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41195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17412.X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相间无耦合结构永磁同步电机。它涉及电机领域,它解决了相与相之间存在磁耦合影响电流的控制精度的问题;以及每一相绕组通电产生的磁通所经过的磁路较长而使定子铁耗较大的缺点。定子的相单元由若干个相电枢铁心和相电枢绕组组成;每个相电枢铁心由2k个铁心单元组成,每个相电枢铁心是由2k个铁心单元组成带有齿孔的相电枢铁心,所述齿孔由齿槽叠加形成,每个铁心单元所述的两个齿沿轴向排列,所述的两个齿之间连接有磁轭段;2k个铁心单元沿圆周方向依次等间隔排列在机壳内;线圈通过齿孔绕成一相相电枢绕组;当电机为m相电机时,则有im个相单元,相邻两个相电枢绕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j-1)+1/m)]×180°电角度。它既可以作为电动机使用,也可以作为发电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218459C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02132780.7
申请日:2002-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41/02
Abstract: 直线推进器,它涉及一种用永磁体、电励磁体组合控制推进力的直线推进器。第二铁芯(2)与第一铁芯(1)的相对端面上开有相同的小齿槽,在第二铁芯(2)上配置有第一励磁绕组(4),第一永磁体(5)镶在每个第二铁芯(2)的中间,在第二铁芯(2)的上端有第三铁芯(6),在第三铁芯(6)的外面绕有第一补偿控制绕组(7)。如第一铁芯(1)设置为动子则第二铁芯(2)设置为定子,如选择第一铁芯(1)为定子,则第二铁芯(2)就为动子,在第一铁芯(1)与第二铁芯(2)之间采用磁浮轴承、气浮轴承或其它直线轴承连接。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结构获得对永磁体磁性的补偿性和可控性,从而得到大的推进力和良好的控制特性。本发明适用于铁道、电磁弹射、抽油机和其它的驱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4C
公开(公告)日:2004-11-10
申请号:CN02132808.0
申请日:2002-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1/06
Abstract: 多气隙电机,它涉及一种多层定子,多层转子结构的多气隙电机。它由轴(1)、轴承(2)、定子(3)、转子(4)、绕组(5)组成;轴承(2)固定在轴(1)的一端上,定子(3)固定在轴承(2)占据外的轴(1)上,转子(4)固定在轴承(2)上,绕组(5)设置在定子(3)上,定子(3)至少设置为二层,定子(3)与转子(4)径向交错配置形成至少二个气隙(6);最内层也可以是定子或转子,最外层也可以是定子或转子。本发明由于增加了气隙数量,使其获得了较高的性能体积比和性能价格比,有效地减小了电机本体的力矩波动或电压波动,使电机中心部分或外部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可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感应电机、步进电机、低速电机、静电电机和超声波电机旋转或直线电驱动控制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2606C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01122280.8
申请日:2001-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5B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磁致热器。该装置由风能、电能或其它能源动力系统拖动杯形永磁体转子旋转,内外定子与杯型永磁转子构成内外气隙,该永磁体磁通分别交链内外定子构成两个磁回路,利用在内、外两个定子上合理配置的导电体感应的二次电流的热效应及导磁导电材料中的涡流磁滞效应,将上述能源能量转换成热能,并通过流体传热介质传递热能。本发明既可作为大型供暖设备使用,亦可作为单体建筑物或家庭供暖设备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414323A
公开(公告)日:2003-04-30
申请号:CN02132793.9
申请日:2002-08-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H9/18
Abstract: 电磁自热器,它涉及一种加热器。致热器导电导磁体(9)设置在永磁体(5)内,永磁体的内侧与致热器导电导磁体的外侧形成气隙(11);转子轭(4)设置在永磁体的外侧,转子(3)固定在转子轭上,定子(2)设置在转子的外侧,壳体(1)设置在定子的外侧,端盖(6)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在端盖与转子轭之间设有轴承(8),支撑板(7)设置在致热器导电导磁体及端盖的两侧。本发明无需其它动力在定子通电后该装置的转子自行带动永磁体旋转,其磁势交链致热器铁芯(9-1)利用在致热器铁芯上合理的导电体感应的二次电流的热效应及导磁导电材料中的涡流磁滞效应,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并通过流体传热介质传递热能。既可作为大型供暖设备使用,亦可作为单位建筑物或家庭供暖设备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593446Y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2274908.X
申请日:2002-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多气隙电机,它涉及一种多层定子,多层转子结构的多气隙电机。它由轴(1)、轴承(2)、定子(3)、转子(4)、绕组(5)组成;轴承(2)固定在轴(1)的一端上,定子(3)固定在轴承(2)占据外的轴(1)上,转子(4)固定在轴承(2)上,绕组(5)设置在定子(3)上,定子(3)、转子(4)其中之一至少设置为二层,定子(3)与转子(4)交错配置形成至少二个气隙(6);最内层也可以是定子或转子,最外层也可以是定子或转子。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气隙数量,使其获得了较高的性能体积比和性能价格比,有效地减小了电机本体的力矩波动或电压波动,使电机中心部分或外部空间得以充分利用。可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感应电机、步进电机、低速电机、静电电机和超声波电机等旋转或直线电驱动控制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2569027Y
公开(公告)日:2003-08-27
申请号:CN02274872.5
申请日:2002-08-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H9/18
Abstract: 电磁自热器,它涉及一种加热器。致热器导电导磁体(9)设置在永磁体(5)内,永磁体的内侧与致热器导电导磁体的外侧形成气隙(11);转子轭(4)设置在永磁体的外侧,转子(3)固定在转子轭上,定子(2)设置在转子的外侧,壳体(1)设置在定子的外侧,端盖(6)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在端盖与转子轭之间设有轴承(8),支撑板(7)设置在致热器导电导磁体及端盖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无需其它动力在定子通电后该装置的转子自行带动永磁体旋转,其磁势交链致热器铁心(9-1)利用在致热器铁心上合理的导电体感应的二次电流的热效应及导磁导电材料中的涡流磁滞效应,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并通过流体传热介质传递热能。既可作为大型供暖设备使用,亦可作为单位建筑物或家庭供暖设备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560156Y
公开(公告)日:2003-07-09
申请号:CN02274818.0
申请日:2002-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41/02
Abstract: 直线推进器,它涉及一种用永磁体、电励磁体组合控制推进力的直线推进器。它包括铁芯(1)、铁芯(2)、励磁绕组(4)、永磁体(5)、铁芯(6)以及补偿控制绕组(7),铁芯(2)与铁芯(1)的相对端面上开有相同的小齿槽,在铁芯(2)上配置有励磁绕组(4),永磁体(5)镶在每个铁芯(2)的中间,在铁芯(2)的上端有铁芯(6),在铁芯(6)的外面绕有补偿控制绕组(7)。如铁芯(1)设置为动子则铁芯(2)设置为定子,如选择铁芯(1)为定子,则铁芯(2)就为动子,在铁芯(1)与铁芯(2)之间采用磁浮轴承、气浮轴承或其它直线轴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结构获得对永磁体磁性的补偿性和可控性,从而得到大的推进力和良好的控制特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铁道、电磁弹射、抽油机和其它的驱动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627721Y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3260084.4
申请日:2003-06-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多自由度电机,它涉及一种多自由度动作的电驱动装置。它包括两个技术方案:第一方案包含第一驱动装置、永磁体、第三驱动装置和输出轴;第二方案由第二驱动装置代替第三驱动装置。上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的两个第一可动片对称固定在永磁体两侧,两个第一旋转片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可动片的外端,两个第一定子分别设置在与两个第一旋转片相对的位置处;上述的第三驱动装置的环形的第三定子固定在永磁体的内孔中,第三转子设置在第三定子内。上述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以及与永磁体的连接关系与第一驱动装置相同。本实用新型各驱动装置能够在一定的动作角度范围内,利用采用了永磁体的普通的电动机即所谓的无刷直流电动机,容易地得到大转矩、大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2631114Y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申请号:CN03260154.9
申请日:2003-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41/02
Abstract: 平面二自由度直线电动机,它涉及一种直线电动机。它的定子部件由非导磁材料支撑板、十字形的导磁轭、分别固定在导磁轭四个端部上面的左X向定子铁心、右X向定子铁心、前Y向定子铁心和后Y向定子铁心、以及分别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上的左X向多相绕组、右X向多相绕组、前Y向多相绕组和后Y向多相绕组、永磁体组成,永磁体固定在导磁轭的中心部位;动子部件由十字形的导磁支撑、分别固定在其四个端部上面的左X向铁心、右X向铁心、前Y向铁心和后Y向铁心组成,动子部件的四个铁心分别位于定子部件的四个铁心的正上方,两者之间形成X向气隙和Y向气隙。它解决了现有的平面二自由度电动机存在的永磁材料用量大、电机体积大、性能体积比低的问题。
-
-
-
-
-
-
-
-
-