯盐离子液体修饰硅胶,将其装填色谱柱,再利用离子交换法改变阴离子,用目标阴离子的盐溶液通过色谱柱,获得目标阴离子对应离子液体的功能化硅胶填料。本发明能够方便地调节填料的色谱特性,基于所制备的氯盐离子液体修饰硅胶,制备多种阴离子的离子液体功能化硅胶填料,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489271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77126.7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0/286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耐碱性高效液相色谱硅胶填料的一种制备方法,特别涉及采用短碳链有机硅烷偶联剂进行硅胶表面有机杂化处理的方法,制备表面耐碱性的硅胶基质,再进行固定相的键合。本发明先使用短碳链有机硅烷偶联剂在全多孔球形硅胶表面进行部分硅羟基的键合反应,将硅胶表面部分覆盖短碳链,使硅胶表面被有机杂化,制备表面有机覆盖层薄且较为均匀的耐碱性硅胶,再进行表面固定相的键合,最后进行封尾,制得耐碱性的硅胶色谱填料。本发明所制得的硅胶色谱填料不但具有耐碱性的特殊优点,而且可以减小残余硅羟基效应,并能掩盖硅胶表面的金属杂质,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864033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10780.4
申请日:2010-06-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8F222/14 , C08F226/06 , C08F2/44 , C08J9/26 , B01J20/26 , B01J20/30 , B01J2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应用,特征是:在具塞的三角瓶中,按摩尔比加入醋酸锌∶4-乙烯基吡啶∶偶氮二异丁腈∶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甲醇介质中,氩气除去氧,于70℃恒温反应20h,得块状聚合物,将其研磨成细粒。用EDTA溶液洗涤2h,以除去模板Zn(II)离子,再用盐酸和甲醇(体积比为1∶1)混合溶液洗去残留的有机物,最后用水、甲醇洗脱干净,过滤除去过细粒子,置于60℃真空中干燥。获得的锌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剂对锌离子具有特异的识别能力,选择性较高,吸附速度快,解吸性能好,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机械稳定性,具有再生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8610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10613932.2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31/02 , B01J27/04 , B01J35/61 , B01J37/20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化类过氧化物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技术,主要技术特征是:制备了Au@CeO2@CuS复合材料,并在表面修饰DNA链,得到对BRCA1有高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功能化类过氧化物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易于控制,生产成本低;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检测BRCA1的新方法,将制备得到的功能化类过氧化物酶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检测BRCA1中,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方便、仪器简单等优点,并且成功用于人血清样品中BRCA1的检测,表现出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应用于更多实际样品检测提供了可能,在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6284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0900446.2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体包覆鲁米诺的中空多孔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发光分析中的应用技术。主要技术特征是:用三步法制得中空多孔二氧化硅,并用适配体将鲁米诺分子包覆在中空多孔二氧化硅的内部空腔中,得到对PSA有高特异性识别能力、可释放化学发光试剂分子鲁米诺的中空多孔二氧化硅材料;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将适配体包覆鲁米诺分子的中空多孔二氧化硅材料应用于化学发光检测PSA的方法,该方法检测PSA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同时具有高的灵敏度,并且成功用于血清中PSA的检测,为该传感器进一步应用于临床PSA的检测和监控提供了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2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79300.7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体功能化磁珠/Au@ZIF‑67‑ssDNA复合材料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技术,主要技术特征是:制备了磁珠,并在其表面修饰上含有适配体的DNA链,同时制备了Au@ZIF‑67,并在其表面修饰了ssDNA,得到对腺苷分子有着高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适配体功能化磁珠/Au@ZIF‑67‑ssDNA复合材料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易于控制,生产成本低;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检测腺苷的新方法,将适配体功能化磁珠/Au@ZIF‑67‑ssDNA复合材料应用于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腺苷中,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方便、仪器简单等优点,并且成功用于人尿液样品中腺苷的检测,表现出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应用于实际检测提供了可能,在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68717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911092291.0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二氧化铈和纳米银双增强苝四羧酸发光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在本发明中,作为发光体的苝四羧酸PTCA直接负载在碳纳米管MWCNTs表面,形成PTCA@MWCNTs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铈CeO2和纳米银AgNPs用作苝四羧酸‑过硫酸钾PTCA‑K2S2O8体系中新型共反应促进剂催化共反应剂K2S2O8产生更多的硫酸根自由基SO4•‑,极大增强了PTCA的发光强度。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原PCT可结合不同量的二抗标记物金杂化的苝四羧酸‑碳纳米管Ab2‑Au‑PTCA@MWCNTs,从而引起传感器发光强度变化,实现对PCT的检测。本发明对PCT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0 fg/mL‑100 ng/mL,检测限为16 fg/mL。
-
公开(公告)号:CN113856728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92163.8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10 , C02F1/30 , C02F101/3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硫化铋/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技术特征是:通过煅烧法制备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再通过原位生长法制备锡硫化铋/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将锡离子掺杂硫化铋并与石墨相氮化碳复合形成Z型异质结构,利用铋基和氮化碳基良好的可见光响应特性以及Sn4+较高的电子载流子含量的特点,加快了光生载流子在界面处的分离和迁移,保持光激发电子和空穴的氧化还原能力,使得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并且该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易控、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79045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70398.2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31/22 , G01N33/574 , G01N33/68 , G01N21/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铜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化学发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在化学发光检测甲胎蛋白中的应用技术,属于化学发光传感领域。主要技术特征是:制备金纳米粒子/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再通过正负电荷相互作用复合氧化锌纳米粒子,得到氧化锌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铜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化学发光催化剂;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将氧化锌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铜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化学发光催化剂应用于化学发光检测甲胎蛋白,结合磁性复合材料、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该检测方法表现出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为该方法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甲胎蛋白的检测提供了理论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