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电结构抗污金属膜组件滤池及其净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138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48849.2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电结构抗污金属膜组件滤池及其净水方法,所述滤池包括絮凝调节池、金属膜分离池和反冲洗系统,絮凝调节池包括污水进水管、搅拌桨、排泥管、污泥泵和溢流孔;金属膜分离池包括池体、链条式刮泥机、金属膜组件、进水穿孔布水槽和外加电源;反冲洗系统包括反冲洗水泵、排水阀、清水收集支管和清水收集干管。本发明利用金属膜过滤组件代替滤布,并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使金属过滤面带负电荷,抑制带负电颗粒物、微生物在金属滤膜表面附着生长,提高抗污能力,延长金属滤膜的寿命和反冲洗周期,降低运行成本;金属膜组件与水平面成60°倾斜固定,配合顶部穿孔布水槽设计,提高分离性能,降低池体积,节省建设成本。

    考虑结构相关性的多寿命件更换策略搜索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8046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67229.7

    申请日:2017-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考虑结构相关性的多寿命件更换策略搜索算法,在综合考虑航空发动机寿命件之间经济相关性和结构相关性的基础上,以全生命周期内寿命件更换总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寿命件机会更换问题优化模型;针对优化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四种模型解空间约简规则,基于提出的规则提出一种基于约简规则的搜索算法,该算法可以获取模型的最优解。最后采用数值实验和应用案例对提出算法进行了评估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算法能够实现小规模多寿命件机会更换问题的精确求解。

    一种分阶段的航空发动机性能衰退模式挖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799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75219.8

    申请日:2017-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性能评估方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分阶段的航空发动机性能衰退模式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性能参数预处理,具体包括粗大误差处理、降噪处理;进行性能衰退模式挖掘,包括快速衰退阶段模式挖掘和正常衰退阶段模式挖掘,本发明通过挖掘出发动机的长期衰退模式,为航空发动机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率维护提供了保证。

    一种基于紫外宽带二级吸收光谱的氧气浓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4495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160893.X

    申请日:2017-03-17

    Abstract: 一种基于紫外宽带二级吸收光谱的氧气浓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涉及一种气体浓度的检测装置及方法。为了解决氧传感器技术测量氧气浓度时,稳定性差、误差大、维护困难、成本高、灵敏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氘灯发出的紫外宽带光经过第一透镜和第一滤光镜片准直为平行光后射入气体池内,经过待测氧气吸收导致平行光的光谱强度减弱形成透射光;透射光经过第二滤光镜片和第二透镜汇聚后射入光栅光谱仪的入射狭缝,光栅光谱仪将汇聚光转换为数据信号后经过光电倍增管放大;计算机对放大的数据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待测氧气的浓度。有益效果为确定性好,测量误差小、成本低。适用于工业过程中的氧气监测、环境大气监测。

    用于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自适应滞环滑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3034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261634.1

    申请日:2016-04-26

    Inventor: 孟凡刚 王琳 高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1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管Buck‑Boost变换器的自适应滞环滑模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双管Buck‑Boost变换器存在右半平面零点的特点,采用滞环电流控制器,滞环的加入使得控制量切换频率不会过高;针对变换器输入范围较宽的特点,引入自适应前馈,根据输入电压的变化改变滞环宽度,在输入电压变化时,使开关频率在较小范围内变化;针对稳态开关频率受负载变化影响的特点,引入自适应反馈,根据负载的变化调节滑动系数,使负载变化时维持开关频率不变。本发明所述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比较简单,响应速度较快,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可应用于输入电压宽范围变化以及负载变化较大场合。

    一种用于去除给水水体中藻类的管道式电化学除藻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616894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10124007.5

    申请日:2012-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给水水体中藻类的管道式电化学除藻设备,本发明所述初级取水管的一端与藻类氧化管道的一端相连通,藻类氧化管道的另一端与二级取水管相连通,所述若干网状电极板设置在藻类氧化管道内,网状电极板的阳极和阴极引出藻类氧化管道,网状电极板的安装方向与藻类氧化管道的轴向相垂直,藻类氧化管道的内部与若干网状电极板之间形成藻类氧化区。本发明的管道式电化学除藻设备,在取水管道的入口处采用电化学氧化的方法分解氧化藻类,使藻类完全溶解,起到藻类预处理的作用,有效防止了后段藻类对设备的堵塞,排除了水体的藻类污染与藻类环境设备风险,保证了取水水质和取水安全,解决了藻类成为取水及饮用水净化的一大难题。

    一种纳米态Cu7Te4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54228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10072890.6

    申请日:2009-09-15

    Abstract: 一种纳米态Cu7Te4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纳米态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制备纳米态半导体材料方法中采用的溶剂毒性大,制备得到的产品的纯度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制备混合溶液A;二、制备Cu7Te4半导体材料前躯体;三、将Cu7Te4半导体材料前躯体过滤、洗涤,干燥。本发明是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的方法实现了在低温、友好条件下制得Cu7Te4半导体材料前躯体。本发明得到的产品纯度高,本发明原材料价格便宜、工艺简单、设备简单,无危险性且设备造价低。

    一种Cu7Te4纳米带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35024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10276638.X

    申请日:2010-09-09

    Abstract: 一种Cu7Te4纳米带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纳米带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纳米态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中操作复杂、成本高、危险性大,得到产品的纯度低的问题。本方法:一、制备混合溶液;二、制备Cu7Te4半导体材料前驱体;三、将Cu7Te4半导体材料洗涤、过滤,干燥,即得到Cu7Te4纳米带半导体材料。本发明的Cu7Te4纳米带半导体材料结晶度高、颗粒均匀、纯度高,带的宽度在500nm~5μm,长度在10~30μm,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危险性低。应用于热电器件、太阳能电池、超离子导体等领域。

    一种Cu7Te4纳米带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35024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76638.X

    申请日:2010-09-09

    Abstract: 一种Cu7Te4纳米带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纳米带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纳米态半导体材料制备方法中操作复杂、成本高、危险性大,得到产品的纯度低的问题。本方法:一、制备混合溶液;二、制备Cu7Te4半导体材料前驱体;三、将Cu7Te4半导体材料洗涤、过滤,干燥,即得到Cu7Te4纳米带半导体材料。本发明的Cu7Te4纳米带半导体材料结晶度高、颗粒均匀、纯度高,带的宽度在500nm~5μm,长度在10~30μm,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危险性低。应用于热电器件、太阳能电池、超离子导体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