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芽孢杆菌产生臭味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41369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610040616.0

    申请日:2016-01-21

    申请人: 江南大学

    CPC分类号: C12N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芽孢杆菌产生臭味的培养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向含酵母粉0.5%、蛋白胨1%、NaCl 1%,pH7.0的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或甘油,并控制葡萄糖或甘油的浓度,使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不产生臭味。其中葡萄糖添加量为2~3%,甘油添加量为2~3%。本方法实现了控制芽孢杆菌产生臭味的技术效果,避免了将芽孢杆菌添加至食品发酵过程中因其自身臭味导致的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一种纯化梭形赖氨酸芽孢杆菌产氨基甲酸乙酯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394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8347.5

    申请日:2012-12-27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N9/18 C12R1/01

    摘要: 本发明一种纯化梭形赖氨酸芽孢杆菌产氨基甲酸乙酯酶的方法,所述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SC02,于2012年10月19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2414,将所述梭形赖氨酸芽孢杆菌活化发酵后破壁,使用硫酸铵将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沉淀,透析后获得粗酶液,将所述粗酶液经强阴离子柱、疏水柱、高分辨率离子柱、凝胶柱,纯化获得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本方法可高效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提高微生物法制备耐热耐碱性过氧化氢酶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44621A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200310106371.X

    申请日:2003-11-18

    申请人: 江南大学

    IPC分类号: C12N9/08 C12N1/14

    摘要: 一种提高微生物法制备耐热耐碱性过氧化氢酶产量的方法,涉及金黄色嗜热子囊菌发酵制备过氧化氢酶。本发明通过采用糊精和乙醇作为培养基的混合碳源,在发酵初始添加诱导剂H2O2的方法,以及提高摇床转速和在发酵罐中流加乙醇及提高搅拌转速的方法,来提高过氧化氢酶的产量。摇瓶培养时,发酵终了发酵液中过氧化氢酶水平达3015U/mL,在5L发酵罐中恒速流加乙醇,5天后过氧化氢酶水平达3567U/mL。

    一种适用于发酵食品的多铜氧化酶重组酶

    公开(公告)号:CN11292101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292596.7

    申请日:2021-03-18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发酵食品的多铜氧化酶重组酶,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将不同来源的多铜氧化酶基因及其优良突变体基因在乳酸乳球菌食品级表达系统NZ3900/pNZ8149中成功表达,并通过优化诱导条件,使得重组野生型多铜氧化酶MCOB和突变体L386Y、L386Y/T317N、L386Y/T317N/S427E的表达水平分别达到了2325.84U/L、4488.06U/L、4289.78U/L、2254.45U/L。将乳酸乳球菌食品级表达的多铜氧化酶用于生物胺的降解,可使多铜氧化酶对组胺的降解能力提高了63.41%,可以作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应用于发酵食品降解生物胺。

    一种提高多铜氧化酶稳定性和降解生物胺能力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260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38475.6

    申请日:2020-11-09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多铜氧化酶稳定性和降解生物胺能力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过氧化氢酶CAT与多铜氧化酶MCOF按顺序连接,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BL21(DE3)/pET28a,成功实现了多铜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的融合表达,所获得的融合酶可使多铜氧化酶稳定性提高51%~68%。将融合酶用于生物胺的降解,可使多铜氧化酶对不同生物胺的降解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24~48h时间内,相较于未融合CAT的多铜氧化酶MCOF,融合酶CAT&MCOF降解生物胺的能力提高了38.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