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05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815747.1

    申请日:2017-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如钴酸锂等具有层状岩盐型晶体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表层部设置有两种区域,其中内侧的区域为包含如钛等过渡金属的非整比化合物,而外侧的区域为如氧化镁等主族元素的化合物。该两种区域的每一个具有岩盐型晶体结构。内侧的层状岩盐型晶体结构和表层部的两种区域是拓扑衍生的,由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因充放电而发生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晶体结构的变化。此外,因为与电解液接触的外包覆层使用在化学方面稳定的主族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可以提供一种循环特性优越的二次电池。

    二次电池、车辆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5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80058278.2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提供一种单位重量及单位体积的能量密度得到提高的二次电池及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正极包含钴酸锂,钴酸锂在凸部至少包含选自Hf、V、Nb、Ce和Sm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凸部也可以还包含Mg、F、Ni或Al作为添加元素。通过将钴酸锂混合到包含选自Hf、V、Nb、Ce和Sm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醇盐而制造混合液的工序来制造二次电池。通过使用这种正极活性物质可以实现充电电压高的二次电池。

    二次电池、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917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80042873.7

    申请日:2021-06-15

    Abstract: 提供一种充放电容量大的正极活性物质。另外,提供一种充放电电压高的正极活性物质。另外,提供一种劣化少的正极活性物质。经过多次加热工序来制造正极活性物质。在第二次之后的加热工序中优选以742℃以上且920℃以下的温度进行1小时以上且10小时以下的加热。由于该加热,镁、氟等在正极活性物质的表层部以优选浓度分布。因为一般的钴酸锂在4.6V充电时变为H1‑3相型晶体结构,所以晶体结构容易被破坏。然而,本发明的正极活性物质在4.6V充电时的H1‑3型很少,并具有与放电时相比晶体结构的变化较少的O3’型晶体结构,因此循环特性极为良好。

    锂离子二次电池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637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26439.6

    申请日:2019-07-24

    Abstract: 提供一种大容量的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离体;和电解液。所述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钴酸锂,所述钴酸锂包含镁、铝和镍。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表层部的镁浓度高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内部的镁浓度。所述负极包含负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碳材料。所述电解液包含碳酸亚乙烯酯。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在通过CCCV充电将使用所述正极和作为对电极的锂金属而制造的硬币型二次电池充电至4.7V后、从所述硬币型二次电池取出所述正极、对所述正极通过CuKα1射线进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时,至少在2θ=19.30±0.20°和2θ=45.55±0.10°处有衍射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