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SCR废弃催化剂的球团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79418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011592060.9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SCR废弃催化剂的球团制备方法,属于烧结过程中污染物减排技术领域。先制备出内层球团,然后在内层球团的外部继续造球使球团长大,得到外层球团,再在外层球团外部制备催化剂层,最终制得多层球团;所述内层球团添加有氨类抑制剂和内层造球料,所述氨类抑制剂受热分解可以释放氨气;所述外层球团中或部分外层球团中添加成孔剂和外层造球料,所述成孔剂使得烧结过程中外层球团内成孔。多层球团中的成孔剂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使其产生了孔洞,从而延缓了氨类抑制剂如尿素的分解,NH3的释放,使其与NOX的排放窗口期达到一致,降低NOX排放,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突破性的实现了SO2、NOX及二噁英协同减排。

    一种利用双层球团的烧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316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02373.2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双层球团的烧结方法,属于烧结工艺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双层球团:利用内层造球料制备得到内层球团,利用外层造球料在内层球团外部继续造球使球团长大,最终制得双层球团;将配好的烧结料经一混、二混后形成烧结原料,再将造好的双层球团均匀添加至烧结原料中,混匀后形成复合烧结原料;烧结。针对现有技术中烧结工艺添加含碳粉尘导致烧结产质量指标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拟提供一种利用双层球团的烧结方法,利用双层含碳球团的内部多孔结构,能够使得含碳粉尘与烧结燃料的燃烧特性相匹配,从而有效提高烧结品质,改善烧结过程产质量指标。

    一种含碳粉尘的双层球团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296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04409.0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碳粉尘的双层球团制备方法,属于冶金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准备:取适量含碳粉尘、焦炭和成孔剂得到内层造球料;取适量铁精粉与成孔剂得到外层造球料;S2:制备内层球团:将内层造球料投入圆盘造球机中,并补充水分进行混合造球,制备得到内层球团;S3:制备双层球团:继续向S2步骤中的圆盘造球机内投入外层造球料,并补充水分在内层球团的外部继续造球使球团长大,最终制得双层球团。针对现有技术中添加含碳粉尘导致烧结产质量指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双层含碳球团,其内部具备含碳粉尘的多孔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含碳粉尘着火点低、燃烧速率快的问题,从而提高烧结过程产质量指标。

    一种基于电信号变化判断铁矿粉同化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796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0676858.3

    申请日:2017-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信号变化判断铁矿粉同化温度的方法,属于铁矿粉烧结特性检测领域。本发明将铁矿粉试样粉末覆盖于检测装置的氧化钙压片上,铁矿粉试样串联于电信号检测部件的电极之间,在升温的过程中检测铁矿粉试样的电信号变化情况,通过铁矿粉试样的电信号变化判断铁矿粉的同化温度。本发明的通过升温过程中的电信号变化检测铁矿粉的同化温度,相对于通过肉眼或图像分析系统观察铁矿粉试样与CaO压片之间出现润湿角等形变来判断铁矿粉同化温度方法,提高了判断铁矿粉同化反应的时机判断的准确性,进而可以为烧结生产提供可靠的铁矿粉烧结性能的数据。

    一种烟气脱硫副产物低温氧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77617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1068288.1

    申请日:2016-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副产物低温氧化装置,属于脱硫副产物资源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氧化单元和搅拌研磨单元,其中氧化单元包括氧化吹气部件和研磨氧化腔体,氧化吹气部件位于研磨氧化腔体的下部,氧化吹气部件用于向研磨氧化腔体鼓入富氧空气,所述的研磨氧化腔体由弧形研磨段和研磨间隙段组成;所述的搅拌研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和搅拌研磨叶片,驱动电机上设置有搅拌研磨叶片,该搅拌研磨叶片的圆周上设置有叶片研磨圆弧;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叶片研磨圆弧与弧形研磨段发生研磨运动。本发明的在氧化的过程中进行间歇研磨,使得去除表面难溶物的颗粒能及时与溶液中的氧结合,从而促进脱硫副产物的快速氧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