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81206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480011146.0
申请日:2004-08-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06 , H01M8/04231 , H01M8/04365 , H01M8/04388 , H01M8/04395 , H01M8/04425 , H01M8/04559 , H01M8/04649 , H01M8/04746 , H01M8/04776 , H01M8/0495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停止方法。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由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产生电能的电池组(38)、燃料气体供给机构、氧化剂气体供给机构、将所述燃料气体的原料向所述燃料电池供给的作为原料气体供给机构的原料气体配管(33)、旁管(55)、分配阀(56、60)、控制部(44),在将所述燃料电池的电能输出设为关闭后,所述燃料气体供给机构停止向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侧供给所述燃料气体,所述氧化剂气体供给机构停止向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侧供给所述氧化剂,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机构将所述原料从所述燃料电池的所述阴极的输入侧供给,冲洗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侧。利用本发明,即使在长时间的保管中,也不会产生催化剂的劣化,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225811C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03122413.X
申请日:2003-04-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 H01M2/162 , H01M2/18 , H01M6/10 , H01M10/34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螺旋状电极群的镍氢蓄电池,其特点是,所述电极群由含氢氧化镍的活物质层与正极芯材构成的正极、含贮氢合金的活物质层与负极芯材构成的负极与隔件构成,所述正极与负极把隔件置于中间地被卷绕,所述隔件由赋予亲水性的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由聚烯烃或聚酰胺制成,所述隔件的厚度是0.04-0.09mm,所述隔件的截面Ss在所述电极群的横截面S中的占有率是所述电极群横截面S的11%以上至2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624962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097890.9
申请日:2004-12-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 , H01M4/8605 , H01M8/0234 , H01M8/0243 , Y02P70/56
Abstract: 提供具有适度的硬度、操作容易、有助于提高燃料电池的生产性的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使导电性碳纤维的布或毡构成的导电性多孔基材含浸含有具有热塑性的第1氟树脂的第1分散液,在第1氟树脂的熔点以上且小于第1氟树脂的分解温度的第1烧成温度下烧成,提高导电性多孔基材的硬度。
-
公开(公告)号:CN1453896A
公开(公告)日:2003-11-05
申请号:CN03122413.X
申请日:2003-04-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2 , H01M2/162 , H01M2/18 , H01M6/10 , H01M10/34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镍氢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是有螺旋状电极群的镍氢蓄电池,前述电极群由(a)含氢氧化镍的活物质层与正极芯材构成的正极、(b)含贮氢合金的活物质层与负极芯材构成的负极、与(c)隔件构成,前述正极与前述负极把隔件置于中间而卷绕,前述隔件由赋予亲水性的无纺布构成、前述无纺布由聚烯烃或聚酰胺制成、前述隔件的厚度是0.04-0.09mm,前述隔件的截面Ss在前述电极群的横截面S中的占有率是前述电极群横截面S的2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20534C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00102334.9
申请日:2000-02-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3 , C01B3/0052 , H01M4/242 , Y02E60/327 , Y10S420/90
Abstract: 一种贮氢合金电极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贮氢合金电极系以通式TiaM1bCrcM2dLe(M1为选自Nb及Mo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2为选自Fe、Co、Cu、Zn、Zr、Ag、Hf、Ta、W、Al、Si、C、N、P及B中的至少一种元素,L为选自稀土类元素及Y中的至少一种元素,0.2≤a≤0.7,0.01≤b≤0.4,0.1≤c≤0.7,0≤d≤0.3,0≤e≤0.03,a+b+c+d+e=1.0)所表示的体心立方或体心正方晶体结构的贮氢合金,且由其表层部分具有Ti-Ni系合金相的粒子状活性物质所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9953C
公开(公告)日:2002-08-28
申请号:CN98105132.4
申请日:1998-03-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242 , H01M4/383 , Y10S420/90
Abstract: 本发明对具有以V为基础的体心立方结构的吸氢合金进行了改进,提供了具有高容量和良好循环特性的吸氢合金电极。该电极由式Vl-a-b-c-dTiaCrbMcLd表示,且结晶构造为体心立方结构的吸氢合金粒子形成,其中M为至少1种选自Mn、Fe、Co、Cu、Nb、Zn、Zr、Mo、Ag、Hf、Ta、W、Al、Si、C、N、P及B的元素,L为至少1种选自稀土类元素及Y的元素,0.2≤a≤0.5,0.1≤b≤0.4,0≤c≤0.2,0<d≤0.03。较好的是合金粒子表面具有Ni扩散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365778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080013821.9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0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242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极-膜-框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接近第1气体扩散层地在第1催化剂层的边缘部上配置预先成形的第1成形体,并且接近第2气体扩散层地在第2催化剂层的边缘部上配置预先成形的第2成形体,按照在不直接接触从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厚度方向来看位于第2成形体的外缘部内侧的高分子电解质膜的第2主面的内侧区域的状态下将第1成形体和第2成形体一体地连接的方式,来注射成形第3成形体,由此用第1成形体、第2成形体和第3成形体来形成框体。由此,能够抑制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15031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0980135738.6
申请日:2009-09-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膜电极组件(5)和第一隔板(6a)和第二隔板(6b),膜电极组件(5)具有夹持高分子电解质膜(1)的比周边部位于内侧的部分的一对电极(4a,4b),在第一隔板(6a)的一个主面上形成有第一反应气体通道(8),在第二隔板(6b)的一个主面上以具有第二肋部(12)的形式形成有第二反应气体通道(9),第一反应气体通道(8)被形成为,其上游部(18b)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大于其下游部(18c)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并且,其上游部(18b)上的第一反应气体通道宽度相对于第二肋部(12)的比例成为规定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02301514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080006098.1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26 ,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5 , H01M8/0267 , H01M8/04029 , H01M8/247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分子电解质型燃料电池具备:具有高分子电解质膜(1)和一对电极(4A、4B)的膜-电极组件(5),在一个主面上弯曲地形成有沟槽状的第1反应气体流路(8)的第1隔板(6A),在一个主面上弯曲地形成有沟槽状的第2反应气体流路(9)的第2隔板(6B);第1反应气体流路(8)被形成为:从第1隔板(6A)的厚度方向看,在电极(4A)的区域内,包含从其上游端起最初与第2反应气体流路(9)相分离的部分的第1特定部分(51)的宽度,小于第1反应气体流路(8)的第1特定部分(51)上游侧部分的宽度,并且小于第1反应气体流路(8)的第1特定部分(51)的下游侧部分的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007634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0980113801.6
申请日:2009-05-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 , H01M8/0263 , H01M8/026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隔板及具备该隔板的燃料电池。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隔板为板状,具有反应气体供给用歧管孔(21)、反应气体排出用歧管孔(22)、沟槽状的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一条以上的沟槽状的第2反应气体流路(132,133);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具有第1部分(41)和位于该第1部分(41)的下游侧的第2部分(51);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的至少包含所述第1部分的连续的第1特定部分(81)的截面积以及/或者第1反应气体流路(131)的至少从下游端连续的第2特定部分(82)的截面积被形成为比第2反应气体流路(132,133)的截面积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